編按:全球金融市場經常面臨危機,從過去的金本位制到現在的美元本位制,每一次貨幣體系的變化都可能引發巨大的經濟動盪。1970年代,美國將美元推上國際準備貨幣的地位,讓全球貨幣體系從固定匯率轉變為浮動匯率,這也讓金融市場變得更加不穩定。為什麼美元本位制比金本位制更容易引發危機?為什麼新興國家在每次經濟風暴中總是受傷最重?本文將帶你了解美元本位制的起源、過去幾次重大金融危機的教訓,以及美國如何透過換匯協定來穩定全球金融市場。希望能幫助你一次看懂全球經濟的風險與挑戰。
全球金融市場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危機。從金本位制到金匯兌本位制再到美元本位制,每一次改變都讓全世界動盪不安。尤其在美元成為獨一無二的國際準備貨幣、美元本位制上路的1970年代之後,金融危機更常發生。原因在於金匯兌本位制是固定匯率制度,美元本位制是浮動匯率制度,浮動匯率制隱藏著內在不穩定的特性。
與黃金存量掛鉤的貨幣發行是金本位制,與黃金或白銀等貴金屬掛鉤的貨幣發行是金銀複本位制,將美元與黃金掛鉤的貨幣發行是金匯兌本位制,這幾種制度都會限制流動性的供給量。
然而美國在沒有任何限制之下,依照自身需求增加發行美元,大量印刷美鈔或發行國債,藉此改善貿易赤字或彌補財政虧損,這會讓與美元掛鉤的全球金融市場受到影響。只要美國宣布大幅升息或降息,或者發生類似次級房貸風暴的金融事件,都會讓全球經濟陷入一片混亂。相對於擁有歐元、日圓、加拿大幣等準國際準備貨幣的已開發國家,經濟條件薄弱的新興國家更容易陷入國家破產危機。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如何引發全球經濟動盪?
1970年代美國聯準會主席保羅.沃克在大幅調升基準利率的過程,引發了中南美洲的金融危機。之後全世界重大的金融事件還有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2010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美元兌韓元匯率一度飆升至2,000韓元,許多韓國人到現在還記憶猶新。2008年由美國次級房貸引爆全球金融海嘯,同樣也讓美元兌韓元匯率暴衝。危機爆發前的2007年,美元兌韓元年均匯率是929.2韓元,2009年3月6日場中匯率飆升到1,597韓元。
換匯協定如何緩解新興國家危機?
只要發生金融危機,不論是已開發國家或新興國家都無法幸免,尤其是經濟基本面較薄弱的新興國家,會被捲入更大的漩渦。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時,美國聯準會主席班.柏南克(Ben Bernanke)得到「直升機班」的綽號。當時柏南克曾說,就算動用直升機撒錢,也要設法提振經濟。柏南克的綽號雖然有趣,但是許多國家笑不出來。因為柏南克宣布利用縮減購債(tapering)回收「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放出的流動性,讓新興國家的金融市場陷入極大混亂。
(相關報導:
台幣升值為何讓美國緊張?華爾街日報示警:資金恐撤出、美國要付出代價
|
更多文章
)
已開發國家若採取量化緊縮政策,新興國家的貨幣價值與股票市場將會暴跌,也就是縮減購債恐慌(taper tantrum)。縮減購債恐慌也稱為緊縮恐慌,彷彿只要美國一打噴嚏,新興國家就會因此得到流感。大家肯定很難想像因為美國經濟基本面變脆弱引發的危機,竟然會讓新興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由此可見美元作為國際準備貨幣的影響力有多強大。
美國與已開發國家、新興國家的換匯協定
為了避免匯率變動造成新興國家陷入困境,美國會與其他國家進行貨幣交換(currency swap),由聯準會出面與各國中央銀行簽約,因應對手國突然有美元需求時,美國能緊急提供美元支援。聯準會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3月19日,與韓國、澳洲、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瑞典等國分別簽署6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定(也稱為換匯協定)。在韓國與美國簽署後的隔天,2020年3月20日一早,韓國外匯市場的美元兌韓元匯率就下降至少30韓元,韓國股票市場的股價也接連上漲。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韓國也曾與美國簽署300億美元的換匯協定,隔天2008年10月30日,美元兌韓元匯率就下降177韓元。
美國與新興國家、若干已開發國家簽署臨時性的換匯協定(temporary U.S.dollar liquidity swap),只在特定期間有效,時間到了就得結束,或者另外展期,金額有限制,也必須支付約定好的利息。不過美國與歐盟、日本、瑞士、英國、加拿大簽署常設性換匯協定(standing U.S.dollar liquidity swap)。聯準會表示,為了減少進行貨幣交換與否的不確定性,提高五國之間的金融穩定,因此維持常設性的貨幣交換。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時,美國為了讓金融機構更容易以美元及五種貨幣進行放款,與這幾國簽署臨時性的換匯協定,2013年10月才轉換為常設協定。連同美國在內的六個國家,兩兩簽署換匯協定,這些國家之間的換匯協定沒有到期日,可利用美元或對手國的貨幣簽約。
不過六國之間的常設換匯協定從2009年開始之後,除了初期曾以小額試辦,後來幾乎不曾實施。因為美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外匯市場是二十四小時運作、全面開放,且這五國的貨幣被視為準國際準備貨幣,匯率較為穩定。美國與這五個已開發國家之間的長期換匯協定已是帶動全球金融市場運作的核心角色。
避險資產配置:美元、美債與黃金的選擇
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市場與投資人對安全投資移轉(flight to quality)12會展現較強烈的偏好。美元在世界各地都通用,是有保值功能的資產,像黃金一樣具有一定地位,對某些人而言,可能還覺得美元是比黃金更好的資產。因為黃金只有在金價上漲的時候才能獲利,美元就算不是持有現金,只要持有以美元計價的美國國債或資產,就能獲得利息。美元在流動性、保值性、穩定性方面,都明顯比其他貨幣更具優勢。
12 編按:安全投資移轉是指投資者在市場不確定或風險增加時,將資產從高風險的投資轉移到流動性較高、風險較低、更安全的投資工具或資產中。
作者簡介|盧泳佑
為《每日經濟新聞》撰寫國際經濟問題相關文章。秉持著「經濟是很多人心理的綜合體」的理念,努力讓人們了解經濟現象的新視野和角度。1996年開始記者生涯,報導經濟政策、金融、證券、國際、發行等領域,並以編輯身分參與新聞製作。2013年,在美國范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論文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分析國際貿易。曾以題為「企業引發的經濟危機」的專題文章榮獲「2015年記者協會韓國記者獎」。著有解釋國內外各種經濟現象的《鉗子經濟》、分析AI將如何改變資本主義經濟的《AI資本主義》,合著有闡釋利率原理與經濟現象關係的《一本書讀懂利率》。
相關著作:《一本書讀懂利率:利率就是錢的時間價值!40個關鍵概念,解析利率為什麼有高有低,該怎麼用它才聰明》
作者簡介|趙慶燁
曾在《每日經濟新聞》、KB金融集團經營研究所從事國內外總體經濟、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房地產等金融相關領域的工作。親眼見證1990年代末期的亞洲外匯危機、到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等市場動盪的時刻。期盼金融能在現實世界發揮作用,並希望金融市場和金融業能基於原則和創造力,接受新技術和社會變革。對青少年和社會新鮮人學習金融非常感興趣。合著有《金融強國、錢活韓國》、《G2時代:中國對抗美國的超級大國戰略》、《向全球經濟領袖請教》、《一本書讀懂利率》。
相關著作:《一本書讀懂利率:利率就是錢的時間價值!40個關鍵概念,解析利率為什麼有高有低,該怎麼用它才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