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中共黨媒前主任董郁玉被控間諜罪 美國、日本同聲譴責北京判決

2025年3月31日,黨媒《光明日報》原評論部副主任董郁玉案二審在北京開庭。董郁玉的兒子在華府為其父親伸冤,稱遭到北京政府的「政治迫害」。(資料照,取自AFP)

備受外界關注的前黨媒《光明日報》原評論部主任董郁玉日本間諜案於3月31日下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審理。此前董郁玉的兒子在華府為其父親伸冤,稱遭到北京政府的「政治迫害」。董郁玉案在大陸引發關注,北京多名維權人士在發佈上述相關消息後,遭到刪除貼文的通知。

去年11月,中共黨媒《光明日報》原評論部副主任董郁玉因間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董郁玉不服判決上訴。

在一審判決公佈後,多個國際組織和美日政府相關部門譴責北京的這一做法,但也有分析認為董郁玉向外界求援的資訊會否成為大陸法院定罪的資訊?北京政治學者張甫生指出,董郁玉案在「4.15國安教育日」前有意識地進行二審,有「以效敬尤」之嫌。張甫生指出,現在中國反間諜化運動已經常態化,難免給外界增加擔憂地風險。

據悉,當天庭審持續約3小時,董郁玉再次主張無罪。庭審中,辯護方提交了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證明日本外交官並非「間諜組織代理人」的函件,主張董郁玉無罪。而庭審當天沒有宣判,下一次審判日期也尚未確定。

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外則是部署了大批警力,現場亦有不少外國記者和駐華外交官前來旁聽。董郁玉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於1987年開始在《光明日報》工作。他經常撰寫自由主義傾向評論,並以對中國社會的敏銳觀察而被人所知。

因為工作原因,他經常和外國人,包括外交官和記者見面。2022年2月,董郁玉在北京與日本外交官共進午餐時被拘捕,並以間諜罪被判處7年徒刑。 (相關報導: 曹若梅觀點:探訪馬英九的2024尋根之旅 更多文章

針對這一判決結果,日本外務省認為日方外交官的活動屬正當公務,並與中方進行了交涉。美國國務院也發表聲明,譴責一審判決「不公正」,並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董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