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Hyundai Kona 車系歷史,則可追朔至 2018 年誕生之際,全球汽車市場為因應未來日趨嚴格的排放法規,開始轉型投入新能源系統的開發。因此作為品牌全球戰略電動車款之一,為了迎合消費者多元的需求,Kona 成為了目前 Hyundai 旗下唯一提供傳統渦輪燃油引擎、Hybrid 動力以及純電動車三種不同動力組合的休旅車款。也造就首代 Kona 車系自 2018 年 2 月上市截至 2020 年 6 月為止,全球累積銷售突破 10 萬輛,創下韓系電動車款的里程碑。
2017 年 6 月,Hyundai 正式亮相品牌全新跨界休旅 Kona,隔年 2018 年 2 月,Hyundai 再度發表品牌旗下第二款純電車 - Kona Electric,同時也成為全球首款採用純電動力的跨界休旅車型。海外市場推出後,Hyundai 總代理南陽實業選擇以 1.6T 車型在 2018 年 11 月初探國內市場,先後提供 4WD 與 2WD 車型,而汽油版 2WD 成為車系的銷售主力;Hybrid 車型則是於 2020 年 5 月在台上市,並藉此著手 Electric 純電動車的導入計畫,同時跟進海外原廠於 2020 年 9 月小改款車型推出後,於隔年 (2021) 8 月正式投入國內市場販售,佈局新能源市場。
(相關報導:
【風試駕】2025 中華汽車 J Space廂型車,輕商用車進化!以載貨為基礎,但卻多了點人味和智慧,科技配備、空間機能大升級!
|
更多文章
)
2021 年 4 月,Hyundai 性能子品牌 N Performance 正式推出 Kona N,採用 2.0L 渦輪增壓直噴引擎搭配濕式 8 速 DCT 雙離合器變速箱,最大馬力達 280ps、最大扭力 392Nm,成為 N 性能家族中首款 SUV 車型。時光來到 2022 年 12 月,Hyundai 正式迎來第二代大改款 Kona,換上品牌最新家族設計語彙搭配前衛的星際風格,並維持提供燃油、Hybrid、EV 與 N Line 共四款車型級別。隔年 (2024) 6 月,第二代 Kona Electric 首度現身於經濟部能源署燃油車油耗及電動車能耗測試名單中。最終歷經層層預告後,總代理南陽實業於同年 8 月 28 日正式在台發表第二代 Hyundai Kona Electric 車系,導入三種車型分別為 EV450-A (139.9 萬元起)、EV450-B (149.9 萬元起)、EV450-C (154.9 萬元起)。
尺碼方面,全新第二代 Hyundai Kona Electric 車身尺碼為 4,355x1,825x1,590 (mm),軸距達到 2,660mm,車重為 1,609 公斤,相較上一代車型整體明顯放大,其車長增加 150mm、車寬增加 25mm、車高增高 20mm,軸距則增長達 60mm。
Kona Electric 採用 17 吋低風阻造型雙色切消鋁圈,其胎圈尺碼為 215/60 R17。
標配的車頂行李架,採用霧黑材質包覆。
車門把手採與車身同色烤漆,並於上方配有傳統的黑色小豆豆按鈕形式 Keyless 免持鑰匙系統。
可見融合 Z-Shape 印象式車身折線包覆整個車身側面,相當帥氣有型。
Kona Electric 車側輪拱採用消非塗裝搭配幾何菱角設計,並採與同車色烤漆處理。
呼應前方車頭的三角幾何造型 LED 尾燈組。
尾部上方也一再地呼應車頭搭載 Pixels 無縫地平線 LED 尾燈條,十分有型。
後尾廂蓋上採用全新霧面材質鋪陳廠徽,而下方則採用 KONA 字母排列於中央。
Pixels 數位像素造型式樣保險桿設計,同樣具備大量幾何方塊狀飾件鑲崁於保險桿內部。

全新的 12.3 吋全液晶儀表板將車輛功能整合於中,並且可以針對駕駛模式、整體顯示進行切換介面,其中 Sport 模式更帶來相當耳目一新的科技體驗感。

中央搭載的全新 12.3 吋數位資訊幕,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連結功能,亦增加 EV 車型專屬介面。
進入 EV 介面後,可以顯示剩餘電量、能源充電管理以及排放節能表現。
中控台操控介面延續過往第一代車型採用銀色按鍵搭配藍色燈光處理,整體顯現簡潔、方正的視覺效果。
中控台操作界面下方配置多處充電座,同時時下流行的 Qi 無線充電座也未缺席。
在置物杯架前方配有 Drive Mode 旋鈕,而左右兩側則是 Auto Hold、360 度環景攝影以及停車雷達等操作實體按鍵,帶來更具前衛的操作感。
中央扶手採開放式居家空間設計,並配備一鍵式旋轉開放置杯架。
副駕駛座前方享有功能性強化的置物槽。
打開前方手套廂,內部空間大小得宜,置放日常型車用品或是雜物均無問題。
座椅造型上普通,不過乘坐起來左右腰部的包覆感優異,發泡棉厚實、支撐力足夠。
後座空間並無因為底盤配置鋰電池組而有所犧牲,但囿於 B-Segment 的車格設定,一般成年男性坐進去適中,整體表現上在同級方面算是中庸。
後排中央設有冷氣出風口,而下方則具備 MAAC 125V,15A 充電座以及雙 Type-C 充電座,提供後排乘客一定程度便利性。
椅背具備傳統網格狀地圖袋,相當令人感到懷念。
空間表現上,第二代 Hyundai Kona Electric 相較前一代標準尾廂容積增加至 466L,容積表現具水準之上。
打開棧板下方,具備相當淺的置物空間,可置放些行車用品。

打開前方引擎蓋,其內部的黑色 EV 飾蓋可掀起,內部具備 27L 的置物空間。安全科技方面,第二代 Hyundai Kona Electric 全車系皆享有 6 具 SRS 安全氣囊以及標準配置 Hyundai SmartSense Level 2 主動安全輔助系統,包含 SCC 智慧定速控制系統、LFA 車道跟隨輔助系統、LKA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FCA 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BVM 盲區影像輔助系統、SVM 環景影像輔助系統等近 20 項先進安全科技,以確保車主行車安全與便利性。
動力配置方面,第二代 Hyundai Kona Electric 全車系皆搭載 48.6 kWh 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其前置永磁同步馬達可產生 133 hp 最大馬力和 26 kgm 峰值扭力,0-100 km/h 加速可在 9.9 秒達成,極速可達 162 km/h。根據官方公佈其續航里程約為 448 公里 (NEDC),平均能耗為 7.5 km/kWh。充電部分,採用 J1772/CCS1 規格,快充 10 分鐘可行駛 100 公里。另外也提供 Drive Mode 多重駕馭駕馭模式 (Eco、Normal、Sport、Snow)、PDS 三段式動能再生置動系統 (附控制撥片)、i-PEDAL 單踏板駕駛模式、VESS 虛擬引擎聲效系統、V2L 車內供電系統。
全車系皆搭載 48.6 kWh 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其前置永磁同步馬達可產生 133 hp 最大馬力和 26 kgm 峰值扭力,0-100 km/h 加速可在 9.9 秒達成,極速可達 162 km/h。
充電部分,採用 J1772/CCS1 規格,快充 10 分鐘可行駛 100 公里。駕馭著全新第二代 Hyundai Kona Electric EV450-C 車型上路,少去傳統內燃機怠速排氣聲浪,將考驗原廠於 NYH 工程上的功夫是否足夠。行駛至台北壅塞的市區道路,踩下油門超車幾乎零遲滯的加速感令人感到相當的愜意,且車速提升的過程極為柔順,重踩之下甚至因配胎偏向節能而感到偏滑,若以日常車速駕駛則綽綽有餘,亦受惠於無震低噪音的電能基礎,輔以不錯的隔音能力,而具備高度的行路品質。乘駕感受方面,第二代 Hyundai Kona Electric 保有以往一貫頗有歐系車的沉穩水準,同時也不會因為車重的增加而喪失靈活性。避震器阻尼在市區行駛時適中偏硬些,遇到碎震不會有多餘的晃動;若是於山路進行更激烈的操駕支撐性則顯得適中,且僅有 4 米 3 的車長也展現不錯的靈活性。
(相關報導:
【風試駕】2025 中華汽車 J Space廂型車,輕商用車進化!以載貨為基礎,但卻多了點人味和智慧,科技配備、空間機能大升級!
|
更多文章
)
Hyundai Kona 自 2018 年隨即以強勁動力與獨特外觀風格進軍國內進口小型休旅市場,性能、配備與安全性讓其競爭力不俗,但因產品價格面臨國產以及其他眾多進口同級車的環伺,始終難以說服一般消費者。而總代理南陽實業早在 2023 年 9 月於官網正式下架第一代 Hyundai Kona,提前為大改款 Kona 導入做好準備,如今終於迎來正式上市,目前在市場上最相近的對手為 Volvo XC40 Recharge 等進口小型都會純電休旅,相信未來將能與 Ioniq 車系共同在新能源車市場開拓並吸引不同的消費族群,再一次重新奠定市場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