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外之囚》24年前弟弟受冤遭槍決 關鍵31小時讓她悔恨一生:再也不信警察說「突破心防」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她原先認知的世界,在那聲奪走弟弟生命的槍聲過後,徹底被顛覆了(資料照,ErikaWittlieb@pixabay)

一定有很多人跟我們一樣,以為我們只要實實在在做人,就不會被害、警察也不會找我們麻煩,結果不是啊,受冤者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案情都很雷同……後來我看新聞報導,有時候警察會說對嫌犯『突破心防』、終於認罪──我以前會相信這個嫌犯真的很壞,現在,我聽到這四個字只覺得可笑……」

2024年1月18日,一件相當特殊的「非常上訴」請求在最高檢察署前進行,請求為早於24年前就遭槍決的盧正平反──24年,當年出生的孩子到現在都已大學畢業了,盧正案經歷多年民間團體述說、導演蔡崇隆拍攝紀錄片《島國殺人紀事2》,或許已經許多人知道盧正的冤屈、相信盧正是清白的,但對家屬來說,一切都還沒「結束」。

20多年來,盧家失去的不只有弟弟,還有對人的信任──盧家大姐盧菁原本也相信警察是正義的,卻沒想到弟弟被施壓做出不實自白、步步推向死刑,弟弟的好友不願老實說出盧正當天有不在場證明、原以為會幫忙弟弟的「師母」居然也是勸誘弟弟做出不實自白的打手,甚至當大姐盧菁、二姐盧萍每周在立法院與法務部抗議時,當時任職警察的大哥盧中也一再被長官施壓「叫你妹妹不要去抗議、不要吵了」,最後失去原有的工作。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盧菁原先認知的世界,在那聲奪走弟弟生命的槍聲過後,徹底被顛覆了。這24年來她從未放棄述說、即便說一次就哭一次也還是要說,就是由衷盼望:不要讓其他人發生跟盧正一樣的事。

「兩條鞋帶」殺人之謎:警察說是這樣,為何被害人遺體與筆錄是那樣?

盧正是個怎樣的人?在法院的劇本裡,盧正是當時沒有穩定工作、為財用鞋帶勒死人的冷血殺人犯,在導演蔡崇隆《島國殺人紀事2》,盧正書信提及的願望卻僅僅是買一個塑膠溜滑梯給兒子、帶女兒去麥當勞吃薯條、跟爸爸老婆哥哥姐姐生活在一起──而在大姐盧菁的視角,失去這個弟弟以後,她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回台南老家了。

盧家從小生活在眷村,老爸菸抽得兇、喝高粱,但盧正不抽菸不喝烈酒,平常與鄰里關係很好,也常帶朋友到家裡,親自下廚煮幾樣菜與朋友們聊天、也介紹同學朋友們給老爸。

盧菁結婚得早,但還是常讓弟弟開車載她與孩子出遊,一家人常去台南海濱秋茂園烤肉玩水;弟弟也很會照顧兩個姐姐的孩子,不會隨意對孩子發脾氣、卻總有方法讓孩子守規矩,像盧菁的女兒年幼時就愛黏小舅舅,連二姐盧萍都說:「我自己帶小孩,都沒比盧正帶得好。」

盧菁回憶,盧正被開除、失去工作的時候,即便老婆也有工作,他依然去做直銷、試著找一些生意,期望給老婆孩子與老爸更好的生活,只是沒想到「無業」這樣的背景,讓他與殺人案件扯上關係了。 (相關報導: 台灣司法怎麼了?「路過」變成殺人犯 他揭法庭最失控瞬間:兩眼開開,準備投胎 更多文章

1997年12月18日,台南聯華公司老闆娘詹春子外出後失蹤,其夫曾重憲當晚9點接到一通勒贖電話、立刻報警,未料妻子最後身影是在公路旁草叢,身體與臉部均有膠帶綑綁、頸部諸多傷痕。隔年1月,警察約談當時沒有穩定工作的曾重憲友人盧正、經歷31小時沒有錄音錄影的不明過程才開始正式偵訊,此後盧正就成了「殺人犯」,被控為財綁票殺人、以兩條鞋帶勒死詹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