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符合高標準的意願和能力無庸置疑!學者籲加拿大扮演挺台加入CPTPP領導角色

2018年,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11個會員在智利聖地牙哥簽署協定。(資料照,美聯社)

隨著英國完成談判,獲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之後,我國合中國的申請案受到關注,而加拿大將是該協定執行委員會2024年輪值主席國。加拿大卑詩大學教授賀普薇撰文直言,加拿大應藉此機會展現與台灣協商的領導能力,並審慎評估中國是否符合加入門檻及遵守規範的可信度。

加拿大無黨派獨立研究機構「加拿大全球事務研究院」(CGAI)21日刊出賀普薇(Kristen Hopewell)文章,直言申請加入者必須依其價值,以及接受高標準並遵守規範的能力來進行評估,且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其他國際締約組織中的貿易紀錄也應納入考量。

賀普薇表示,有些人支持依申請順序來審核,而中國比台灣早1周申請加入,因此台灣的加入審核可能會被阻擋,「反而同時審核所有申請者,並依其符合高標準的能力而有不同審核速度,會是較有效率的方法」。她指出,台灣和紐西蘭、新加坡簽署貿易協定,已展現其符合高標準的能力。

2019年5月16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國代表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聚會(AP)
2019年5月16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國代表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聚會(AP)

2013年,我國和紐西蘭、新加坡分別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及《台星經濟夥伴協定》,均於隔年生效至今,而紐西蘭和新加坡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創始成員。CPTPP前身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其於 2015年草擬完成,隔年12個環太平洋經濟體簽署。

不過美國2017年退出TPP,其他11個成員同年協商改為CPTPP,隔年簽訂生效。賀普薇提到,台灣已為加入CPTPP準備近8年時間,包括與現有成員進行非正式細節磋商、採取系統性全面流程進行檢視、確認和調整國內法規與CPTPP規範之間的差異。

沒理由不讓台灣加入CPTPP

賀普薇指出,台灣已完成廣泛的法規改革,包括修改農業、漁業、智慧財產、表準和環境等法規,確保遵循CPTPP規範,「台灣符合協定高標準的意願和能力無庸置疑,問題很大部分在於政治」。她表示,台灣以「個別關稅領域」身分成為WTO會員,而在相同基礎上,沒有理由阻止台灣加入CPTPP。

「中國反對台灣加入,許多人相信中國申請加入的目的,在於先發制人擋下台灣」,賀普薇說,中國的策略是限制台灣的國際合作、參與機會來使其孤立,也利用自身經濟實力施壓他國,不要和台灣簽署經貿協定或讓台灣加入貿易組織,而台灣已被排除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之外。

亞太15國簽訂RCEP協議,受疫情影響,15國代表以視訊方式留下合影。(AP)
亞太15國簽訂RCEP協議,受疫情影響,15國代表以視訊方式留下合影。(AP)

賀普薇稱,RCEP是該區域第2個主要貿易協定,雖然自由化內容不如CPTPP,但RCEP的重大要務在於使用共同法規,包括統一原產地法規框架,取代現行由雙邊協定拼湊的區域貿易管理情況,而原產地法規框架讓RCEP成員所產商品,更易以低關稅或零關稅模式進入該區域的其他市場。

賀普薇直言,隨著RCEP以中國為中心進一步推動成員經濟整合,其將深化區域供應鏈,而台灣因被中國排除在RCEP之外,屆時台灣的供應鏈地位會逐漸衰退。她還說,若未能加入CPTPP,長遠來看,台灣對產業及外國投資的吸引力下滑,將威脅其經濟安全。 (相關報導: 卡麥隆當外交大臣、加入CPTPP、酷玩樂團演唱會…… 英國駐台代表鄧元翰一次解答 更多文章

賀普薇強調,台灣加入CPTPP能緩和被RCEP排除在外的影響,而加入CPTPP也是台灣的優先政治要務,因為其面臨中國的密集軍事壓力,且如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亞洲專案代理主任後藤志保子(Shihoko Goto)所說,CPTPP是「擬定台灣長期生存方案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