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接受日媒專訪 籲日挺台加入CPTPP: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

總統賴清德近日在總統府接受《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及其英語國際版《Nikkei Asia》聯合專訪。(資料照,柯承惠攝)

總統賴清德近日在總統府接受《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及其英語國際版《Nikkei Asia》聯合專訪,針對半導體供應鏈、中美關稅戰、日本的區域角色等議題,清楚表達台灣未來戰略方向。這是賴清德自2024年5月就任總統以來,首次接受日本媒體專訪。

賴清德表示,台灣將以半導體與AI產業為核心,與美日等民主國家合作,構築排除中國的「非紅色供應鏈(Non-Red Supply Chain)」,對抗北京透過補貼與智慧財產侵權進行的「不公平貿易」。他指出:「中國傾銷低價商品,破壞自由貿易體系,民主國家有責任共同捍衛規則與價值。」日本具備材料與設備製造優勢、台灣負責高階製造、美國則掌握IC設計與行銷能力,加上荷蘭等設備國,共同構成民主國家主導的半導體生態系。賴強調:「這不只是經濟選擇,更是價值選擇。」

賴清德呼籲,日本發揮更積極的領導角色。他說,印太地區與全球民主陣營正面臨專制體系的壓力,「台灣期盼日本支持台灣加入CPTPP,並簽署雙邊經濟夥伴協定(EPA)」。他認為,日台深化經濟結盟,有助於構築韌性更高、政治更穩定的供應網。

川普高關稅施壓 賴清德:以對話代替對抗

針對美國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對台產品課徵32%「互惠關稅」,賴清德坦言這是「嚴峻挑戰」,但他主張「不對抗而是對話」,希望從「零關稅」的提案出發,爭取雙邊貿易協定。他並強調,台灣已透過台積電赴美設廠、採購天然氣等方式縮小貿易逆差,願意持續對美投資與合作。

在台灣與中國的關係上,賴清德強調「和平共存、對等尊嚴」的立場。他表示,雖然中國從未放棄武力威嚇與滲透行動,但台灣仍抱持善意,希望「將對抗轉為對話、封鎖轉為交流」。他也再次提及曾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飲珍奶的發言,傳達「戰爭沒有贏家」的訊息。

最後,賴清德強調:「民主、和平、創新與公義,是我們與日本可共同努力的方向。」他呼籲,日方與台灣聯手,確保台海與印太地區的自由、穩定與繁榮。 (相關報導: 人物》經歷中國文革批鬥的台灣將軍!孫立方哭聲改變一家「黑五類」命運 更多文章

《Nikkei Asia》報導指出,賴清德作為民主台灣的象徵,面對中國壓力與國內政治挑戰,展現出更為直率與堅定的戰略思維。專訪現場擺設紫色蘭花與書法作品〈看世界〉,象徵其全球視野與保衛主權的決心。此次專訪在台北總統府舉行,由《日本經濟新聞》總編輯山崎浩志親自主持,訪談時間逾一小時。《Nikkei》長年為亞洲重要經濟政治風向指標,旗下《Nikkei Asia》則面向國際社會發行,具高度政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