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看遍獨居老人「病死在家發屍臭」悲歌,他負債千萬送便當意外成為「地表最強里長」

一顆佈滿黴菌的饅頭是唯一伙食、一個人在家病了死了發臭好幾天才被發現,這是20多年前在台灣反覆上演的獨居老人悲歌──那時送走第一個老人的菜鳥里長或許萬萬沒想到,「想照顧老人」這樣一個單純心願讓他走上負債千萬不歸路,也意外成為傳說中的「地表最強里長」(謝孟穎攝)

一顆佈滿黴菌的饅頭是唯一伙食、一個人在家病了死了發臭好幾天才被發現,這是20多年前在台灣反覆上演的獨居老人悲歌──如今在號稱「台北最窮社區」忠勤里擔任里長的方荷生也曾是收屍人之一,他說那氣味一輩子忘不掉,只是那時送走第一個老人的菜鳥里長或許萬萬沒想到,「想照顧老人」這樣一個單純心願讓他走上負債千萬不歸路,也意外成為傳說中的「地表最強里長」。

從20年前送出第一個便當開始、到現在可以一周5天提供300位老人吃午餐晚餐,方荷生打造的「南機場樂活園地」擁有全台灣最強大的食物銀行系統,超市裡頭明明還新鮮卻不得不報廢的蔬果肉品在此地全都成為「無菜單料理」、有肉有菜有湯甚至有飯後水果;來吃飯的老人們也不是單純受幫助,身體健康的替不健康的打菜、能走的替不能走的送菜到家裡,原先孤獨的老人們就此被一份食物連繫起來、有了朋友、還會相揪去看電影。

20191115-北市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擔任里長幫助當地弱勢居民21年,也常遇到經費申請困難的問題。(蔡親傑攝)
「我送第一個便當的時候沒錢也沒人,但我覺得這事是對的,怎麼從一個便當慢慢慢慢發展出來?如果你覺得這事是對的,你必須有這個堅持……」(蔡親傑攝)

「我送第一個便當的時候沒錢也沒人,但我覺得這事是對的,怎麼從一個便當慢慢慢慢發展出來?如果你覺得這事是對的,你必須有這個堅持……」方荷生說。一個從未受過社工專業訓練的素人里長意外做出堪稱「地下社會局長」的榜樣,方荷生與南機場一起成長的21年,一切起點來自於「堅持」。

「那饅頭都是黴菌,他就這樣撕著吃…」新手里長的「收屍」日常:死掉老人在家臭掉那個味道,你一輩子忘不掉

走入南機場社區,這裡不僅有著號稱「台北最強」的夜市,也有著號稱「台北最窮」的處境──屋齡超過50年的這片國民住宅原先是安置拆遷戶、淹水受災戶用的,住民們在每戶只有8–12坪小房以鐵皮、外推陽台再撐出空間,半世紀過去的南機場便成了違建密佈、漏雨淹水的社區,即便是陽光普照的大晴天,社區幽暗的走廊依然積上一灘水,一走過去就「咚」一聲被漏滴打濕。

方荷生的老家原在現今台北市大安區公所附近,6歲那年因為自家被拆遷而搬進南機場,一住便是半世紀,他說那時候台灣大家都窮,也不覺得這裡和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只是隔了數十年、當年在社區巷弄鑽來鑽去的小男孩成長為中年大叔選上新科里長,方荷生開始看見南機場的大問題之一:孤獨死。

20191007-貧窮、萬華、住宅、南機場(謝孟穎攝)
屋齡超過50年的這片國民住宅原先是安置拆遷戶、淹水受災戶用的,住民們在每戶只有8–12坪小房以鐵皮、外推陽台再撐出空間,半世紀過去的南機場便成了違建密佈、漏雨淹水的社區(謝孟穎攝)

南機場這裡住了大量來台老兵,小時候的方荷生看老兵們是成天跑來跑去,長大後的方荷生則是看見他們老了、腰彎了、身體狀況不斷。方荷生記得王貫英,老人家隨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四處打零工糊口、又以拾荒收入買書給那時買不起書的南機場孩子們看、包括方荷生,只是方荷生長大後看見的王貫英,是一個人棲身在淹水地下室,啃著發黴的饅頭。

「床這麼高,水就這麼高,老爺子就躺在那!」方荷生比了比當時積水情況,又說:「他的大同電鍋一打開裡面一顆饅頭,那饅頭像雷射球,咻咻咻──都是黴菌,他就這樣撕著吃……沒人照顧他,他獨居。」

孤獨生活的王貫英後來被送入療養院、5年後壽終正寢,但並非每個老人家都有機會得到這樣的照顧,方荷生說:「我看到太多老人沒送醫院死在家裡,死掉老人在家臭掉那個味道,你一輩子忘不掉。」 (相關報導: 「只剩自己一人,不知道還能活多久」獨居長輩年夜飯小願望:有人還關心我,不是這社會沒人想理我 更多文章

剛當上里長的方荷生時常在「收屍」,老人家生病退化跌倒到死亡的速度極快,太多獨居老人直到死後許久才被發現,方荷生開始反覆想:「我是里長,我要怎麼幫他?」後來一位家醫科醫師說可以從「餐食照顧」開始,方荷生便送出社區第一個便當──那時的方荷生也沒想到,便當竟會從1人份變成300人,也也意外送到自己負債千萬、連房子都拿去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