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政院提對案對決8月公投大戰「蘇貞昌不樂意」?成敗牽動挺蘇反蘇敏感神經

面對8月可能到來的公投大戰,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於是否提出公投對案來正面迎戰,仍持保留態度。(資料照,顏麟宇攝)

因應藍營及部分環團發起的反美豬、重啟核四、藻礁、公投綁大選等,可能在8月28日舉辦公投案,民進黨已敲定,自4月起於全國各地舉辦至少305場說明會,盼深入基層強力回應質疑、爭取民意認同。惟據了解,對黨內多人發動「公投對案」正面對決主張,行政院長蘇貞昌、黨中央秘書長林錫耀仍持保留態度,還待總統蔡英文邀黨政高層做最後定奪。

惟據指出,考量勢必出現的立院議事攻防,在野黨至少有1個月法定協商期的推遲時間,如果最後確定,需由在立院擁有過半多數席次的民進黨立院黨團提出對案,且最遲要在4月上旬前;執政黨能考量時間非常緊迫,府院黨黨團相關高層壓力不小,最近評估時間點則會看3月19日,藻礁公投連署的能量。

20210318-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小組18日至中選會送交70萬份連署書。(顏麟宇攝)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小組18日至中選會送交70萬份連署書。(顏麟宇攝)

提「對案」利多?知情人士:政院提出將有更多決策時間

現行《公民投票法》第14條、第15條,分有政院或立院就重大政策之創制之複決,得發動公投的相關規定,政院發動途徑需附具主文、理由書;經立院同意,政院發動之公投提案,立院需在15日內議決,如在休會期間,立院需在15日內集會,30日內議決。立院發動的途徑,則是立院對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認有提出公民投票之必要者,得附具主文、理由書,經立法院院會通過後10日內,交由主管機關辦理公民投票。

依前述規定,雖然無論政院或民進黨立院黨團發動,都需經立院院會議決,但如對案公投由政院發動,立院需於15日內議決。知情者分析,相較民進黨立院黨團提案的途徑,執政團隊擁有的決策時間較為寬裕。

據了解,府院黨黨團不少人都認為,面對在野方公投挑戰,執政黨該提對案,直球對決,堂堂正正爭取選民認同,如果執政黨的對案勝出,在野方沒過,情況自然單純;就算在野方提案通過,假如執政方提的對案也通過,至少執政黨還有行政裁量空間。

提案意見多元 鷹派主張「該評估的都拿出來投」反制藍營

對如何提案,黨內也有許多想像。有人認為,何不正向在美豬議題設計強化台美連結提案,其他題都不提,向支持者宣傳投票時就蓋一個圈,其他都打叉;也重量黨政高層坦言,不只藻礁、核四等案,即便美豬議題在民調上目前並不利,都該提案正向對決,否則如何催民進黨支持者出來捍衛總體執政議程?

20210309-國民黨9日將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兩項公投案連署書送件至中選會。(顏麟宇攝)
國民黨日前才將反萊豬、公投綁大選2項公投案連署書送件至中選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甚有激進鷹派主張,既然藍營要搞公投戰,諸如「是否贊成施打中國疫苗?」「是否贊成一國兩制?」「是否贊成在核電廠所在地蓋核廢料廠」,都該評估是否拿出來投,要投大家都來投,反將藍營一軍。

蘇貞昌態度保留 黨團提對案恐得提早亮牌

不過,雖然府院黨黨團內有強烈應提對案聲音,且認為政院提案最為單純。多位能與聞機要者坦言,對由政院提對案,蘇揆至今態度仍保留,主掌黨務系統的林錫耀也有猶豫;除非能在近日說服蘇揆,否則執政團隊若要提出公投對案,勢必僅剩民進黨立院黨團發動途徑,但在野黨勢必立院發動拖延杯葛戰,壓縮執政黨的決策評估時間,逼民進黨要提早亮牌。

據了解,黨內雖有共識,今年公投絕對不能再像2018年般消極,也才有要全國遍地開花的行動,4月起開至少305場基層座談會,下鄉直接和民意對話的規劃,但對是否提對案?誰提對案?幾位高層僅說還待評估。

20180412-前行政院長蘇貞昌12日至民進黨中央與主席蔡英文會面,秘書長洪耀福、選對會共同召集人林錫耀、陳明文三人至一樓迎接。(顏麟宇攝)
對於是否以對案來正面對決「公投大戰」,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右)12日、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左)仍持保留態度。(資料照,顏麟宇攝)

知情黨政要角分析,蘇貞昌不欲由政院發動公投可以理解,蘇揆近日在立院答詢,針對在野黨有關前述幾項公投如過?是否負政治責任下台?以均屬政策,無涉政治定調;甚舉一向擁核的馬英九前總統當年在封存核四時也沒下台,反映其心證。問題是如由民進黨立院黨團提案,如果最後是民進黨提出的對案公投失敗,誰該要負責 ?

英系:蘇揆若過8月公投這關「會更穩」

上周民進黨中常會,英系立院黨團幹事長羅致政、常委蔡易餘都力主要提對案正面對決,英系期盼蘇揆下台黨內不是秘密。不過,英系核心直言,蘇揆應思考如正向面對公投挑戰,且若能在8月底的公投戰中過關,「反而更穩」;一位親英要人甚直言,蘇內閣應要理解,如要「做的久」,一定要過這一關。 (相關報導: 接班戰爭》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賴清德對藻礁風暴噤聲 避免惹火上身 更多文章

政院是否願提案,牽動黨內挺蘇反蘇敏感神經,黨內有人盼蘇內閣能挺身。不過,更多民進黨人更憂慮理解,公投成敗勢必被定義成對民進黨執政團隊整體信任投票,絕非單純政策投票;執政黨如在公今年8月底的公投失敗,政治後果難料,不只蘇揆去留,拍板開放美豬的蔡英文,及閣揆任內推動三接案的副總統賴清德、三接所在地桃園市長鄭文燦2位2024有志者,誰都無法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