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發動罷免總統 賴清德:我必須尊重

總統賴清德(左)於5月20日就職一周年前夕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時表示,罷免是憲法賦給人民的權利。(總統府提供)

520前夕總統賴清德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對於大罷免,他表示罷免是憲法賦給人民的權利,前總統馬英九前也曾經公開肯定罷免權,在野黨提出520要罷免總統,他說,這是透過政黨程序、立法委員所擁有的憲政權力,「這我必須尊重」。

賴清德表示,公民力量是很可貴的,他們用的是憲法賦給公民的權利,除了選舉,還有罷免,還有創制、複決,這是憲法賦給人民的權利。

賴清德說,這一次的公民運動,已經代表台灣民主政治更往前進了一步,就是由間接民主、代議士制度,往直接民權走。他表示,當「罷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時候,創制、複決未來也會成為日常,會成為直接民權,會漸漸、漸漸推展出來,這也是民主的深化。

對於就任一年以來的朝野僵局,賴清德重申,「民主的問題,必然是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對於是否再增加跨黨派的溝通?賴清德說,溝通不嫌多,制度性或法制性的溝通,就是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但賴表示,國民黨跟民眾黨在國會占多數,並不是沒有協商,法制面的協商根本沒有辦法充分發揮出來,他認為是因為政黨立場。

賴清德說,前總統蔡英文卸任前就注意到朝小野大,她希望能幫朝野建立一個溝通平台,所以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時任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可是朱立倫並沒有赴約,因為他有他的考量,柯文哲有去,但也沒有得到好的結果。 (相關報導: 如何和美國談關稅?賴清德:美台是朋友,「這攤誰請?不能每次都是你請」 更多文章

賴清德表示,他上任後也做了一些努力,希望跟在野黨能夠有接觸溝通的機會,但都不得要領,沒有辦法實行。他認為,目前朝野的僵局倒不是因為溝通的問題,因為溝通只是一個手段,「你還要得政黨他的立場願意溝通,你才有辦法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