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管聯準會了!全球都在看歐洲今天會被俄羅斯「斷氣」嗎?

通膨高漲迫使歐洲央行面臨升息壓力,卻也不得不考量眼下的「斷氣」危機。(示意照,美聯社)

就在美國6月通膨數據利空出盡之後,聯準會(Fed)對於股市的威脅力道似乎逐漸削弱,原本跌到與美元平價的歐元同樣迎來轉機,如今市場正將目光聚焦於地球上的另一端:歐洲央行(ECB)預計在週四(21日)的貨幣決策會議上宣布十幾年來首次升息,而且幅度可能高達2碼。但問題是,歐洲央行有足夠的底氣嗎?

歐洲央行將於台灣時間今日晚間20:15公布利率決議,有鑑於歐元區6月通膨率年增8.6%,創下歐元上路以來最大增幅,這讓歐洲央行面臨必須積極展開行動的壓力,升息勢所難免,卻也不得不考量眼下的「斷氣」危機。

7月11日起,身為歐洲最重要的輸氣管道「北溪一號」開始了為期10天的例行維護工作,按照原定計劃,這條從俄羅斯輸至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即將重啟,但在俄歐關係日趨惡化的背景下,愈來愈多人擔心北溪一號回歸正常恐將遙遙無期。

這樣的憂慮並非毫無道理,因為早在上個月,西門子能源公司於加拿大維修的渦輪機由於「制裁原因」遭到扣留,俄羅斯方面立即以此做為削減這條管道天然氣出口產能的理由。

歐盟42%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俄羅斯,國際貨幣基金(IMF)提出警告,一旦俄羅斯果真切斷歐洲天然氣供應,全球各國又爭相囤積氣源,將導致東歐多國和義大利陷入嚴重衰退,如果無法找到解方,這個冬季將讓歐元區的經濟情勢雪上加霜。

眼看俄羅斯掌握歐洲經濟的生殺大權,已有外資分析師開出第一槍,倘若俄羅斯中止供應天然氣,屆時歐洲工業面臨癱瘓,股市恐將暴跌20%,而在美國開始衰退之前,歐元兌美元會跌至0.9的水準。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IEA)也示警,全球正在經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能源危機,尤其歐洲處於能源市場動盪中心,情況特別危險,必須立即削減天然氣消耗量。

歐洲仍有一線生機

眼前一片愁雲慘霧,所幸還是有些好消息,其中一項關鍵是幾家外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俄羅斯將如期重啟北溪1號管道,只不過,輸送的天然氣流量是否能夠恢復至關閉前的水準猶未可知。

「如果這部渦輪機回來了,它就能和其他零件一起發揮作用,否則,管道每天只能輸送3,0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俄羅斯總統普京暗示,將會重啟一條輸送至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但他特別警告,如果受到制裁的管道零件沒有回到俄羅斯,那麼這條管道最快只能在下週發揮20%的產能。

市場分析師指出,這是普京迄今釋出最明確的信號,意味著莫斯科至少願意重啟部分輸氣工作。

根據德國天然氣管道營運商Gascade最新說法,在年度例行維修工程結束後,北溪一號將於週四按照原定計劃恢復輸送天然氣。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則認為,在經濟前景、貨幣政策和政治風險變得明朗化之前,市場情緒不會持續改善,相關領域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相關報導: 競選團隊2個月組不好?蔣萬安決策小圈圈「太難搞」 黨內人士紛打退堂鼓 更多文章

瑞銀表示,即便管道如期重啟,但若輸送的天然氣流量低於此前水準,將為歐洲經濟帶來相當大的阻力,市場可能下修歐元區股票盈利預測,「目前我們對明年歐股盈利的預測,比市場共識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