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南西諸島是九州與台灣之間的島嶼群,如果這個名字稍嫌陌生,「琉球群島」可能會讓人更容易搞清楚它們的位置—最靠近台灣的外國領土。當然,其中被日本稱為「尖閣諸島」的釣魚台列嶼(中國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台日中三方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爭議所在。台灣近年對於其主權聲索的態勢較弱(尤其是與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相比),中國海警與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角力卻無一日停歇,「離島奪還演練更也是自衛隊演習的重要項目。
釣魚台(日稱「魚釣島」)雖是主權爭議熱點,但日本近年在南西諸島的部署,卻顯然不是單單針對釣魚台而來。2016年起,日方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部署了「沿岸監視隊」(約160人),2019年更在已非沖繩島嶼的奄美大島(位於九州鹿兒島縣)部署了飛彈部隊(約550人),2020年連宮古島與石垣島也有了飛彈部隊。《讀賣新聞》日前揭露,更靠近台灣的石垣島未來也會有飛彈部隊,與那國島則要部署電子戰部隊。
釣魚臺列嶼地理位置(藍:釣魚台、黃:黃尾嶼、紅:赤尾嶼)( GnolizX@CC BY-SA 3.0)
以自衛隊12式地對艦飛彈的200公里射程來說,將其部署在距離釣魚台約170公里的石垣島、約210公里的宮古島,顯然比部署在釣魚台425公里的沖繩、650公里的奄美大島更為合理。但自衛隊這兩年部隊將飛彈部隊推向更靠近台灣的島嶼,甚至在長達1200公里的南西諸島上,在所有解放軍必經之處都部署了反艦與防空武器,其用意並非僅在爭奪面積僅達6平方公里的一座小島。
在中國海軍日益強大的情況下,如何完善第一島鏈防線,進而防止解放軍進入太平洋,威脅台灣東海岸、阻止美日聯軍馳援介入,恐怕才是防衛省的真正用意。其實自衛隊與駐日美軍早在2010年就開始在南西諸島進行「島嶼防衛演練」,這場演習的想定當然是奪回遭到解放軍入侵的釣魚台,但軍事專家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與吉原恆淑當時就銳利地指出,這場演習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於防止中國軍隊攻破第一島鏈。
日本自衛隊在南西諸島的部署情況。(翻攝令和二年防衛白書)
在美國海軍戰院任教的霍姆斯與吉原恆淑指出,釣魚台的戰略價值遠大於一座孤懸東海的小島,若能佔領一座甚至數座南西諸島的島嶼,便能避免東京與華盛頓關上大門,打開解放軍通往太平洋的要道。與釣魚台相比,緊鄰宮古海峽與石垣海峽的宮古島與石垣島,恐怕是更好的戰略目標。因為這兩條水道是中國海軍近年進出太平洋的航道。
解放軍近年進出第一島鏈的情況。(翻攝令和二年防衛白書)
不過比起奪取第一島鏈的一兩座島嶼,霍姆斯與吉原恆淑擔憂解放軍的盤算與野心其實比美日想像中更大。因為若能奪下南西諸島的所有(重要)島嶼,共軍便能洗刷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以來的恥辱—只要美國航母出現在西太平洋就不敢輕舉妄動—出動潛艦甚至航母艦隊在島鏈以東作戰,對來自關島、珍珠港或聖地亞哥軍港的美國海軍進行縱深防禦,阻斷美方遠征軍對台灣戰事的介入。畢竟南西諸島恰好就是東亞大陸棚的結束之處,若能從南西諸島出發,那麼潛艦就可直接下潛深海,讓難以探測共軍潛艦所在的美日聯軍感到恐懼。
無論是重演國共內戰時的「圍點打援」,還是二戰時日軍對美方的海上消耗戰,美國對於台灣的協防肯定無法順利開展。問題是,解放軍真能如願阻擊美日聯軍嗎?霍姆斯與吉原恆淑在11年前認為,考慮到中國軍方的艦隊戰力、兩棲戰力不足,日本在後援上的地理優勢,自衛隊在亞洲首屈一指反潛戰力,兩人判斷「解放軍絕不可能從日本奪走南西諸島」。
近日,正在東南沿海駐訓的第73集團軍某兩棲重型合成旅組織兩棲重型合成裝甲部隊,展開越海奪島體系聯合登陸演練。(央視軍事視頻截圖)
但在積極發展遠洋海軍、增強兩棲戰力的策略之下,以雄厚經濟力量每年砸下大筆軍費的中國海軍,如今還是美軍戰院教授眼中的軟腳蝦嗎?曾經官拜美國海軍副部長、如今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主管海權中心的克羅普希(Seth Cropsey),2018年再度檢視了美日的島嶼防禦戰略與北京野心。
在克羅普希與日籍研究員磯村順二郎、曾任美軍陸戰隊司令的詹姆斯‧康威(James Conway)共同撰寫的報告中,已經擁有航母艦隊、更強兩棲戰力的解放軍,為了要在21世紀中葉實現全球超級大國的目標,勢必會打破第一島鏈的封鎖,而且包括台灣、尖閣諸島、琉球群島(南西諸島)都是他們的主要戰略目標。雖然美軍在沖繩駐紮了1.9萬人,日本自衛隊與海上保安廳也在南西諸島持續巡弋,但美國與日本這回不再認為自己穩操勝券,而是指出美日聯軍的防禦對策仍有許多不足,擔憂中國真能突破第一島鏈中最脆弱的部分。
日本自衛隊在南海與美軍雷根號航母舉行聯合演習。(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官網)
三位軍事專家在2018年的報告中指出,無論日本或美國都不應低估中國的野心,他們可能以先發制人的攻勢奪取無人居住的釣魚台,甚至同時出兵南西諸島。由於北京的擴張主義言論日益張狂,攻擊台灣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此舉勢必切斷日本的海上航運生命線,並且迫使美軍加入戰局。若要保持印太區域的自由開放,除了增強美日的軍事合作,加強南西諸島的防禦更能對中國產生更好的威懾力。
具體來說,在整個島鏈增設雷達與監視部隊,加強部署反艦與防空飛彈,自衛隊、駐日美軍、海上保安廳也應該增強互動與聯合演練,在情報、監視和偵察上也應該有更好的協調與資訊共享。駐日美軍也應該將防禦的範圍擴大到整個南西諸島,一但發生戰事,便能在增援部隊到達前,獨力擊敗登上任何島嶼的解放軍。美日也應該針對台灣戰事預作準備,讓日本在和平憲法的限制下找到支援美軍的可行之道,畢竟美軍依據《台灣關係法》協防台灣之際,日本將是美國任何行動的核心。
費利克斯‧張指出,面對中方強大的海上戰力,日本在琉球群島(南西諸島)構建的反艦飛彈陣地,則是企圖以12式地對艦飛彈覆蓋所有通往太平洋的要道。解放軍2016與2017年在宮古水道上空兩度進行大規模空軍演練,出動多達40架各式戰機與轟炸機,可能就是為了預演如何掩護海軍通過第一島鏈,日本也在南西諸島部署03式地對空飛彈,希望對抗來自解放軍的空中威脅。
中國的軍事實力正在快速換代,費利克斯‧張表示日本的12式地對艦飛彈也在持續升級。預計2023年服役的新型12式飛彈射程可望加倍到400公里,而且雷達截面更低,因此匿蹤能力更強。這使得自衛隊在南西諸島的飛彈部署,能夠在東海製造一系列重疊的飛彈火力,這對想要突破第一島鏈限制的中方艦隊來說造成極大威脅。至於與那國島的監視與電站部隊,則可監控遠至巴士海峽的解放軍動向,甚至作為日方水下聲納陣列的西錨,全面探測想要通過南西諸島防線的共軍水下動向。
對於日本在南西諸島的部署,費利克斯‧張雖然用「想用軍艦對抗堡壘的人是傻瓜」(A Ship’s a Fool to Fight a Fort)的俗諺來評價。不過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向日方公開叫陣,宣稱「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從日本的島嶼上發射一枚指向解放軍的導彈,那些島嶼都將立刻遭到飽和打擊,中國的東風-17就很適合承擔這個任務」。
2019年10月1日,中國以大閱兵慶祝建國70周年,這是東風-17(DF-17)近程彈道飛彈。(美聯社)
東風-17是解放軍最新研發的高超音速飛彈(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可在高速飛行時改變飛行軌跡,號稱包括薩德、 標準三型和愛國者飛彈都無法有效攔截到。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前主席海騰(John Hyten)也曾表示,美國對這款武器「基本上無法有效防禦」。不過費利克斯‧張也指出,日本同樣在研發高超音速武器,這對中國遠征軍來說同樣是場惡夢。
而解放軍若想壓制日方的南西諸島防線,必將從炸毀日方防空雷達開始,再用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消滅自衛隊的飛彈戰力,若能擊退從日本本土馳援的自衛隊戰機,航母艦隊即可安全通過第一島鏈。問題是,除非解放軍對日方發動突襲,否則自衛隊的飛彈發射車永遠都可以實施「打跑戰術」,讓突破飛彈防禦系統的東風-17找不著目標。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14日在三菱重工的神戸造船所參加新造潛艦的命名式與下水式,並且宣布艦名為「大鯨」。(海上自衛隊)
即便中國先以砲火炸壞島上道路,讓日方飛彈部隊難以移動,自衛隊還是可以在宮古與石垣海峽佈下大量水雷,這些難以探測和掃蕩的水下威脅,也可以輕易阻擋或拖延中方的航母艦隊穿越南西諸島、進入西太平洋。更不要提日本傲人的潛艦與反潛戰力,更是讓中國海軍難越雷池一步,即便有事先埋伏的中國潛艦一開戰就溜進西太平洋,他們仍須面對自衛隊水下戰力的考驗。
費利克斯‧張也認為,中國的航母艦隊若從巴士海峽向北進攻,日本在東海部署的飛彈防禦將無用武之地,甚至要面臨來自兩個方向的夾攻。中國航母無需承受來自多個飛彈部隊的交疊火力就可進入西太平洋,解放軍也獲得更多搜索與摧毀日方飛彈發射車的時間。如此一來,中日兩國激戰的區域就不會是南西諸島以西,而是台灣的東南海域。這也是為什麼日本要將「出雲」與「加賀」等直升機護衛艦改裝為準航母,屆時包括海自的航母戰鬥群,潛航時間更長、匿蹤性能更好的大鯨級潛艦(蒼龍級潛艦的下一代機型),都將是日本馳援台灣的主力部隊。
2017年7月20日,中國海軍的遼寧號航空母艦與一艘飛彈護衛艦正航經台灣海峽。(中國軍網)
十多年來,美日軍事專家對於南西諸島防線的評估,確實開始出現微妙變化。雖然在戰力評估的天秤上,美日聯軍的優勢目前依舊超過戰力飛躍成長的解放軍,但這幾份智庫報告都沒有提及台軍在南西諸島攻防戰中能夠扮演的角色,彷彿台灣毫無戰力,或者只是一座單純等待美日救援、甚至遭到共軍攻陷的島嶼。
費利克斯‧張指出,解放軍其實可以出動核潛艦攻擊靠近日本本土的船隻,吸引各地自衛隊戰力回防,再趁機揮軍攻向南西諸島,突破防線的機率大增。雖說台灣對中國用兵絕對是習近平實施武統的絕佳理由,但南西諸島防線若失,台灣也難保自身周全。在中美日都對戰爭評估日益現實化的今天,台灣該如何面對一場「北京的兵戈所向,一開始並非針對台灣」的戰局(無論是從南西諸島開戰、或者是在巴士海峽以東開打),恐怕是國土防衛無從迴避的艱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