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避免台灣被包圍的馬其諾防線:兵家必爭的日本南西諸島,自衛隊能否擋住解放軍攻勢?

日本陸上自衛隊觀閱式。(美聯社)

日本的南西諸島是九州與台灣之間的島嶼群,如果這個名字稍嫌陌生,「琉球群島」可能會讓人更容易搞清楚它們的位置—最靠近台灣的外國領土。當然,其中被日本稱為「尖閣諸島」的釣魚台列嶼(中國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台日中三方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爭議所在。台灣近年對於其主權聲索的態勢較弱(尤其是與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相比),中國海警與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角力卻無一日停歇,「離島奪還演練更也是自衛隊演習的重要項目。

釣魚台(日稱「魚釣島」)雖是主權爭議熱點,但日本近年在南西諸島的部署,卻顯然不是單單針對釣魚台而來。2016年起,日方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部署了「沿岸監視隊」(約160人),2019年更在已非沖繩島嶼的奄美大島(位於九州鹿兒島縣)部署了飛彈部隊(約550人),2020年連宮古島與石垣島也有了飛彈部隊。《讀賣新聞》日前揭露,更靠近台灣的石垣島未來也會有飛彈部隊,與那國島則要部署電子戰部隊。

20191121-釣魚臺列嶼地理位置(藍:釣魚台、黃:黃尾嶼、紅:赤尾嶼)( GnolizX@CC BY-SA 3.0)
釣魚臺列嶼地理位置(藍:釣魚台、黃:黃尾嶼、紅:赤尾嶼)( GnolizX@CC BY-SA 3.0)

以自衛隊12式地對艦飛彈的200公里射程來說,將其部署在距離釣魚台約170公里的石垣島、約210公里的宮古島,顯然比部署在釣魚台425公里的沖繩、650公里的奄美大島更為合理。但自衛隊這兩年部隊將飛彈部隊推向更靠近台灣的島嶼,甚至在長達1200公里的南西諸島上,在所有解放軍必經之處都部署了反艦與防空武器,其用意並非僅在爭奪面積僅達6平方公里的一座小島。

在中國海軍日益強大的情況下,如何完善第一島鏈防線,進而防止解放軍進入太平洋,威脅台灣東海岸、阻止美日聯軍馳援介入,恐怕才是防衛省的真正用意。其實自衛隊與駐日美軍早在2010年就開始在南西諸島進行「島嶼防衛演練」,這場演習的想定當然是奪回遭到解放軍入侵的釣魚台,但軍事專家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與吉原恆淑當時就銳利地指出,這場演習的真正意義,其實在於防止中國軍隊攻破第一島鏈。

日本自衛隊在南西諸島的部署情況。(翻攝令和二年防衛白書)
日本自衛隊在南西諸島的部署情況。(翻攝令和二年防衛白書)

在美國海軍戰院任教的霍姆斯與吉原恆淑指出,釣魚台的戰略價值遠大於一座孤懸東海的小島,若能佔領一座甚至數座南西諸島的島嶼,便能避免東京與華盛頓關上大門,打開解放軍通往太平洋的要道。與釣魚台相比,緊鄰宮古海峽與石垣海峽的宮古島與石垣島,恐怕是更好的戰略目標。因為這兩條水道是中國海軍近年進出太平洋的航道。

深度與廣度更大的宮古海峽,由於能提供潛艦更好的隱匿性,當然更受解放軍的青睞。不過宮古水道更為靠近駐日美軍駐紮的沖繩島,強行通過的危險性更高,因此更靠南邊的石垣水道成為解放軍另一條替代方案。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史上最大規模海戰」20世紀差點在台灣近海爆發—中美日航母再度聚焦東亞,太平洋三強捲土重來? 更多文章

解放軍近年進出第一島鏈的情況。(翻攝令和二年防衛白書)
解放軍近年進出第一島鏈的情況。(翻攝令和二年防衛白書)

不過比起奪取第一島鏈的一兩座島嶼,霍姆斯與吉原恆淑擔憂解放軍的盤算與野心其實比美日想像中更大。因為若能奪下南西諸島的所有(重要)島嶼,共軍便能洗刷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以來的恥辱—只要美國航母出現在西太平洋就不敢輕舉妄動—出動潛艦甚至航母艦隊在島鏈以東作戰,對來自關島、珍珠港或聖地亞哥軍港的美國海軍進行縱深防禦,阻斷美方遠征軍對台灣戰事的介入。畢竟南西諸島恰好就是東亞大陸棚的結束之處,若能從南西諸島出發,那麼潛艦就可直接下潛深海,讓難以探測共軍潛艦所在的美日聯軍感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