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五日,在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後,美國仍深深介入了四.三。美軍此時仍擁有對韓國軍隊的指揮控制權。八月二十四日,李承晚總統和霍奇中將簽署了《大韓民國總統與駐韓美軍司令簽署關於過渡期間實施臨時軍事安全之行政協定》(韓美軍事安全臨時協定)。美國依據該協定,於八月二十六日成立了臨時軍事顧問團,由羅伯茲(W. L. Roberts)准將擔任團長。十月十七日,第九團團長宋堯讚發布公告稱,將遵照「政府最高指令」,禁止人員在距離海岸線五公里以上的地區無證通行,違反者一律槍斃。自此,濟州島各地開始迴盪起慘烈的叫聲。
美國駐韓使節團大使穆喬(John J. Muccio)在「焦土化」掃蕩正式展開的十一月三日,向美國國務院發送了一份充滿憂心的電報:「(大韓民國)政府顯然無力殲滅濟州島上的共產主義分子,局勢仍然相當緊張。」這份電報意在煽動南韓政府執行更強烈的鎮壓,以平息濟州島的動亂。果不其然,李承晚政府於十一月十七日公布了戒嚴令:「為迅速平定濟州島的叛亂,特劃定東部地區為戒嚴區域。本命令自公布日起實施,戒嚴司令由第九團團長擔任。」
奪走一切,殺光一切,燒掉一切。戒嚴令的宣布讓屠殺變得正當化。美軍顧問官們建議讓西青參與警備隊與警察的活動。美軍聯絡機則支援逮捕與屠殺那些逃到山區的濟州島人。濟州島居民的傷亡,集中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九年三月期間。
另一方面,由於政府與軍隊掌控了媒體,這使得在濟州島上發生的悲劇未能傳出島外。然而,駐濟州島的美軍顧問官不僅參加了韓國軍事參謀會議,對於大規模的屠殺行動也十分清楚,並且還每天向首爾的司令部匯報情況。十一月八日,臨時軍事顧問團長羅伯茲准將向駐韓美軍司令官報告,稱許第九團團長宋堯讚態度強硬且積極行動,中情局執行任務的表現也很優秀。宋堯讚則於十二月六日向霍奇中將表示了如下感謝:
「多虧了偵察飛行員艾瑞克森(Fred M. Erricson)中尉,他從十月十日就開始執行任務,並透過數次的濟州島偵察飛行,將叛軍的集結地、司令部,以及政府軍與叛軍之間的戰鬥情況,通報給第九團,以便我們可以順利執行鎮壓任務。」
十二月十八日,當濟州島逐漸變成廢墟,羅伯茲准將在寫給國務總理兼國防部長李範奭的信函中,做出了這樣的表示:「宋堯讚中校非常善於指揮,他讓濟州島民原本敵對好戰的態度,轉變為全心全意的合作。」「由能幹且值得信賴的軍官們,所領導的這群愛好和平的居民,他們的行動結果,應透過媒體、廣播與總統的公告廣泛宣傳。 」
十二月二十一日,國防部總參謀長蔡秉德准將就此向羅伯茲准將回應時提到,宋堯讚中校與美軍顧問官展現了卓越的能力,在充滿敵對態勢的濟州島上,成功執行了困難且艱鉅的任務,他會建議將這些成果發布於總統的聲明中。羅伯茲准將對濟州島事件的這般認知,合理化且助長了屠殺的發生。美國駐韓使節團參事官莊萊德(Everett. F. Drumright),也向美國國務院報告了十一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日的濟州島狀況,並表示:「在過去一到二個月當中,對濟州島共產分子的鎮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進展。」 (相關報導: 鍾喬專文:記憶,埋藏在時間的底層 | 更多文章 )
莊萊德所說的「對共產分子的鎮壓」實際上是「對平民的大規模屠殺」。美國一方面督促要更加積極地壓制濟州島的亂象,所以向軍方與警察推薦惡名昭彰的西青參與鎮壓,並啟用聯絡機來提供資訊,但另一方面又指責第九團採取大規模屠殺平民的計畫。難道美國本身對第九團採取大規模屠殺平民的行為,完全沒有責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