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關民眾權益的四大公投案將於下個月投票,中選會排出20場電視發表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以「下駟對上駟」為由,決定不出席,被批陣前換將犯了兵家大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被批評躲在讀稿機後面的舒適圈,不敢身先士卒率隊親征。從國民黨主席到民進黨主席,有必要進行一場公投電視辯論會嗎?
黨魁缺席?已成公投辯論史上慣例
翻開過去的公投史,2004年首次舉行的「強化國防公投」和「對等談判公投」兩大公投案,正反雙方辯士精銳盡出,堪稱黃金陣容。在「強化國防公投」辯論方面,第一場是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對上立委高金素梅;第二場是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對上詩人詹澈;第三場是立委羅志明,對上前監委葉耀鵬;第四場是立委尤清,對上綠黨主席高成炎;第五場是立委郭正亮,對上飛碟董事長趙少康。
在「對等談判公投」辯論方面,第一場是高雄市長謝長廷,對上作家李敖;第二場是政務委員葉俊榮,對上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第三場是立委邱太三,對上政治學者丁庭宇;第四場是立委卓榮泰,對上淡江大學教授阮銘;第五場是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對上立委陳文茜。尤其是蔡英文過招陳文茜,成了當時的關注「嬌點」。
到了2008年「入聯公投」、「返聯公投」兩大公投案,也不見國民黨主席、民進黨主席參與辯論。入聯公投是由民進黨主席游錫堃領銜提案,正方代表是民進黨立委賴清德,反方代表是作家藍博洲;另一組正方代表是政治學者徐永明,對上同是學者的黃光國。返聯公投是由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領銜提案,正方代表是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反方代表是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曾邀國民黨總統人候選人馬英九辯論,但後來無疾而終,馬英九並未接下這場辯論戰帖。
在怕什麼?蔡英文拒接受辯論挑戰
藍綠領袖辯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至今仍是讓人津津樂道的絕佳示範。馬英九在當選後,基於推動ECFA的一股傻勁,接受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雙英」激辯2.5小時,成了台灣政治史上的一次絕響。蔡英文的辯論表現見仁見智,但經過這次辯論,不但拉抬了蔡英文在黨內的政治實力,也讓台灣人民更深入了解ECFA。
可嘆的是,自蔡英文當選總統後,非常愛惜羽毛,從不接受辯論邀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2019年曾經向她下戰帖,希望對產業結構和台灣的未來進行辯論;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曾向她發出萊豬辯論的邀請函,盼盡速對話;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發表「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台灣的前車之鑑」言論,引發民進黨群起圍攻,趙少康下戰帖要求和蔡英文公開辯論。這些邀約,全遭蔡英文「已讀不回」。
蔡英文這次不上場,理由充分嗎?觀諸過去16個公投案來看,確實未曾見過黨主席直接披掛上陣;但如今蔡英文選擇不出戰,失去了直接與民意溝通的機會。蔡英文照樣躲在讀稿機後的舒適圈,似乎僅想憑藉國家宣傳機器,強勢宣傳「重啟核四,不是選項」,不願正視公投所代表的直接民意,當然也冒著失去民心的風險。 (相關報導: 風評:蘇貞昌拚保位戰,話術漏洞百出 | 更多文章 )
層級太低?朱立倫臨時變卦不上陣
至於最大在野黨黨魁的朱立倫,其政治決斷總是令人費解。他原擬親自上陣,挑選國民黨發起的「公投綁大選」,卻因不滿民進黨派出發言人周江杰等年輕人應戰,認為是「下駟對上駟」,因此決定改由黨內新世代與之對戰。變卦的朱立倫,卻轉而向蔡英文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