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再度成為國際媒體焦點。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3成,能源96%以上依賴進口,中國如果全面封鎖台灣,那麼缺乏資源的台灣如何突圍?台大名譽教授石正人指出,全台每年有3000萬噸有機廢棄物,神級清道夫黑水虻可將廢棄物轉化為蛋白質,讓台灣糧食自給率大幅提升,也可發展生質柴油,成為虫虫救台灣的秘密武器。
今年以來人民解放軍侵擾台海周邊海空域的次數增加。《華爾街日報》3月以「中國已經準備好封鎖台灣」為題指出,北京最可能對台灣採取隔離與施壓。《經濟學人》近期也以台海危機為封面故事指出,「台灣若沒有準備好捍衛自己,美國不太可能伸出援手。」台灣若遭封鎖,不論美方是否提供援助,台灣自己應展現決心與行動,積極提升經濟與能源安全。
把廢棄物轉為蛋白質 昆蟲黑武士全身都是寶
台灣若遭封鎖,首先面臨的挑戰是糧食。依農業部統計,台灣2023年糧食自給率僅30%,創下18年新低。台海一旦發生危機,這麼低的糧食自給率,能夠撐多久呢?在資源貧乏的情況下,台灣必須設法把各種可利用的廢棄物變成資源,昆蟲界的黑武士黑水虻是神級清道夫,可以把廢棄物轉化為蛋白質,在石正人眼中,黑水虻全身都是寶,卻被忽略了。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當年在自家車庫研發出蘋果電腦,改變了世界;石正人則在自家後院研發出自動養殖系統,發展循環經濟。雖然他們研發的主題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理想,以科技改變世界。
石正人2012年自台大昆蟲學系退休,到宜蘭開辦蜻蜓石民宿與生態農場。2013年偶然間發現黑水虻具神奇力量,把一大桶廚餘吃光了。他從此開始研究黑水虻,開發自動養殖系統,發展循環經濟。
大自然一直在做資源回收,黑水虻扮演關鍵角色。石正人指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昆蟲體內有抗菌素,鳥兒吃蟲,同時吃進抗菌素,可提升免疫力;同樣地,雞吃蟲,同時吃進天然抗菌素,比較健康。」
石正人研發自動養殖系統 迄今獲22國專利
石正人在宜蘭農場以黑水虻落實小規模循環經濟,未來打算拓展至全台灣,甚至發展到海外。有一次,他參觀高科技廠,從半導體生產流程獲得很大靈感,於是研發出低耗能自動養殖系統,從給料到收成,全部自動化,透過巧妙設計,這台機器的馬達每天消耗電力不到1度,迄今獲得美、日、歐盟、中國等22國的專利。

為什麼黑水虻全身都是寶?石正人分析,黑水虻是神級清道夫,可以處理所有的有機廢棄物(包括廚餘、豆渣、酒糟、禽畜糞便、汙泥等),副產品作為飼料、肥料,或提煉生質柴油。萬一台灣遭到封鎖,黑水虻循環經濟可適時供應全台所需的飼料與肥料,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與經濟韌性。 (相關報導: 謝錦芳專欄:摧毀全球貿易體系之後 | 更多文章 )
全台3000萬噸有機廢棄物 黑水虻可轉為飼料肥料
台灣每年產生3000萬噸有機廢棄物,石正人推估,這些有機廢棄物以黑水虻處理,可以產生300萬噸幼蟲作為飼料,以及500萬噸蟲糞、蟲蛻作為有機肥料。台灣每年約進口800萬噸雜糧,其中約7成作為飼料。台灣的飼料95%依賴進口,其中,玉米每年進口量達420萬噸,主要用來作為飼料,將來若以黑水虻300萬噸取代玉米或大豆,可降低雜糧進口量,大幅提升糧食自給率。此外,黑水虻蟲糞與蟲蛻500萬噸可作有機肥料,大量減少對進口肥料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