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超級巨星「鮭魚」,憑藉一身橘紅亮麗的魚肉和滿滿的Omega-3脂肪酸,征服了無數老饕的味蕾,更是醫師口中保護心血管的模範生!不過,你知道嗎?就連這位模範生,身上也藏著「不能說的秘密」?無毒教母譚敦慈就語出驚人,她家餐桌也常見鮭魚,但下鍋前有個「神秘儀式」絕對不能少!
譚敦慈買鮭魚,第一刀竟然不是切魚肉?
譚敦慈在《挖健康》節目上大方分享,她購買鮭魚時,一定會請魚販先把「魚皮」處理得乾乾淨淨。為什麼這麼「搞剛」?她引述美國研究指出,先將鮭魚去皮再料理,可以大幅減少高達40%的重金屬殘留,相較之下,如果帶著魚皮去煎煮,就算最後不吃皮,也頂多只能減少20%的重金屬。看來,料理前多這一個「拔皮」動作,健康CP值瞬間拉滿!
去皮鮭魚老是煎到「粉身碎骨」?專家教做法
很多廚房新手可能會哀嚎:「去皮鮭魚是比較安心啦,但每次一下鍋就散掉,賣相超NG的耶!」別擔心,譚姐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也貼心提供了小撇步!她建議,在煎去皮鮭魚之前,可以在魚肉上輕輕拍上一層薄薄的「太白粉」,這樣下鍋油煎時,魚肉就不易散開,煎出來的鮭魚外型也能保持金黃完整,漂亮上桌!
魚要怎麼挑?譚敦慈:這3種魚不吃
譚敦慈透露,她家一週至少吃3到4次魚,遠超過國健署建議的「每週至少2次」。她買魚的原則是挑選「當季盛產」,例如先前黃金鯧大出時,就是她家餐桌的常客。不過,對於鮪魚、旗魚、魷魚和鯊魚這類「體型較大的魚種」,譚敦慈則坦言「不太會吃」。她解釋,過往研究顯示,這些大型魚類因位處食物鏈頂端,體內累積的重金屬含量通常比較高,建議家有小孩或孕婦的民眾,還是少碰為妙。
鮭魚是營養滿分的好食材,但為了吃得更安心,下次採買時,不妨學學譚敦慈的智慧:請魚販幫忙「去皮服務」,回家料理前再沾點太白粉。這樣一來,不僅能大幅降低吃下重金屬的風險,又能輕鬆煎出漂亮美味的鮭魚料理,讓這道護心好食材,真正為您的健康加分! (相關報導: 涼拌小黃瓜食譜》零失敗做法、醃料!內行先做1步驟「秒去苦味」,爽口開胃媲美餐廳級美味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