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超愛鮭魚生魚片!為何日本高級料理店吃不到?背後竟然是這1個原因

台灣人超愛鮭魚生魚片!為何日本高級料理店吃不到?(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許多人喜歡吃生魚片,Q彈的口感,有別於炙燒或煮熟後的風味。不過,台灣人喜歡的生魚片風味,卻與日本大有不同。很多台人喜歡吃肥嫩的鮭魚,但是日本人更偏好肉乾稍微扎實一點的鮪魚。不過,究竟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竟然與歷史有關!

台灣人超愛鮭魚生魚片!為何日本高級料理店吃不到?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發現身邊大多數人生魚片都吃鮭魚,鮪魚則是比較少人吃,不過反觀日本人則是吃鮪魚居多,鮭魚比較少,因此他好奇為什麼台灣人偏愛鮭魚而不是鮪魚?

貼文一齣後吸引眾多網友回應,「價錢?」、「鮭魚比較便宜啊」、「不懂吃」、「鮭魚養殖的很肥,穩吃啊」、「以前還有造謠日本不吃鮭魚的」、「吃過日本鮪魚就知道台灣鮪魚為什麼沒人吃」、「日本以前也不吃鮪魚啊」。

不過,究竟為何會這樣?對於多數人來說,鮭魚生魚片幾乎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但事實上,日本人開始生食鮭魚的歷史,其實非常短暫——這項飲食習慣,是在近35年內才興起的。

早在江戶時代,日本人就已經開始食用鮭魚,不過那時的吃法多為烹煮、鹽漬或煙燻。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鮭魚體內可能帶有一種叫作海獸胃線蟲(Anisakis)的寄生蟲。這種蟲若隨著生魚片進入人體,可能引發劇烈腹痛、腸阻塞等症狀,因此鮭魚長年被視為不適合生食的魚種。造成這種寄生蟲感染的關鍵,來自鮭魚的食物鏈。野生鮭魚習慣以含有蟲卵的磷蝦為食,進而容易受到感染。然而,養殖鮭魚(Salmon)則是以乾淨的顆粒飼料餵養,不僅生長環境可控,也不會帶有寄生蟲,因此是可以安心生吃的。

即使養殖鮭魚是安全的,但過去日本消費者並不清楚野生鮭魚(Shaké)與養殖鮭魚(Salmon)之間的差異。因為語言與文化上的混淆,導致鮭魚一直無法登上生魚片的舞台。直到1980年代,一位來自挪威的商人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

挪威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養殖鮭魚的國家。然而,隨著全球多國加入養殖行列,挪威市場開始面臨鮭魚供過於求的困境。為了解決大量冷凍鮭魚滯銷的問題,水產商人比約恩・艾瑞克・奧爾森(BjörnEirikOlsen)想到一個點子:將鮭魚推廣到熱愛生魚片的日本市場。這項計畫獲得挪威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為一場大規模的市場拓展行動。奧爾森最初鎖定日本的高級壽司店,希望說服他們使用生鮭魚。不過,他多次碰壁,原因之一是「肉色太淡,看起來不夠美味」。為此,他開始著手培育肉質偏橘、視覺吸引力更強的養殖鮭魚品種,並將推廣重心轉向更開放、願意嘗試新食材的迴轉壽司業者。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