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注意!「關稅炸彈」引爆倒數?2數據將公布,Fed高層罕見示警:小心市場一夕變天

全球金融市場本週屏息以待美國即將公佈的兩項關鍵通膨數據。(圖/台中銀行提供)

全球金融市場本週屏息以待美國即將公佈的兩項關鍵通膨數據——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這些數據的發布時機,恰逢美國總統川普對主要貿易夥伴實施高額關稅政策之後,因此被市場視為評估關稅初步衝擊的首批「硬數據」,其結果不僅將左右本周市場情緒與走向,也可能對聯準會(Fed)未來的貨幣政策路徑產生深遠影響。

關稅效應初檢驗 CPI、PPI成本週焦點

根據時程,美國將於明日(13日)公布4月份CPI,緊接著週四(15日)則有PPI數據登場。《Yahoo Finance》報導指出,本週公布的這兩項經濟數據意義格外重大。若通膨數據不盡理想,可能直接反映出美國消費者已開始承受高關稅帶來的物價上漲苦果,進而削弱其實質購買力;而生產者物價指數的變化,則將預示未來數月終端市場的價格趨勢。

市場分析師普遍預估,美國4月份CPI月增率可能為0.3%;剔除食品及能源等波動較大項目後的核心CPI,月增率預計同為0.3%,年增率則可能達到2.8%。

Fed官員警告:關稅恐推升通膨、拖累成長

若美國真的浮現「停滯性通膨」(即高通膨伴隨低經濟成長)的跡象,聯準會的角色將至關重要。近期,聯準會理事巴爾(Michael Barr)以及身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副主席的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已相繼發出警告,直指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恐將導致美國今年通膨及失業率雙雙攀升,並拖緩整體經濟成長的步伐。

面對當前詭譎多變的市場狀況與潛在的政策衝擊,聯準會官員普遍抱持觀望態度。他們一方面強調將密切關注川普政府的貿易行動及其後續影響,另一方面也試圖與財政及貿易政策「劃清界線」,重申其首要目標仍是維持物價穩定,並確保勞動力市場的持續活躍。

貿易談判露曙光?美中磋商機制成正面訊號

除了關鍵的通膨數據外,本周市場的另一大觀察重點將是美國與各國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中雙方近期在貿易會談中據稱已取得「實質性發展」,並同意建立常態化的經貿磋商機制。此一發展被市場解讀為正面訊號,或有助於緩和部分因貿易摩擦引發的緊張情緒。

總體而言,本週市場焦點將高度集中在美國的通膨數據表現,以及其如何反映川普關稅政策的初期效應。數據結果不僅將牽動金融市場的短期波動,也將為判斷美國經濟是否陷入停滯性通膨風險,及聯準會未來政策走向,提供關鍵線索。 (相關報導: 美元一變臉,全球皮皮剉!揭秘美國如何引爆匯率危機,「1國家」慘變提款機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