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工作繁忙及外食頻率讓「叫外送」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日常,外送平台Uber Eats 今(9)日發布針對2024年的「外送合作夥伴收入與自由彈性報告」,結果顯示,扣除預估成本後,Uber Eats外送合作員送單期間平均每小時淨收入為新台幣270元;前25% 每小時淨收入更達到312元,但外送平台工會今直呼,報告與工作實情完全不符。
Uber Eats發布由全球調研公司Mandala進行調查的外送合作夥伴收入與自由彈性報告,從2024年至少完成一趟外送行程的合作夥伴中隨機抽樣1.5萬名統計而成。報告採用「送單期間」衡量每小時收入,計算方式從接受訂單開始,到成功完成外送為止,調查結果顯示,除平均每小時淨收入270元以外,收入前25%的外送員平均每小時淨收入為312元,收入後25%平均每小時淨收入仍有224元。
Uber Eats表示,報告顯示,每3位外送合作夥伴中,就有2位每周送單期間少於或等於10小時,儘管投入的時數不多,大多數(76%)外送合作夥伴仍選擇在2天以上完成,這樣以數天為單位、彈性安排的工作模式,正是傳統工作無法實現的。另外,為提升自身收入,每4位在Uber Eats上的外送合作夥伴中,就有一位(23%)同時在多個外送平台接單;此外,超過一半(60%)的外送合作夥伴有其他工作,並將 Uber Eats當作補充收入來源,而另外接近4成的受訪者則運用不同外送平台作主要收入來源。
外送工會:等單備勤時間並未列入計算
Uber Eats指出,承攬工作本身具高度彈性,外送合作夥伴能自行決定上線時間地點,因此收入高低取決於是否上線以及在什麼時段、什麼地點送單,與累計送單期間的長短。但對此,據《中央社》報導,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出聲明指出,調查完全不符合實情,外送平台以此種以偏概全的不實調查,蒙蔽國人對事實的認知,恐進一步戕害外送員權益;時薪計算報告並未列入「備勤時間」,非都會區可能數小時才能接到1張單,且需全神注意是否派單,很難進行其他工作與休息,報告完全忽視這樣的明顯落差。
外送工會指出,報告中將「基本報酬」與「獎勵費用」混合算出平均收入,完全掩蓋外送平台利用不合理的低車資,強迫外送員必須達成獎勵標準才能讓收入勉強維持。然而,獎勵費用若成為收入結構占比非常重的部分,更顯示外送平台刻意剋扣基本報酬的惡劣事實,而且還透過所謂「第三方調查」資料刻意篩選、排除來掩蓋其惡行。工會呼籲,應訂定可長可久的專法,來健全外送產業,守護所有外送產業的從業人員。 (相關報導: 印度高價飆風戰機慘遭殲10擊落 邱毅對比國軍F16、幻象:棄台論要更氾濫了 | 更多文章 )
Uber Eats指出,調查報告Mandala研究採用隨機抽樣,旨在確保樣本具有代表性,研究所使用之數據來自超過 15,000 名外送合作夥伴的隨機樣本,統計期間為 2024 年 1 月至 12 月。樣本中的外送合作夥伴皆曾於 2024 年期間至少透過 Uber Eats 平台完成一趟外送訂單。本研究根據每位外送合作夥伴每週的活動進行分析,反映整體外送合作夥伴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