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如今進入90天暫緩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9)日宣布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美國仍將維持對英國輸美商品課徵10%的關稅;但英國製造汽車輸美在10萬輛的配額下,適用10%的「對等稅率」。對此,醫師沈政男直言,美英敲定是「財經歹戲」的第一橋段,看不出有什麼實質內容,而顯然10%基礎關稅的數字就是保護費;他也說,且以這樣的商談速度,2個月如何談完那麼多的國家,「繼續看戲吧。」
沈政男今在臉書指出,首先,沒有人能解釋,明明英國對美國沒有貿易順差,甚至是逆差,為何要去簽川普關稅協議?美英貿易主要是服務業,製造業比例比較小,而且製造業進出口幾乎是均衡的,因此簽屬關稅協議,純粹就是川普索取保護費,還說什麼進口汽車與鋼鐵是美國的國安問題。他認為,目前英美協議仍有10%的基礎關稅,顯然這個數字就是保護費,台灣未來也會從10%起跳。
沈政男進一步說,在英美協議細項中,除「10萬輛10%」英國汽車業鬆了一口氣,還有鋼鐵降到零關稅,此外,英國會多買美國肉品,且不用降低食品衛生標準,未來要跟歐盟談貿易會比較有利。整體來說,關稅的第一協議就是表面功夫,做面子給川普,對英美經濟的影響都不大,也看不出來川普對其他國家接下來要怎麼談。
沈政男點出,然而,既然英美無貿易順差,都必須有10%的關稅,那有巨額順差的國家,比如台灣,「就想想川普會怎麼削吧。」他表示,川普在會後記者會又提到了晶片,稱晶片如果搬到台灣生產,關稅就是50到100%,這對台股與匯率的影響,等一下就會知道了。文末,他也提及連日引發討論的匯率議題指出,所謂韓國央行稱美國施壓亞洲匯率,《韓聯社》的英文原文是「部份」因為美國壓力,其他韓媒則寫市場揣測有壓力,兩個說法並沒有實質差別,但台灣社會因為政治惡鬥,就各取所需了。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