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停工潮、明天失業潮」這時間點後全面停止接單!出口廠們集體放假了

近期中國各大出口重鎮接連傳出工廠停工的消息。(示意圖/AP Newsroom)

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規模不斷擴大,近期中國各大出口重鎮接連傳出工廠停工、放長假甚至裁員的消息,從珠三角到長三角,不少外貿企業被迫暫停美線生產線。對此,深圳衛視財經主持人陳姝婷坦言:「今天的停工潮,可能就是明天的失業潮。」

美關稅飆高,東莞名廠宣布停工

根據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近日通報,隨著川普再次升高中國輸美的商品關稅至245%,東莞、佛山等地出口美國的產品線面臨重大衝擊,以擁有18年出口經驗的「德鴻電器」為例,該公司於川普4月9日宣布關稅政策當日即公告將自11日起停工放假1個月,未來視情況再行通知。德鴻電器坦言,美國訂單全面中斷,原料、包裝與生產全面停擺。

同時,江蘇、浙江與廣東等外貿重鎮也相繼傳出「集體放假潮」,尤以浙江最為明顯,更傳出自「五一」勞動節後,該地區超過5成外貿企業已停止接單與生產,轉向長期休假或縮短工時因應危機。

員工被迫轉售產品自救

浙江紹興柯橋的中國輕紡城,曾為全球最大紡織品集散地,如今卻頻傳訂單驟減、停產停貨,一間江蘇的襪子工廠坦言,美國進口商因高關稅轉向東南亞等低成本國家,中國供應鏈遭冷落,導致營收重挫,資金周轉吃緊。

一名蘇州紡織廠管理人員告訴員工:「現在每週只需上3至4天班,工資只保基本薪資,若有更好的工作可自行另尋出路。」有員工甚至被鼓勵將廠內滯銷產品上網販售以減少庫存,一名主管便靠人脈短期內售出60多條毛毯,其中半數是賣給親友。

避關稅轉單「假象繁榮」

深圳衛視財經主持人陳姝婷在其微信公眾號撰文指出,雖然表面上中美貿易占比下降,但實際上大量中國出口透過越南等第3國轉運至美國,掩蓋了真實依賴度,她舉例,中國對越南出口自2018年至2024年暴增逾7成,從2018年的839億美元(約新台幣2.73兆元)飆升至2024年的1440億美元(約新台幣4.68兆元),同期越南對美出口額從490億美元(約新台幣1.59兆元)暴增至1960億美元(約新台幣6.37兆元),顯示許多產品可能仍源自中國,只是改道出口。 (相關報導: 川普關稅變自殘?中國油糧雙棄單 美農業血崩、石油遭斷供 更多文章

陳姝婷警告,美國加徵關稅已使長三角與珠三角大量依賴美單的製造企業進入停工狀態,受波及企業與員工數量龐大,上海港對美航運驟減,退關手續成為主流業務,更直言,如果情況持續惡化,預料今(2025)年6月起將出現一波出口企業倒閉潮,「停工潮終將演變為失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