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汽車產業龍頭慘了!每小時虧損3千萬、經營陷困境,88年老牌撐不住將成最大輸家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而美國川普的關稅政策,讓這家車廠面臨巨大衝擊。(示意圖/取自pexels)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是日系車廠龍頭,而美國川普的關稅政策,讓這家車廠面臨巨大衝擊,可能成為汽車業中的最大輸家,公司預估利潤在短短2個月內下滑12億美元(約新台幣363.7億元)。

關稅衝擊全球車廠,日系車廠巨頭慘了!

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汽車與零件徵收重稅,對車廠獲利造成重大打擊。美系車廠首當其衝,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將全年獲利預估下修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15億元),福特(Ford)則面臨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5億元)的損失。

至於日系龍頭豐田汽車(Toyota)情況更嚴峻,全年利潤預期僅2個月內下滑12億美元(約新台幣364億元),且雖尚未公布2025年全年預測,但他預計截至2026年3月的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為3.8兆日圓(261億美元,約新台幣7961億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4.7兆日圓(約新台幣9746.5億元)。

豐田經營陷困難?被爆每小時虧損高達3千萬

雖然豐田提升了美國本土生產比重、一直有在推動美國製造,但美國本地生產的數量依然不足,仍需從日本進口約120萬輛車,川普也點名豐田,抱怨豐田在美國銷售100萬輛外國製造的汽車。

目前,美日雙方的貿易談判仍在僵局中,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就曾公開透露,有日本車廠因關稅問題,每小時虧損高達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31萬元),雖未指名道姓,但外界推測數據與豐田相符,該車商就是指日系車商龍頭TOYOTA。

美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逆差高達685億美元,是川普不願讓步的關鍵原因。與美英之間的119億美元貿易順差相比,美日談判壓力顯然更大。日本方面則不願照單全收,雙方陷入拉鋸。

事實上,日本汽車產業幾乎是經濟命脈,豐田已在美國投入139億美元(約新台幣4213.7億元)在北卡羅萊納州建設電池工廠,豐田同樣不能讓川普予取予求,使得談判前景蒙上陰影,豐田董事長豐田章男表示,「無論如何都要維持在日本年產300萬輛車的規模,不能全部外移」。

豐田汽車在2024年,全球銷量為1080萬輛,豐田在日本生產310萬輛汽車,佔其全球總產量的3分之1,其中美國市場佔比略低於4分之1,雖然一半車輛已在當地生產,但仍有近三成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另外20%直接自日本進口。

豐田成最大輸家,未來策略恐「調漲售價」

豐田已成為川普的重點關稅目標,美日貿易談判的結果更是將會嚴重影響該公司的營運,目前,豐田美國最大生產基地「肯塔基工廠」已經滿載運作,短期內難以再擴產,若無法調整產線,只能透過調漲售價彌補關稅壓力。

而豐田試圖藉由強調在美國投資總額自2020年以來已達210億美元,並創造3.1萬個就業機會,企圖增加日方談判籌碼,但川普政府的目前立場未見鬆動。

豐田汽車公司是日本的跨國汽車公司,rj;4xu4是凌志(LEXUS)、大發(Daihatsu)及日野(HINO)品牌的母公司,並以20%股份成為速霸陸的最大股東。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