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停止出口稀土金屬,美國科技與再生能源供應鏈風險急遽升高,Western Digital(WD)攜手微軟、Critical Materials Recycling(CMR)與PedalPoint Recycling 啟動跨產業聯盟,從報廢硬碟高效回收釹(Nd)、鉨(Pr)與鏑(Dy)等稀土金屬,為美國打造「自主稀土循環鏈」邁出關鍵一步。
美國為何要從硬碟中回收稀土?
雲端資料中心使用的大量硬碟含有多種稀土材料,尤其是應用於磁性元件的關鍵元素。但傳統回收方式效率極低,稀土回收率不到10%。這次由美國主導的專案導入創新無酸回收技術(ADR),處理超過5萬磅的退役硬碟與配件,稀土回收率突破90%、金屬材料再利用率達80%,同時減少95%的碳排放,被封為循環經濟典範。
微軟為什麼參與?資料中心退役設備變「綠色礦產」
微軟表示,本次回收專案所用材料全來自其境內資料中心,副總裁格雷厄姆指出,這證明退役硬碟不只是電子垃圾,更蘊藏高經濟價值與永續潛能,建構完整的稀土循環供應鏈,是企業長期目標之一,也有助減緩全球對原生開採資源的依賴。
這技術怎麼做到?從實驗室走到產業,只花8年
主導ADR技術研發的CMI(Critical Materials Innovation)與Ames國家實驗室表示,過去回收稀土極度依賴污染性化學製程,如今ADR無需強酸,流程綠色且效率高,CMI總監Lograsso強調,這項技術僅花8年便完成從實驗到示範規模的轉化,未來將擴展至更多產業場域,包含電動車、風力渦輪、先進電子等。 (相關報導: 習近平卡關了!中國商品太多沒地方去 全世界怕爆「同一件事」 | 更多文章 )
美國能因此擺脫中國稀土供應嗎?
全球85%以上稀土產量來自美國境外,中國更是主力出口國,在當前中美關稅貿易戰的前提下,一旦出口中斷,美國產業鏈幾乎無法運作。而根據本次試驗成果,若能大規模推廣硬碟回收模式,美國可望在國內建立穩定且低污染的稀土循環體系,減少對進口依賴,並成為未來戰略資源自主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