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25非核家園 文章列表
#
2025非核家園
約 1,05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王義雄觀點:賴清德不顧老百姓死活,終必會被人民拋棄
在野黨426上凱道戰獨裁,25萬人向賴清德發出怒吼,但是假借司法之手戕害在野黨的手段卻仍繼續肆無忌憚進行著。賴清德自上任以來,以其鮮明的台獨立場和強硬的政治手腕,曾吸引了一部分支持者的擁護。然而,根據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的民調出現下滑,執政表現滿意度首次出現死亡交叉,這反映出他的政策走向和治理方式正引發越來越多的民眾不滿。國民黨提出罷免賴清德的行動,儘管成功的機率不高,但其政治意義不可忽視。這一提案反映了在野黨對執政黨的不滿,並試圖藉此在政治舞台上進行反擊和自我振興。
王義雄
2025-05-08 06:5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科技
經濟
《德國之聲》大哉問:台灣即將達成「非核家園」,但能源韌性撐得過中國攻擊嗎?
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將在下週六(5月17日)停機除役,意味著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階段。隨著對進口能源與液化天然氣(LNG)依賴增加,台灣的能源供應也將更容易受到海上封鎖等外部因素影響。
德國之聲
2025-05-06 16: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正在走向能源不自主不韌性的脆弱執政
賴清德總統於4月22日在全國NGOs環境會議下接見環團聽取60項建言,環團會後轉述賴清德提及為了處理台美貿易逆差,會將天然氣列為第一優先採購的項目,希望環團給予支持。但環團憂心,此舉恐讓天然氣接收站、儲氣槽等大幅增建,進而衝擊國安,並質疑碳排量也將大幅上升,連續42年排名第一的肺癌發病率,恐怕也將高居不下。
許耀升
2025-05-01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蔡世杰觀點:從一封信到一面旗,教宗辭世遮不住賴清德的六重謊言
「自由之樹必須不時以愛國者與暴君的鮮血來滋養。這是它天然的肥料。」──傑弗遜致史密斯信(1787年)
蔡世杰
2025-04-28 06: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王伯輝觀點:「返核」不羞辱也不慚愧!
2025年,「返核」及核電復興,是世界潮流!
王伯輝
2025-04-25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經濟
謝志誠觀點:核電廠延役,粗暴修法難令國人心安
我國為管制核子反應器設施,確保公眾安全,於2003年制定公布「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這部法律第六條明定,核子反應器的運轉執照有效期限最長為四十年,如果有計畫要在期限屆滿後繼續運轉,就應該在主管機關規定的期限內申請換發執照(也就是所稱的申請延役)。未依規定換發執照,就不得繼續運轉。按照這條文授權主管機關訂定的「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於第16條明定,延役必須在執照有效期限屆滿前五年至十五年提出。
謝志誠
2025-04-19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經濟
觀點投書:外有中國威脅,內有非核家園,沒有抗中保台,只有狼狽為奸
最近,中國圍台軍演再次成為新聞焦點,而其中令人注目兩個的演習項目,就是封鎖台灣周邊海域阻擋船隻進出、以及遠程攻擊如天然氣接收站等能源設施,這兩點對台灣的國安威脅可謂極為重大,因為他面對的就是我國能源供應最大軟肋:占比幾乎過半且只能維持一星期的天然氣。
林琬寧
2025-04-17 06:10
地方新聞
台中
守護全民健康 盧秀燕要求經濟部履行「先蓋後拆」承諾 拆除中火兩燃煤機組
台中市議會11日定期會,市議員陳廷秀關心能源政策議題,市長盧秀燕表示,中火燃煤量現已從每年1,500萬噸降至1,200萬噸,去年PM2.5低於全國平均,中南部空品表現最佳;對於中火即將上線的兩部燃氣機組,要求經濟部履行「先蓋後拆」承諾,拆除兩部燃煤機組,其餘八部也改為備用,且重啟前須經地方同意,捍衛市民健康。
王秀禾
2025-04-11 15:36
新聞
政治
財經
非核家園變火力家園?財經作家分析錯誤政策養壞一群人:綠電已成貪污產業鏈
電價雖暫時凍漲,但台電長期虧損,再加上台灣面臨供電大量仰賴外進口、能源占比過度依賴燃煤燃氣,而被寄予厚望的再生能源卻持續卡關等問題仍引發關注。對此,財經作家游庭皓在節目《游庭皓的財經皓角》中指出,地方勢力的盤根錯節以及電價無法回歸市場機制,是讓台灣能源轉型困難的重要因素。
蔣帆威
2025-04-05 08:40
新聞
政治
藍白提修法為核電廠延役開綠燈 范雲指一問題仍無解:核能才不是世界趨勢
核三廠二號機即將在今年5月除役,由於換照須在執照屆滿前5年提出申請,因此無法延役,民眾黨團及國民黨立委為此提案修正「核管法」相關法案,擴大換照申請期限。核安會主委陳明真今(31)日表示,若核電廠要延役,核安會無法保證多少時間內能完成審查換照。由於三黨缺乏共識,最後修正案保留送院會協商。
許詠晴
2025-03-31 14:59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賴政府上台後光電裝置減速業者有怨 近4分之1容量大洞無法補起
2024年總統賴清德上任後,至今仍未推出新的能源政策,經濟部空轉一年下,讓太陽光電設置速度大跌,原先要在2026年完成20GW的目標,將近4分之1的大洞無法補起,讓國內綠電不夠用的情況更為嚴重。
馮建棨
2025-03-31 08:50
新聞
政治
財經
共軍犯台準備好了?戰時水電撐多久「不好說」 郭智輝回應AIT能源解方提案
電價及能源議題近日再成政壇焦點,經濟部長郭智輝24日答詢時指「任內漲了2次電價」,讓經濟部連忙澄清,4月電價調整方案尚未決定。對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Greene)表示,美國可為台灣提供包括核能在內的可靠能源,郭智輝今(25)日表示,對任何新科技能源都不排斥;另外他也對,戰時水電民生物資儲備的議題做出回應。
李瑋萱
2025-03-25 12:52
新聞
政治
全社會防衛韌性台南操演城鎮戰!府方廣邀駐外使節 知情人士質疑:外銷「芒果乾」?
總統府18日發出新聞稿,內容強調6月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後,在3月27日於台南市舉行「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而在3月4日中央社就曾報導國安人士講法,將進行城鎮韌性演習,將結合民安演習與萬安演習;而據《風傳媒》掌握,本次活動其實還不論是否有邦交,私下均廣邀參與本次活動;知情人士就質疑,除了演習城鎮戰是真的要將台灣帶向戰爭之外,難道還要將「抗中保台」的芒果乾內銷轉出口,演給外國人看嗎?特別是在現在面臨大罷免的時刻,更難讓人不連結到政治層面的操作。
戴祺修
2025-03-19 13: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驚人差距!台灣勞工電費痛苦指數為何是加拿大安省的十倍起跳?
當民眾收到電費帳單時,鮮少人意識到自己正承受著全球罕見的「電價剝削性痛苦指數」。加拿大安大略省最新數據顯示,該省家庭用電每度僅2.12元新台幣(以下均同幣值比較),看似相較台灣調漲前的3.45元看似差距有限,但若攤開中位數薪資計算,台灣勞工電費負擔竟是北美工業重鎮的十倍!
黃其君
2025-03-16 06: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楊聰榮觀點:四接應納入國家能源轉型全局來衡量
台灣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簡稱「四接」)環評正式通過,這項決策雖然被視為能源轉型的一大進展,但更重要的是,它應該被納入整體國家能源轉型架構來衡量。四接的設立,除了提升天然氣發電的比重、減少燃煤與燃油發電的依賴外,也與非核家園政策、碳中和目標、再生能源發展策略密切相關。因此,對於四接的評估,不能只侷限於其單一效益,而應放在台灣長期能源戰略的脈絡中來檢視。
楊聰榮
2025-03-13 06:40
新聞
政治
美國開口非核政策該轉彎了?馬英九籲賴清德接納核電:是時候放棄神主牌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美國可以幫台灣解決「可靠能源供應問題」,包括核電,此番話讓外界好奇是否在暗示賴政府接受核能?對此,前總統馬英九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威脅世界人類最大的環境災難,早已不是核能污染,而是碳排放污染,呼籲總統賴清德等民進黨政府高層掌握世界能源發展的最新趨勢,不要再昧於形勢,直至今日還在莫名其妙地反核,林義雄當年反核的主張已經過時。
張庭維
2025-03-12 13:05
新聞
政治
軍事
兵推曝台灣能源風險達「緊急狀態」 AIT前處長司徒文不解:缺電為何反核?
屏東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停機,等同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而繼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疑台電劃裁撤「核能發電處」後,今(6)日核三廠又驚傳冷卻水塔火警,讓核能議題再度引發關注。另外,在TTX區域安全兵推「能源穩定」動次中,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現場一句,「為什麼台灣政府要反對核能?」的疑問,亦引發討論。
李瑋萱
2025-03-06 15:58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宜民觀點:廢核,減碳與濕地
2024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ofWetlandScientists,SWS)年會移師至臺灣舉行,這也是該學會第一次在亞洲舉行年會,SWS成立於1980年,迄今已44年,該會致力推動公民對於濕地的理解,並倡議濕地的保育、保護及恢復,其實,早年我們對於濕地的施政主軸也與該會的宗旨不謀而合,例如保育防風林與維護濕地原來樣貌都與該會的目標一致。
陳宜民
2025-01-29 06:5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立誠觀點:前瞻能源仍不足期待─評中研院長廖俊智的能源新規劃
兩年前中研院動員上百位專家花了一年半時間出版了一本近500頁的報告「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個人曾為文評論其並不可行,詳「中研院能源建議書可行嗎?」
陳立誠
2025-01-17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2000億元織遮羞布,這錢當然給不得!
在野黨上週決議不支持撥補2000億元給台電,政府除了再次「滿口謊言」外,不久媒體就出現「4月電價再漲7%」的報導。從專業與實務、還是「政治責任」看,台電要的2000億元撥補都絕對不該亦不能給─寧可漲電價。
主筆室
2025-01-16 07: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