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2016總統大選 文章列表
#
2016總統大選
約 5,8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缺席也能獲勝?菲前總統杜特蒂被關在荷蘭候審,他卻能「遠端參選」家鄉達沃市長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Duterte)目前正被關押在荷蘭海牙(Hague)一間簡陋的拘留室,等待接受因任內發動血腥反毒戰爭面臨審判。但候審期間的杜特蒂,卻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家鄉達沃市(DavaoCity)「非常忙碌」,雖然無法親自出席選舉拜票,但杜特蒂仍成功登記參選、即將在12日登場的市長選舉,再次問鼎達沃市長寶座,而且被看好能再次當選,憑藉其家族強大資源支持,讓杜特蒂能進行一次遠端選舉。
李靖棠
2025-05-10 18:09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蔡世杰觀點:從一封信到一面旗,教宗辭世遮不住賴清德的六重謊言
「自由之樹必須不時以愛國者與暴君的鮮血來滋養。這是它天然的肥料。」──傑弗遜致史密斯信(1787年)
蔡世杰
2025-04-28 06: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改革派的國民黨,艱難的下一步
近日,中華法西斯黨創辦人宋建樑的納粹服飾引起國際關注,因其政治色彩與藍營似有重疊,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獲知消息後稱他是反諷民主進步黨的執政手腕是「共產極端」,但熟稔國際政治情勢的百年大黨黨主席,怎麼會不知道納粹與共產在當年是左右兩個不同的極端呢?
陳玉鑫
2025-04-21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汪葛雷觀點:勇於主張倒閣,蔣萬安展現「政治領導力」
一個好的政治人物,除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比方總統幹好國家領導人,縣市首長幹好地方父母官,立委好好監督行政機構外,另有一項重要卻時常被忽略的工作,就是「政治領導力」。
汪葛雷
2025-04-21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關稅冷戰還是談判破冰?何思因解析美中對抗「3大方向」,北京在賭「這1把」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課徵145%關稅,中國對美國商品課以125%反擊,美中關稅戰愈演愈烈,前國安會副秘書長何思因15日指出,中美戰略對抗會有三種可能:一是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最糟的狀況;二是美國退回到「解放日」之前,這也不太可能;三是美中之間透過談判來解決,中國需要外貿來拉動經濟成長。何思因指出,北京在賭美國期中選舉,如果「不確定性」持續拖下去,將會衝擊選舉結果。
林庭瑤
2025-04-16 13:30
新聞
國際
法國極右翼震撼彈!勒潘挪用資金被判有罪,五年不得參選公職,
日前法國法院裁定極右翼領袖勒潘挪用歐盟資金罪名成立,判處4年有期徒刑,罰款10萬歐元,褫奪公權5年立即生效。勒潘曾3度參加總統大選,打算在2027年再度挑戰總統大位,外界也看好她領跑大選,禁止參選公職的裁決不僅重創勒潘的競選之路,恐怕也將激化支持者不滿,促使民粹、反體制浪潮愈發高漲。
劉俞妗
2025-04-01 21:38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呂政璋觀點:從對立到合作的政商關係─台灣的「馬斯克」在哪裡?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Trump)與科技巨擘伊隆·馬斯克(ElonMusk)之間的關係,從最初的對立到如今的緊密合作,充分展現了政治與商業之間的複雜互動與利益糾葛。這種關係不僅影響美國的政策走向,也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同時,這也引發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台灣是否有可能出現像馬斯克這樣的企業家,不僅能夠影響全球市場,更能顛覆既有的產業格局?
呂政璋
2025-03-30 07:00
新聞
國際
川普團隊出大包!白宮國安顧問誤將記者拉進機密群組,美軍轟炸葉門計畫被看光
「傳錯訊息」這種尷尬的經驗許多人都有過,但當發錯訊息的人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Waltz),而且內容是一份軍事行動計劃,對象還是一位知名記者時,這已經不是丟臉的問題了,而是嚴重的國安漏洞。
李岱青
2025-03-25 13:25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賴清德肅殺是花蓮王末日?國民黨打著另一套反罷免算盤
綠營結合公民團體對藍委發動大罷免,第一階段連署提案以35:0的懸殊比數輾壓國民黨,氣勢如虹的親綠罷免團體更趁勝追擊,「擒賊先擒王」鎖定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有花蓮王之稱的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為首要目標。日前,傅崐萁在花蓮辦說明會時,發生強硬架離嗆聲退休教師葉春蓮爭議,及北檢以競選小物疑似來自對岸資助對傅發動搜索,讓傅崐萁原本還算穩定的抗罷情勢丕變。如今,不但花蓮縣第二階段罷免連署可望通過,連第三階段選民投票結果,他能否如過去選戰般笑傲花蓮,都出現莫大的變數。
晏明強
2025-03-20 08:20
風生活
即時
7天假修法懶人包》通過後放哪7天?當初為什麼要砍掉?在野黨列「重要法案」一定會復活?
隨著立法院新會期展開,「7天假的復活」再度成為熱議話題,其中,國民黨已將「恢復7天國定假日」列為重點法案,並獲得民眾黨支持,試圖討回「2017年1例1休修法」時遭刪減的假期。
黃卓霖
2025-03-17 16:51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專欄
科技
李忠謙專欄:誰看得透川普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去年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的第二天,心情低落地錄了一集Podcast。支持賀錦麗(KamalaHarris)的福山跟學生們一起看開票,還準備了一瓶委內瑞拉的蘭姆酒準備慶祝,沒想到川普(DonaldTrump)這次贏得比2016年還要漂亮、徹底,這位日裔美籍的政治思想大家,只能鬱悶地把酒收了起來。
李忠謙
2025-03-11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從加薩到烏克蘭,川普的美國外交為何「墮落」?
上任至今,川普(DonaldTrump)有不少讓人驚訝的對外舉措與發言。
劉燕婷
2025-03-08 07:00
VIP
國際
財經
經濟
大國博弈
行事反覆無常、企業無所適從,誰是川普關稅的最大受害者?康乃爾教授:恐怕是美國自己
要跟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的關稅政策簡直讓人頭暈——4日凌晨決定要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開徵25%的關稅,但宣布不到2天,白宮又在6日表示將在4月2日前暫停對所有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的加拿大、墨西哥商品課徵新關稅。《經濟學人》指出,川普反覆的關稅政策不僅讓美國股市持續動盪,也大幅削弱消費者的信心——「如果說這些政策不會帶來嚴重後果,簡直是荒謬可笑」。
李岱青
2025-03-07 15:11
評論
國際
專欄
顧燕翎觀點:從gender到sex—美國性別政策的轉移
川普總統今年一月二十日再度上任,美國的性別政策立即大轉彎,也同時引發劇烈抗爭。川普在就職演説中重申競選期間的主張:性別只有男女兩種,而且不容改變。當時他是用gender來表示性別,之後在當天所有的行政命令中都立即改成了sex,而且其中有一個是要求所有政府官員只使用sex,不可用gender。
顧燕翎
2025-02-27 07:0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一個時代的完結!黃國昌接任主席後 跟隨柯文哲8年的「最老家臣」離開了民眾黨中央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2025年2月19日正式上任,他於同日宣布黨內人事新布局,包含秘書長周榆修、副祕書長許甫留任,還有主播出身的新任發言人張彤等人,未來政策會執行長將由民眾黨前立委賴香伶擔任,負責連結黨中央及立法院黨團的政策研究。
羅立邦
2025-02-20 08:30
新聞
政治
財經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賴清德政府為何處處為他家設想 劉佩真老公「朱八借」傳奇
近日因弊案倉皇請辭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的劉佩真,之前曾有段時間「堅持不辭」,被攻擊應「知所進退」。金融圈高層評以「府院高層曾經替朱家設想,劉佩真似乎只替自己著想」。
林哲良
2025-02-19 08:5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川普2.0時代下,台美關係會生變嗎?
周三,兩艘美國海軍艦船穿越了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水域,此舉招致中國政府批評,並重新引發了一個一直困擾台灣民主支持者的問題:在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的領導下,美國是否完全致力於台灣的生存?
Austin Ramzy
2025-02-14 15:00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國防預算遭立院凍結,美專家籲川普政府:促台盡快解決,私下溝通更有效
台灣立法院凍結大筆國防預算引國際關注。華府智庫專家華克11日表示,川普政府應鼓勵迅速解決台灣遭凍結的軍費,及聚焦處理美國武器交付落後的情形。華克並提醒,川普政府私下溝通將比公開施壓有效。
中央社
2025-02-12 08:07
新聞
國內
財經
川普慶祝行情成一場空?阮慕驊曝美股原地踏步慘況:費半3個月來白玩一場
美國去年11月5日舉行總統大選後,隔日開盤的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2%,標普500指數則上漲2%,各界看好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股持續上揚。不過,資深媒體人阮慕驊指出,實際上這3個月美股都在原地踏步,費城半導體指數今日開盤更跌破去年11月6日的位置,根本是白玩一場。
許詠晴
2025-02-11 08:50
評論
國際
專欄
葉家興觀點:寡頭政治與宏觀腐敗
「美國正在形成擁有極端財富、權力和影響力的寡頭政治(oligarchy),這實際上威脅着美國民主、基本權利和自由,以及每個人取得成功的公平機會。」「大量虛假信息和誤導性信息正在壓垮美國民眾,這助長了權力的濫用。而技術的集中、科技工業複合體的崛起,可能也將為美國帶來危險。」
葉家興
2025-02-07 06: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