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弊案倉皇請辭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的劉佩真,之前曾有段時間「堅持不辭」,被攻擊應「知所進退」。金融圈高層評以「府院高層曾經替朱家設想,劉佩真似乎只替自己著想」。
去年8月的公股金控與公股行庫高層大換人,1953年生、當時已71歲的劉佩真沒被換掉,據媒體報導,主因是劉佩真的丈夫朱澤民在賴清德政府上台後沒有續任主計長,新政府不想一次把夫妻倆都換掉,給人「正在鬥爭蔡政府舊人」的印象。
為什麼朱澤民、劉佩真能讓賴清德政府處理他們的人事時,有這麼多的顧忌?這篇2017年刊出的《新新聞》報導,解釋了朱澤民對於蔡英文政府的重要性,甚至連賴清德都在行政院長任內,受惠於朱澤民的貢獻。(新新聞編輯部)
「這個政策目前還找不到財源支持,不知道該不該放到政策白皮書裡面?」「找不到財源?那就去找朱澤民啊,他應該會有辦法的!」類似這樣的對話,在蔡英文競選總統活動開跑前,偶爾會出現在蔡英文與政策幕僚及顧問的對話當中。隱隱約約透露出,在蔡英文心中,朱澤民(現任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是財經團隊中最厲害的「找錢高手」。
曾經幫找錢幫到衛福部去
如果不是因為朱澤民的妻子劉佩真(現任中國輸出入銀行總經理)長期於財政部所屬的單位服務,朱澤民或許會入主財政部,而非主計總處。由此也不難看出,2016年總統大選前在蔡英文旗下智庫,同時橫跨醫療及財政兩組的朱澤民,一直被視為一顆「活棋」,只要涉及政府相關單位的收支,朱澤民就可能派得上用場。就算是衛生福利部的長照業務,朱澤民也能在財源部分幫忙想點辦法。
據媒體報導,為避免增加年金改革的複雜性,縱使外界有「政府應帶頭從公務員加薪,改變台灣低薪常態」的聲浪,但林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所編列的2018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於7月底拍板定案時,並未編列軍公教調薪的預算。

話雖如此,在7月軍公教調薪與否的問題吵得沸沸揚揚之時,朱澤民面對媒體提問,其實曾清楚地表達:「調薪與否不會考慮財政有無餘裕或年改,完全是政府政策決定。」言語之中明白表示,朱澤民對於調薪與否並無既定立場,完全是「領旨辦事」。
僅管過4000億,但管2兆仍能勝任
顯而易見,當時朱澤民所接到的指示,並未要求籌編明年軍公教調薪的預算,如今隨著行政院長換成賴清德,高層指示改變,朱澤民也馬上端出納入軍公教加薪的總預算,讓人見識到他「使命必達」的工作態度。
其實因為被貼上「政大財稅幫」、「林全學長」的標籤,朱澤民入閣時還曾經一度被部分綠營人士質疑預算與統計專長不足,而懷疑其是否適合主計長的位置。

持平而論,朱澤民曾經擔任過健保局(現改制為健保署)總經理,掌管過超過4000億元的健保預算,金額雖然與中央政府每年近2兆元的總預算差距不小,但要勝任主計長這個「算得精、守得緊」的「帳房」角色,對朱澤民而言,應該還不至於太難。 (相關報導: 台版華爾街之狼涉案企業大起底 這家企業綠能詐騙成員竟與太陽會有關 | 更多文章 )
事實上,在健保局服務期間,朱澤民除留給人精明與善於投資理財的印象,有些媒體記者還認為他頗幽默、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