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香港獨立 文章列表
#
香港獨立
約 60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安法下的「新香港」:89萬宗舉報湧現,「親中愛國者」當民間抓耙仔
2020年起,前銀行管理層、親中組織「香港政研會」主席鄧德成組織了民間力量,舉報疑似違反《國安法》的一舉一動。
BBC News 中文
2025-05-10 19: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觀點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台版「亞速營」與他們的產地
「社會病了」,這是25日內政部前聲援陸配亞亞記者會,學者、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發言最開頭說的4個字。但他要把這4個字說完,卻極其艱辛。因為外圍滿滿的抗議者,聲嘶力竭地不斷痛罵「共匪」,「你才病了」,甚至集體吶喊著「8964」這串數字。可是他們不知道,或根本不在意,時任《自立晚報》記者的黃德北,正是「8964」在廣場上的親歷者,後來還被關在秦城監獄9天,盡顯台灣抗中民粹去歷史、去脈絡的荒謬。
張鈞凱
2025-03-31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李嘉誠出售巴拿馬港口爭議,中美角力下香港企業的政經困局
李嘉誠家族控制的長江和記3月初宣佈與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擬出售旗下和記港口集團80%的資產。這一交易涉及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及配套物流網絡,這是近年來全球最大的港口出售案之一。
BBC News 中文
2025-03-22 12:59
新聞
國際
《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被迫停擺,中國官媒樂翻天:「謊言工廠」終於關門大吉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取消對美國之音(VOA)和自由亞洲電台(RFA)等媒體的資助,導致上千名新聞工作者被迫停職、面臨裁員危機。川普此舉招來獨裁政權的幸災樂禍,中國官媒稱「謊言工廠」終於關門大吉、大快人心;另一方面,國際資深記者與人權運動家深表遺憾,因為中共最痛恨的,正是川普關閉的這些自由派媒體。
吳辰君
2025-03-19 10:21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川普貿易戰2.0:BBC解讀「全面關稅」對中港台有何影響,川普到底想幹嘛?
上任一個月,川普揮舞關稅大棒,一出手便橫掃一片,從鄰居、盟友到對手,無一例外,被大棒威脅或者傷害。
BBC News 中文
2025-02-20 12:39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從中國五四運動到香港雨傘運動,香港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座城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對民主的強烈訴求在70年後於北京再次燃起。1989年的「八九民運」,中國人民再次強烈要求民主。這種民主的聲音到25年後,由香港的「雨傘運動」接棒。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雨傘運動中舉行以電子投票選取普選方案,主辦方稱有79.8萬人參與,整座城都被捲入其中。陳健民教授指出香港民主的追求,與中國民主化脫離不了關係。
羅燕媚
2024-12-28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否認利用《蘋果日報》鼓吹港獨!黎智英首度出庭自辯:這種說法是陰謀
現年76歲的黎智英週三(11月20日)現身香港高等法院,針對「串謀出版煽動性出版物」罪名以及2項串謀外國勾結罪名作證;後者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德國之聲
2024-11-20 14:35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從韓豫平到臧幼俠─看國民黨的冷漠與民進黨的算計
昨日拜讀黃智賢在中時投書-《被國民黨遺忘的臧幼俠》後,百感交集,因為這個標題太觸動人心。這篇是繼高安國將軍臉書後第二位替臧主委發聲的文章。持平而論,民進黨以「意識形態」恫嚇老將其心固然可誅,但國民黨的冷漠做壁上觀,才令人心寒徹骨,尤其以朱立倫主席與李秀彥發言人為最。今就算裝模作樣,朱理當親自約見慰勉一番才是,結果僅換來發言人冰冷的1分40秒,一句「臧已不具黨職身分…」,撇的令人心寒至極。
廖念漢
2024-10-21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第一發催淚彈之後:三個香港人的「後傘運人生」
2014年9月28日,香港爆發雨傘運動,歷時共79日。香港人佔領金鐘、中環、銅鑼灣及旺角等地區,爭取香港特首選舉落實「真普選」。是日傍晚5時58分,警方向民主運動投發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的第一發催淚彈。
德國之聲
2024-10-17 17:18
地方新聞
新北
「追聲音樂祭」10/19-20於新北市美術館園區盛大發「聲」!
「追聲音樂祭SonicWanderingMusicFestival」即將於10月19日至20日連續兩天在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盛大舉行!活動以「聲音為媒,探索城市脈動」為主軸,結合國內外獨立音樂與實驗音像創作者,打造一場以「音樂、聲響、影像」為核心的大型現場演出,同時集結在地風格品牌和全臺嚴選美食與職人手作品牌共襄盛舉,帶來一場全感官體驗盛會。
李梅瑛
2024-10-08 19: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柳泳夏專文:原香港正在消亡,新香港正在誕生
2022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25週年紀念儀式上,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表示:「一國兩制是世界公認的成功,沒有理由改變。」一國兩制真的成功了嗎?中國有遵守約定嗎?或許現在不是一國兩制,而是一國一制,因為在香港,曾是身分認同最重要的部分──自由──已經消失。
柳泳夏
2024-09-23 07:10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香港新聞自由就此永別?《立場新聞》前總編輯被判「煽動罪成立」 最高恐被關2年
香港法院今(29)日裁定已停運的《立場新聞》註冊母公司、前總編輯鍾沛權和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名成立,2人面臨最高2年監禁。資深媒體人劉銳紹表示,相關裁決將會對新聞界及出版界產生寒蟬效應,削弱新聞自由。
中央社
2024-08-29 17:48
新聞
兩岸
藝文
香港嚴防六四集會 行動藝術家手勢比劃「神秘數字」沉默悼念遭捕
今年6月4日,為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通過後首個「六四」紀念日。據香港獨立媒體報導,過往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前,都有藝術家前往銅鑼灣東角道以行為藝術悼念,但今年僅有三木(本名陳式森)現身。
德國之聲
2024-06-04 13:53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華人世界公開悼念六四的最後陣地,會是台灣嗎?
香港十幾萬人在維園公開悼念「六四」的盛大場面如今不再,近兩年更被「家鄉市集嘉年華」取而代之。在距離中國8000多公里的英國土地上,海外港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紀念「六四」,希望藉由公民社會倡議與藝文表演的力量,傳承「六四」的真相與精神。
德國之聲
2024-06-03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基本法「23條」的前世今生:民意與港府角力的五個關鍵時間點
2024年3月23日,香港刊憲實施俗稱「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BBC News 中文
2024-04-01 14:58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余杰專欄:以藝術反抗中國的國家恐怖主義—黃國才
黃國才:享譽國際的香港視覺、裝置與行動藝術家。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士、英國卻爾西大學雕塑碩士、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藝術公民」及「街頭設計聯盟」創會成員。曾任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及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多年在紀念「六四」週年活動、「七一」遊行及反送中集會上創作諷刺時弊的視覺及行為藝術,受到官媒點名批判和恐嚇。二○二一年七月底,移居台灣,將抗爭藝術帶到台灣,繼續為香港、台灣及自由價值發聲。
余杰
2024-02-26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淺碟的臺灣
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清顧炎武
余風雨
2024-02-09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前學運領袖鍾翰林到英國尋求庇護 香港譴責外逃、將發通緝令
香港前學生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近日從香港輾轉抵達英國尋求政治庇護;香港懲教署29日譴責鍾翰林外逃,指執法部門將會依法通緝他。
中央社
2023-12-29 21:00
評論
政治
專欄
張讚國觀點:三害相權─民族與民主的對決
台灣2024年總統選舉的弔詭是,選民透過民主方式,一人一票,進行一場民族與民主的對決,從而安排未來四年台灣人民日常生活環境和經驗。不管誰贏得大選,三個主要政黨都具有顚覆台灣現有地位的潛在風險。三害相權,已非取其輕可以一筆帶過。
張讚國
2023-12-26 06:4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哈佛等大學校長辭職爭議,社會最憤怒的是她們的雙重標準
以哈戰爭引發美國社會輿論撕裂,大學中出現大量的親巴師生大規模示威遊行,高呼口號,出現不少「反猶言論」,引發爭議和批評。三所菁英私校,哈佛大學、麻省理工、賓州大學的爭議最大。輿論質疑和譴責,各菁英大學校長的對反猶言論「不作為」,放任反猶言論,未有盡責保護猶太學生和抗擊反猶主義。一些校董公開反對校長的放任做法,開始出現要大學校長辭職的呼聲,一些大筆資金的捐款人也宣布重新考慮捐款。
黎蝸藤
2023-12-25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