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貿易戰2.0:BBC解讀「全面關稅」對中港台有何影響,川普到底想幹嘛?

2025年1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東廳簽署Laken Riley法案。(美聯社)

上任一個月,川普揮舞關稅大棒,一出手便橫掃一片,從鄰居、盟友到對手,無一例外,被大棒威脅或者傷害。

然而,這場關稅大戲的第一幕,無論涉及的國家、反轉的次數,都讓人眼花繚亂。

為了讓讀者更清晰地瞭解事件的原委和影響,BBC中文梳理經常被討論的五個迷思進行分析和解讀,以饗讀者。

美國對加、墨徵收關稅真的高於中國?

川普上任後第一波關稅,讓輿論瞠目結舌——為什麼川普對中國徵10%關稅,卻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25%關稅。

後兩者不僅是美國的鄰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其中加拿大還被認為與美國有特殊關係,兩國間有世界上最長的無防禦邊界,在各種國際事務中長期扮演彼此堅定的盟友。

中文互聯網上,則有不少歡呼雀躍之聲,問答網站「知乎」上「川普第二任期為什麼要急於同中國搞好關係」的帖子衝上熱門。

加拿大原副總理兼財長、已宣佈將競選總理的弗里蘭稱其為「對美國最親密的朋友、你的盟友、你的鄰居、你在全世界最好的夥伴的背叛。」

但實際上的最終效果卻大相徑庭,對於加拿大、墨西哥,僅僅在宣佈加徵關稅的三天後,川普宣佈暫緩一個月對加、墨徵收上述關稅。《經濟學人》稱其為「史上最愚蠢和短命的貿易戰」。

對中國加徵的10%則如期徵收,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測算,川普第一任期後,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維持在19.3%。而長期以來,美國對加拿大產品的平均關稅幾乎為零,對墨西哥產品也僅為0.3%。

換言之,如果此輪川普的關稅威脅成功實施,那麼對加拿大的平均關稅將從0上漲到20.5%(因部分產品徵較低關稅);墨西哥從0.3%上漲到25%;中國則從19.3%上漲到29.3%。但實際上,目前只有對中國的加徵關稅措施真正兌現。

鋼鋁關稅對出口大國中國真的沒影響?

不到一周,川普宣佈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

這就涉及到關於貿易戰的第二個迷思:鋼鋁關稅難道不是針對產鋼大國中國嗎?

如果翻開賬本,最受傷的還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佔美進口鋼鐵總量的22%和12%,而且都是主要供鋁國;再加上一個巴西,佔比在二者之間。

於是,弗里蘭又痛斥「25%的鋼鋁關稅如同對準北美自貿夥伴的匕首」。

而作為全球最大鋼鋁生產國的中國似乎受傷不大,經過川普第一任期的貿易戰,中國輸美鋼鋁已經被壓縮到微不足道的地步。

過去7年,中美圍繞鋼鋁貿易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

2018年3月,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加徵25%和10%的全球性關稅,之後對墨西哥、加拿大、越南、英國和歐盟進行豁免。後又對中國加徵了反補貼稅。

中國鋼鋁此後借道越南和墨西哥進入美國——2019年,越南對美鋼鐵出口量成長37%,成為美國第三大鋼鐵進口來源;2023年,墨西哥成為中國鋁材最大出口目的地,而墨西哥對美鋼鐵出口中一度約30%源自中國。 (相關報導: 川普上任滿月成績單出爐 超越近代歷任總統的執行力選民怎麼看 更多文章

拜登時代試圖封堵這種行為,2024年7月美國嚴格要求,從墨西哥鋼鐵進口必須是在北美熔鑄的。實施首月,墨西哥鋼鐵對美出口量下降18%,其中中國轉口份額縮減至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