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醫護人員 文章列表
#
醫護人員
約 4,73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經濟
紐西蘭正在「被掏空」!經濟困境+生活壓力,引爆史上最大「出走潮」:各年齡層都奔向澳洲淘金
哈莉特・貝克(HarrietBaker)曾發誓要終老紐西蘭丹尼丁市(Dunedin),如今卻帶著丈夫、孩子和狗狗搬往澳洲,因為紐西蘭的生活成本高漲、薪資停滯,讓她感覺生活「根本在原地踏步」。《衛報》9日指出,貝克一家只是紐西蘭人口出走潮中的縮影,隨著數萬名國民因經濟壓力選擇離開,社會學家警告,許多小鎮正加速凋零、勞動力正被掏空,這場前所未見的人口流失,正在威脅紐西蘭的未來。
李岱青
2025-05-12 17:50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立委提安樂死 邱泰源:安寧緩和做好,可將安樂死爭議性減到最低
我國是否應立法開放「安樂死」爭議已久,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今(8)日在立法院表達立場,他強調安樂死在各國都是倫理爭議的問題,但在談安樂死是否應合法化之前,首先應關心安寧緩和醫療有沒有把病人照顧好,如果有,病人可能就會珍惜每一天的日子,也就可以將安樂死的爭議性減到最低。
黃天如
2025-05-08 12:22
風生活
即時
台灣1產業真的沒人了…政府宣布「投入275億改善環境」補助、薪資都有望了!
總統賴清德昨(7)日下午透過錄影方式出席「114年國際護師節聯合慶祝大會」,向全國護理人員表達敬意與感謝,同時表示將投入275億元解決醫護人力不足的問題。
林瑩真
2025-05-08 11:34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男性罹患子宮肌瘤」中國論文笑掉人大牙!國家級期刊太丟臉…裁掉編輯抵罪
中國山東一名護士寫出「男性罹患子宮肌瘤」的烏龍論文後,外界陸續發現更多篇研究婦科疾病的中國醫學論文中,也出現了男性病例。發表部分這類論文的國家級期刊「中國醫藥指南」6日公開致歉,並宣布解雇審核這些烏龍論文的編輯。
中央社
2025-05-07 11:42
品味生活
直覺公司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獲臺灣食藥署上市許可
全球微創醫療領導者及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先驅Intuitive直覺公司(那斯達克:ISRG)近日宣布,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daVinciSPsurgicalsystem)已獲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上市許可。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的特點是能透過單一微小切口,使器械深入狹窄的部位,執行精準手術。此次獲得臺灣食藥署許可,證明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在創新醫療科技領域的價值。
唐可欣
2025-05-06 09:49
風生活
即時
剴剴案關鍵!「這批醫護」第一時間保全證據 台大法醫所長:幸好沒被保母騙
台北地方法院國民法官法庭近日審理1歲男童剴剴疑遭保母虐待致死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對此,台大醫學院法醫所所長翁德怡指出,萬芳醫院急診醫護人員在案發初期即展現高度警覺,未被保母所說「剴剴是嗆奶」的說法誤導,及時通報重大兒虐事件,並詳細紀錄傷勢,為後續調查提供關鍵證據。
王宇薇
2025-05-02 14:42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昭姿觀點:說真話的人不該被懲罰
中國附醫醫師日前投書《TheLancet》,指出台灣健保體系在疫情衝擊下的困境,雖然其中確有部分數據引用錯誤,卻不致構成學術不端。然而該文引發衛福部與院方激烈反應,甚至啟動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令人不禁擔憂:台灣的醫療體系,還容得下誠實的制度反思嗎?
陳昭姿
2025-05-02 06:30
新聞
國內
財經
AI
醫療健康
離家的龍巖太子 以結合健保大數據AI生成拚10年後上市
十年磨一劍,李俊毅在還是一個大三學生時創立了「LydiaAI」,到今年正好滿10年。10年前就以AI生成模式創業?沒錯,李俊毅確實稱得上是這個圈子的先趨之一。但回想當初他只花了1、200美金在加拿大註冊創立了一家公司,到現在LydiaAI在台灣、加拿大各有一處總部,在韓國、東京、菲律賓各有一處辦事處;且不但在保險業闖出名號,也曾與台大、國泰兩家醫院合作使用健保大數據進行專題研究……,LydiaAI已今非昔比,未來10年內非常有可能上市。
黃天如
2025-05-01 08:1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中年男逞強跑馬拉松跑到鬼門關前 台大醫復甦科學中心助奇蹟站回賽道
40多歲宋先生熱愛跑馬拉松,1年多前,儘管他已自覺有點類似感冒的不適症狀,仍堅持參加台北馬拉松,沒想到跑到一半就感到喉頭一緊,但他仍不願放棄,竟然吞了兩顆隨身攜帶的止痛藥就繼續往前衝,結果跑到景福門附近便不支倒地,當場失去呼吸心跳。所幸救護車將他急送台大醫院,經過台大「復甦科學中心」全方位照護,宋先生奇蹟般康復出院,如今已重新站上馬拉松的賽道。
黃天如
2025-04-28 18:35
風生活
即時
「婚內性侵11年」她被迫生6孩!最扯1天3次、臨盆前夕也要…親友全當「甜蜜愛情」沒人救
日本一名人妻在婚內長期遭受性暴力與控制,11年間連生6名子女,最終在37歲那年鼓起勇氣脫離惡夢般的婚姻,獨自扶養孩子,事件揭示日本女性在避孕與生育自主權上的困境,引發社會關注。
林瑩真
2025-04-28 17:13
新聞
政治
台灣醫療亂象登國際期刊!小腦袋事件被點名 醫:林靜儀惡行全世界都看見
今年年初,全台醫療院所面臨量能吃緊,急診與加護病房人滿為患,醫護人力掀起出走潮,此現象近期登上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報導內容提到一位政府官員在社群媒體上,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發表輕蔑且帶有嘲諷的回應,進一步激起了民憤。
李孟恩
2025-04-26 15:00
風生活
即時
台灣急診大崩潰!病患「來不及住進加護病房就身亡」…專家揭醫療亂象「登上國際期刊」
全球最悠久及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的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今(26)日刊出一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李景行、許漱白投書的文章,揭露台灣自今(2025)年初因流感、諾羅病毒爆發引發醫療危機,導致急診壅塞、人力短缺,再加上護理人員過勞離職潮加劇、加護病房關閉,醫療體系面臨骨牌效應。文章曝光後頓時引起海內外醫界關注,更被諷為另類的「讓世界看見台灣」。
古靜兒
2025-04-26 14:4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商業
證券投資
理財
曾是「生技股王」的浩鼎股價跳空跌停創新低!乳癌新藥開發喊卡,下一步怎麼走?
曾是「生技股王」的新藥公司浩鼎(4174)旗下三陰性乳癌新藥三期臨床試驗喊卡,引爆市場失望性賣壓,今日股價開盤跳空跌停持續破底,下跌4.65元鎖死在42.2元。
林彥呈
2025-04-24 11:07
地方新聞
苗栗
苗栗首間「醫護職涯體驗中心」 勞動部搭建青年職涯新平台 促進青年就業
為推動青年職涯探索與醫護人才培育,勞動部今(23)日攜手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辦理「校園徵才博覽會暨賈桃樂分館啟用活動」,活動吸引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及超過千名學生到場參加,場面氣氛熱鬧,勞動部長洪申翰、苗栗縣長鍾東錦、仁德醫專黃柏翔校長、苗栗縣總工會麥志宏理事長、苗栗縣產業總工會吳炳禎理事長及苗栗縣職業總工會彭秀敏理事長等均到場出席見證苗栗成立首間「醫護職涯體驗中心」。
陳逸群
2025-04-23 18:53
地方新聞
台北
既有加熱菸捐不收反欲增紙菸捐 立委:政府亂徵稅終將轉嫁到人民
菸害防制法已經明訂加熱菸可依法上市,背後還隱含了一年百億的菸捐可挹注健康公共政策,但卡關兩年流失兩百億元加熱菸捐不說,現在還傳出政府要先調漲既有的紙菸捐,日前不但有吸菸族上街頭抗議,今(21)日資深媒體人樊啟明在邀請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在「新聞海景第一排」節目中討論到此一議題,葛如鈞認為政府坐視既有稅捐不收卻去亂徵稅,不管是菸捐還是未來以要開徵的碳稅,最後都將轉嫁到人民的身上,也會引爆極大的民怨海嘯。
何長澤
2025-04-21 19:35
品味生活
沙發族的肌刻應援! 桂格乳清蛋白葡萄糖胺高鈣奶粉 新上市
你是久坐的沙發馬鈴薯嗎?當心行動力不用則退。根據國健署調查,40歲後,肌肉穩固需求平均每年上升8%、58歲以上,每5人就有1人行動卡關。無論是成天坐著上班或追劇,若缺乏足夠的營養補充與運動,都是時候重視行動力保健了。
唐可欣
2025-04-21 15:42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新知
世界
他1習慣養出「世界最大人體寄生蟲」!30公分血紅巨蟲在尿袋中蠕動…
印度一名35歲男子因發燒和無法排尿就醫,卻意外從導尿袋中發現一條血紅色活蟲,經檢查為罕見寄生蟲「巨腎蟲」,醫師研判,他長年食用生魚可能為感染源,還好及早發現,否則恐釀腎臟壞死,甚至必須切除整顆腎臟。
凌婧綸
2025-04-20 14:11
風生活
AI
職場
商業
科技
新知
哪些工作未來會被AI取代?比爾蓋茲點名「2職業不再是鐵飯碗」,高薪行業也逃不過
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越來越快速,很多人都會怕自己的行業被取代,正當大家認為老師、醫生是絕對不會被取代的職業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Gates)日前提出全球長期面臨的醫師與教師短缺狀況,未來可望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解決。
黃慈語
2025-04-20 11:20
風生活
科技
理財
AI
職場
不被AI取代的工作有哪些?16個最安全工作公開!擔心失業一定要知道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人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自動化取代。然而,有些職位卻相對安全,能夠抵擋AI的威脅。外媒《Forbes》整理出15個不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這些職位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依賴人類的創造力、情感理解和決策能力。從設計與開發AI系統的工程師,到與AI協作的醫護人員、教師及藝術創作者,這些工作需要持續的學習與調整。即便未來AI會改變工作方式,這些職位的專業人才依然能透過結合AI工具,專注於更具創造性和決策性的工作,了解這些職位能幫助你為未來職場做好準備。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0 09:30
風生活
科技
即時
比爾蓋茲也嚇到了!AI這項潛力將取代「高知識職缺」:這群人被迫提早退休了
長年困擾全球的醫師與教師短缺問題,或許將在AI技術的推動下出現轉機!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近日在Podcast節目中直言,AI將在醫療與教育兩大領域發揮「救援作用」,重新改寫人力資源配置的未來版圖。
張啟敏
2025-04-17 16: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