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全台醫療院所面臨量能吃緊,急診與加護病房人滿為患,醫護人力掀起出走潮,此現象近期登上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報導內容提到一位政府官員在社群媒體上,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發表輕蔑且帶有嘲諷的回應,進一步激起了民憤。
臉書粉專「生醫不科科:研究×生活」今日發文表示,難得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出現台灣在標題中,文章講台灣的醫療困境,部分內容如下:2025年初,台灣的醫療體系因流感與諾羅病毒同時爆發,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急診部門出現嚴重超載,加上病房床位短缺,使情況雪上加霜,與此同時,一位政府官員在社群媒體,對疲憊不堪的急診醫師發表輕蔑且帶有嘲諷的回應,進一步激起了民憤,該粉專提到「應該是指小腦袋事件」。
《刺胳針》文章指出,台灣醫學中心急診室的護病比高達1比15,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的3倍,台灣每萬人僅有62位護理人員,遠低於英國(87位)、美國(120位)與日本(121位),因此78%的護理人員被迫加班工作。護理師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因過重的工作負荷與不成比例的薪資待遇,出現高耗損率,導致每年約12%的醫療人力流失。
時常批判時事的醫師蘇一峰也在臉書轉發此文表示,醫學第一名的期刊《刺胳針》發表討論台灣健保下醫療崩壞,急診壅塞,一名台灣衛福部官員網路上嘲笑第一線辛苦的急診醫師,造成民怨四起。蘇一峰感嘆,「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惡行被炎上世界第一的期刊,執政無能醫護無奈,醫療崩壞因官員顢頇霸道,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