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安樂死 邱泰源:安寧緩和做好,可將安樂死爭議性減到最低

衛福部長邱泰源8日於衛環委員會備詢。(顏麟宇攝)

我國是否應立法開放「安樂死」爭議已久,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今(8)日在立法院表達立場,他強調安樂死在各國都是倫理爭議的問題,但在談安樂死是否應合法化之前,首先應關心安寧緩和醫療有沒有把病人照顧好,如果有,病人可能就會珍惜每一天的日子,也就可以將安樂死的爭議性減到最低。

邱泰源上午赴立院進行長照、萊豬等專案報並備質詢,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達他對立委提出安樂死立法的立場。邱泰源表示,安樂死的議題在世界各國都是倫理爭議的問題,在國內大家也都關心尊嚴善終,最重要的是要讓病人在末期的時候有自我的選擇,所以政府推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在病人意識清楚可以表達自我意願的時候,在醫護人員的見證之下,讓家人清楚瞭解病人的選擇及意願。

邱泰源說,當病人病情真的來到末期時,有沒有好好解決他身心靈的痛苦,就要靠安寧緩醫療的落實。他說,台灣的安寧緩和醫療推動40年以來,目前的評比水準已是亞洲第1、世界第3;只要我們能落實安寧緩和醫療,把病人照顧好,他可能就會珍惜每一天的日子,也就能把安樂死的爭議降到最低。 (相關報導: 健保擴大給付骨質疏鬆藥品 還沒骨折就可用藥 13萬人受惠 更多文章

邱泰源強調,世界各國也一直宣稱,當一個社會在關心安樂死議題,應先注意並檢視安寧緩和醫療有沒有把末期病人照顧好,如果照顧的好,不是安樂死的議題不存在,而是它就不會成為社會事件,而只是個案事件。因此,要討論安樂死議題之前,回頭檢視並加強安寧緩和醫療,應該是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