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軍事改革 文章列表
#
軍事改革
約 17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我在博物館遇見商鞅,嘆他讓秦國富強卻死得淒涼!
談到秦始皇的功業必定要提他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後,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對後世貢獻厥偉。然統一度量衡的鼻祖,得追溯比秦始皇早100多年、戰國時期秦孝公的大良造「商鞅」。日前去上海博物館看展,仔細研究了國寶級文物「商鞅方升」,以202.15CC(立方公分)為一升,是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時所監製的標準量器。於是我腦海自然浮現他讓秦國走向富強之路,死後屍身卻被處以車裂示眾、相當悽慘,令人不勝唏噓!
陳羋妡
2025-04-12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許毓仁觀點:從危機到戰略─台灣面對川普32%關稅的挑戰與對策
2024年4月3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重新課徵高額關稅,以貿易逆差為依據,對台灣課徵32%關稅,令台灣政府與產業界措手不及。根據《彭博》經濟學家的預估,若該關稅全面實施,台灣對美出口將大幅萎縮63%,GDP恐縮減3.8%,對台灣的經濟實力、國防安全及全球地位構成重大衝擊。
許毓仁
2025-04-09 06:40
新聞
政治
兩岸
軍事
北京觀察》陸國防部回應軍費增長與涉台議題 吳謙強硬反擊台獨挑釁
大陸國防部發言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吳謙9日回應有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陸軍費的增長和涉台議題。
田暢
2025-03-10 14:44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準國防次長柯伯吉:台灣應提高軍費支出至GDP 10%才夠
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提名的國防部政策次長人選人柯伯吉(ElbridgeColby),5日出席參議院聽證會時提到,他不只質疑台灣的國防支出太低,還同意總統觀點,希望台灣大幅提高國防支出,至少接近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水準,遠遠高於目前的2.45%,藉此才能強化自身防禦能力。
李靖棠
2025-03-05 16:25
風生活
即時
台灣又當「軍購提款機」?彭博揭美國催促擴大軍售!這官員竟爆:歐洲不賣我們
據《彭博社》最新報導,台灣正在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安全合作,並計畫進一步擴大向美國採購武器!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台灣希望與美國建立更深的安全關係,雖然雙方沒有正式的軍事同盟,但可透過非正式管道加強合作。
周育信
2025-03-05 14:4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中海軍實力落差超20年?俄羅斯報告:共軍2049年追上美軍水準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近日發表一份名為《中國-2049:未來分析》的報告,引發外界對中美海軍實力差距的討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該份報告報導,中國海軍雖然近年在裝備與技術領域取得顯著進步,但在整體實力上,與美國海軍的差距仍高達20年以上。報告預測,最早要到2049年,中國海軍才可能與美國海軍達到相同水平。
兩岸中心
2025-01-20 14: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林挺生觀點:克勞塞維茲的煩惱─戰爭與個人和國家的命運
如果少年維特能有這麼多煩惱,克勞塞維茲也會被煩惱所困。
林挺生
2024-11-28 07: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半導體不可能離開台灣」 AIT處長谷立言掛保證:生態系無法被取代
針對「半導體去台化」的議題,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受訪說,台灣擁有人才、供應鏈等優勢,生態系無法被取代、複製,且台美有很好互補關係,因此台灣不必擔心,因為半導體不可能離開台灣。
中央社
2024-10-27 16:39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史迪威事件80周年─重審影響中美關係走向的蔣史關係
80年前的10月19日,發生了影響中美關係走向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身為駐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的史迪威(JosephW.Stilwell)將軍,正式為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D.Roosevelt)召回美國,史稱「史迪威事件」(StilwellIncident)。從中華民國政府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場巨大的外交勝利,因為蔣中正頂住了美國老大哥的壓力,沒有將國軍指揮權交給史迪威。
許劍虹
2024-10-20 07:20
新聞
政治
赴捷克出席「公元兩千論壇」 蔡英文演講提中國軍演:台灣站在威脅最前線
前總統蔡英文今(14)日出席捷克第28屆公元兩千論壇,以「證明民主的決心與韌性」(ProvingDemocracy'sResolveandResilience)為題發表演說。蔡英文表示,「透過團結、共同努力,並堅持我們對民主價值的信念,我們定將永遠獲勝。」
黃信維
2024-10-14 21:25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梅復興專欄:顧立雄的挑戰與契機─爭取資源充實國防缺口
國防部長顧立雄就任已約4個月,各界對於文人主持國防其實頗有寄望。國防部是滿布著挑戰的,但顧部長顯然很明白社會的期許,故上臺後就宣布了一系列普遍頗受到輿論與國軍基層好評的變革。這些包括了取消傳統刺槍術;廢除官兵休假每天回報;官士兵出國可自由行;取消軍校校慶踢正步;正、副主官留值規定恢復常態;安全查核以接觸機密等級管制而非以階級;作戰與戰術層級權責回歸參謀總長、落實分工與授權等。
梅復興
2024-09-19 06:50
新聞
政治
赴華府GTI發表演說 林右昌:台灣是印太安全與經濟不可或缺的角色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於(華盛頓特區時間)3日中午赴華府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發表演說,並與華府官員及智庫學者進行閉門座談,代表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說明台美關係推動重點,並傳達總統賴清德執政百日的台灣重大政策。林右昌明日也將拜會華府為台發聲不遺餘力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總部。
黃信維
2024-09-04 12:39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日本自衛隊成軍70周年
今年7月1日,是日本自衛隊成軍的第70個年頭。當然今天的自衛隊經過70年突飛猛進的發展,與70年前剛成立時的情況已經是完全的天壤之別,尤其日本國會在今年5月通過設置統合作戰司令部的《防衛省設置法》,將使陸上、海上以及航空自衛隊徹底擺脫過去各自為政的局面,在強化三軍聯合作戰的同時確保指揮權更加扁平化。
許劍虹
2024-08-18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若重返白宮,美中會繼續鬥嗎? 學者:將維持戰略競爭格局,川普甚至會「走向戰略勝利」
美國大選正熱,學者盧政鋒認為,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勝選,美中戰略競爭的發展格局仍將延續,北京若再次測試華府防衛台海的決心與底線,美國與中國的戰略競爭可能走出拜登政府的管控競爭、建立護欄,走向贏得戰略勝利的方向。
中央社
2024-08-02 17:24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學人》解析中共三中全會:專注於經濟「供給側」,未能充分恢復「需求側」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有205位中央委員在北京的京西賓館,仔細討論並通過一份《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許多分析師認為,另一個重新思考的時機已經到了。自2012年以來一直掌握權力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承諾給予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此後,他失去了對私營企業的信心。經濟也難以擺脫數十年的房地產和基礎建設的投資。
兩岸中心
2024-07-27 08: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留下救國團,彰顯轉型正義的理念
隨著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國民黨近期也表示,下一個修法目標就是《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也就是黨產條例。黨產會從成立之初就頗受爭議,除該法條文有明顯違憲之處,條例內容所定義之相關主體及罰則過於寬泛,很難不讓人聯想其背後是否有深一層的政治動機和目的。
黎昕
2024-06-26 05: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蔡英文:台灣的「鐵娘子」總統改寫應對中國之道
眾所周知,台灣這位身形不高、說話溫和的總統不甚喜愛接受媒體採訪。不過,在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將職位交給接班人賴清德之前,我們經過幾個月安靜的協商,終於來到她台北的官邸,坐在她的餐桌前了。
BBC News 中文
2024-05-20 10:13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BBC專訪蔡英文:她是台灣難能可貴的捍衛者,讓台灣擁有中共欠缺的軟實力!
就在賴清德520就職前夕,英國廣播公司(BBC)對現任總統蔡英文進行了專訪。BBC特別強調「眾所周知,這位身材矮小、說話輕聲細語的台灣總統不喜歡接受採訪」,但BBC駐台北記者傅東飛(RupertWingfield-Hayes)花了好幾個月交涉,最終敲到了兩個人坐下來長談的難得機會。BBC的這則專訪是這麼下標的:堅定的台灣領導人改寫了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
國際中心
2024-05-19 11:48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從烏俄戰爭看到太空重要性 解放軍重組打造聯合作戰能力
中國4月撤銷戰略支援部隊,新設航天、網絡、信息3個獨立兵種,均由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關注太空政策的美國學者格斯瓦米撰文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2年就籌劃推動軍事改革,想把解放軍轉為像美國的聯合作戰架構,且中國從烏俄戰爭學到太空對戰爭影響的重要。
簡恒宇
2024-05-04 19:00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青年高失業率卻照樣挺莫迪!《經濟學人》深入剖析印度年輕選民真實心態
印度度國會下議院大選日前開跑,尋求第3個任期的現任總理莫迪也有望成功連任。莫迪經常吹噓其統治下的印度經濟成長故事,但印度的失業危機在年輕人及受過教育的人之中尤其嚴重,近83%的失業者是年輕人。然而,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即使印度年輕選民感到幻滅,擔心自己的未來,但依然支持莫迪及其領導的印度人民黨。
廖綉玉
2024-05-03 20:0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