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諾貝爾經濟學獎 文章列表
#
諾貝爾經濟學獎
約 50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家族靠加密貨幣暴富,美參院拒立法背書 諾貝爾經濟學家怒斥「應立即彈劾」
美國總統川普家族資產透過加密貨幣暴增近30億美元消息遭踢爆後,共和黨推動的「GENIUSAct」(美國穩定幣創新法案)在參議院闖關失敗。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痛批,這讓美國錯失領導機會。不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則嚴厲批判:「如果我們(美國)是嚴肅的國家,川普這種加密貨幣腐敗行徑,早該讓他立刻被彈劾、撤職。」
王秋燕
2025-05-12 13:29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下班經濟學
美債不再抗跌?不用怕被割韭菜!專家提避險新選擇,台灣「這2檔股票」都入榜
投資市場每幾年就會出現一些黑天鵝,傳統的避險工具也不一定管用,面對川普還有三年多的任期,投資想維持穩定獲利絕對不是簡單的事,這次我們就來談談避險配置的議題,讓你的財富不會一夕歸零。
玩股網
2025-05-12 10:0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武之璋觀點:誰能說台灣的經濟成就與國民黨無關?
抗戰時期有位黨國元老蔣作賓先生過世,因為身後蕭條,夫人面臨生活問題,兒子在英國讀書,學費也無以為繼。時任國民政府上將軍法總監的湖北革命元老何成濬先生特上書蔣中正,要求協助。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安排她到婦聯會工作。同時蔣介石提撥專款協助在英國讀書的兒子完成學業。蔣作賓在英國唸書的兒子就是日後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蔣碩傑先生。
武之璋
2025-05-11 07:10
VIP
評論
國際
科技
名家專欄
AI
專欄
李忠謙專欄:AI科技是自由民主的幫手,還是專制政權的幫兇?
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了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中研院經濟所所長張俊仁、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常青的最新研究論文〈為什麼人工智慧會阻礙民主化?〉(WhydoesAIhinderdemocratization?)。三位經濟學家透過實證研究,指出人工智慧與資通訊的創新,過去10年其實阻礙了許多國家的民主發展,讓威權體制與脆弱民主國家的統治者能更操控公民社會,導致民主受到侵蝕。
李忠謙
2025-05-06 06:20
新聞
國際
「反民主的第一步,就是攻擊媒體跟大學!」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痛批川普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Stiglitz)日前接受《Intercept》專訪,對川普政府對民主、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攻擊提出嚴厲批評,並譴責哥倫比亞大學在面對聯邦資金壓力時的妥協行為。
國際中心
2025-05-05 17:31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川普亂政逼走資金 克魯曼:美國陷入「突然停止危機」,全世界將為代價埋單
當川普的政策像雲霄飛車般瘋狂轉彎,全球資本市場終於受不了這場亂象秀,選擇集體撤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最新專欄評論直言,美國正陷入一場「突然停止危機」(sudden-stopcrisis),這是當國際投資人徹底失去信心、資本流入瞬間斷裂時的經濟災難。他直白指出:「市場幾乎全面撤退,投資人還沒意識到事情有多糟。」
王秋燕
2025-04-24 09:26
評論
國際
財經
歷史
專欄
公孫策專欄:川普打的是八國聯軍,還是淝水之戰?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上星期說的兩句話,聽了如醍醐灌頂:國際貿易不是關於「你可以賣什麼」,而是關於「你能買什麼」。
公孫策
2025-04-22 07:10
財經
產業觀點
經濟
理財
下班經濟學
央行幫川普上了一課:美國貿易逆差到底是誰的錯?光靠關稅、匯率有辦法改善?
美國總統川普對於貿易逆差念茲在茲,不僅屢屢針對中國,甚至不惜與盟友撕破臉,也要祭出高額的對等關稅,但此舉恐怕還是劃錯重點,根本無助於達成他的理想目標。中央銀行今(18)日特地發布專文〈經常帳餘額與匯率之相關性〉,詳盡解析川普政策的癥結與盲點。
林彥呈
2025-04-18 17:44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諾貝爾經濟學家怒了! 克魯曼:中國帶槍來打關稅戰,美國只帶了一把刀
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關稅大戰中,中國祭出稀土限令,掐住美國軍工業通點,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歐盟代表坦言無法理解美國到底想要什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發文痛批:「中國知道自己要什麼,美國卻連自己在幹嘛都不知道。川普政府對貿易一無所知,錯把出口當成目標,卻忽略真正的利益來自進口。」
王秋燕
2025-04-17 09: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強盜邏輯」拋下關稅核彈 經濟學家預言全球貿易體系「如此下場」
川普(DonaldTrump)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儘管目前暫緩實施90天,但對中國加徵稅率高達125%,全球局勢仍籠罩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長期關注跨國公司海外投資和國際貿易的經濟學家邢予青認為,川普拋下這枚關稅核彈,依據的是「強盜邏輯」,最後美國和全球將一起陷入衰退,完全有可能產生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貿易體系。
兩岸中心
2025-04-15 21:00
新聞
政治
財經
不只中、日「這三國都在拋售美債」 邱毅揭避險神話破滅:美國下個危機在這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祭出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金融市場的混亂局面,除了股市重挫,美債、美元也聯袂受到重創,美債一向被視為避險資產,為何在經濟不確定升高之際,反而成為資金逃離的對象?對此,前立委邱毅發文指出,川普關稅戰的不確性極高,讓大家不再相信美國,而此次美債拋售潮不只中、日,這三國也在拋售美債,就連美國國內的銀行、保險公司都在賣,是市場在拋售美債。
張庭維
2025-04-15 10:29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罵美、罵陸對人民何益?馴獸以禮才是本事!
2001年,我受聘到美國波士頓愛默生學院擔任客座,校長希望我和學生談談臺灣的興起。
吳統雄
2025-04-14 05:4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林繼周觀點:自由─從誕生到死亡,以及美國的命運
如果我們旅行到具有古老歷史的歐洲大城市,會看到許多宏偉的建築--教堂、宮殿、高塔等等--象徵著昔日帝國和民族的榮光。但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個例外,它的天際線相對來說十分平坦,市區由相連的矮樓和縱橫交錯的水道所構成,也沒有特別壯麗的歷史地標。阿姆斯特丹的偉大建築是看不見的--它是自由誕生的地方。
林繼周
2025-04-07 07:10
新聞
政治
台灣對美課64%關稅才被報復?葉慶元揭離譜公式算法:根本是問ChatGPT得來的答案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大徵對等關稅,其中台灣更被祭出32%大刀,不過川普政府公布的計算方法與公式,連許多全球經濟學者都坦言「令人困惑、根本不合邏輯」,而律師葉慶元更在臉書上發文指出,川普宣稱台灣對美國有64%的關稅,「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張大任
2025-04-06 23:08
風生活
國際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如日中天的諾貝爾大師,為何突然隻身飛到瑞士結束自己一生?
《快思慢想》的作者康納曼(DanielKahneman)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一直潛心研究人類決策的不完美和不一致。根據大多數人的說法,康納曼選擇結束生命時,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仍然相當不錯。近一年前,康納曼的死訊曾引起廣泛哀悼。直到最近,才知道他是一個人飛到在瑞士,在一家自殺協助設施中去世的。身體看來健康的他,為何要下這個決策…點擊此處,VVIP獨享完整內容
金牛幫幫忙
2025-03-25 13:30
新聞
兩岸
財經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風波正熾 次子李澤楷赴京論壇與總理李強大合照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擬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引發爭議,李嘉誠的次子、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23日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與中國總理李強同場大合照。據中新社發佈的照片顯示,李澤楷站在大合照的最後一排,在活動宣傳板的標語「2025」的下方。
兩岸中心
2025-03-24 10:53
地方新聞
台北
台酒董事長湯期安與101董事長賈永婕現身立院 堪稱 「最具顏值的質詢」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20)日針對國營事業本年度營運目標進行質詢,其中,台灣菸酒公司董事長湯期安與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的答詢成為焦點。兩位年輕董事長因外型亮眼,引起在場人士熱議,被稱為「最具顏值的質詢」。然而,在面對財政問題時,兩人表現各異,形成對比。
何長澤
2025-03-20 17:28
新聞
國際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90歲主動結束生命:《快思慢想》作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最後抉擇
2024年3月中旬,丹尼爾·康納曼(DanielKahneman)與他的伴侶芭芭拉·特沃斯基(BarbaraTversky)從紐約飛到巴黎,與女兒一家團聚。他們用了幾天時間在城市裡散步,參觀博物館,欣賞芭蕾舞表演,品嘗舒芙蕾和巧克力慕斯。3月22日前後,在那個月邁過90歲門檻的康納曼開始向跟他最親近的幾十個人發送個人郵件。
Jason Zweig
2025-03-20 12:0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證券投資
季凡觀點:使用技術分析能投資致富嗎?
結論:基本上很難。
季凡
2025-03-15 14:01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證券投資
理財
季凡觀點:該用哪種指標來評估風險才是正確的呢?
回顧《華爾街日報》在2020年的專文,當年因股市大幅回檔,該報特別介紹了多項評估風險的指標。時至今日2025年初,美國GDPNow突然下修第一季經濟成長預測,川普受訪也表示不排除經濟可能衰退。筆者特別摘譯該文所介紹的指標,並分享自己的試算結果,供讀者檢視自身資產組合的風險程度。
季凡
2025-03-12 2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