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言論市場 文章列表
#
言論市場
約 1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亞亞如何成為中共設下的圈套?
二周前台灣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亞亞這個人,更別說看到她在抖音上挺「武統」影音,對台灣人而言,她可能連網紅都談不上;但經親綠網紅檢舉後,原來相當邊緣的亞亞一夕暴黑,連少數幾位幫她講話的學者也成「人民公敵」;然而,亞亞這一課其實是一個陷阱題,台灣絕大多數人不喜歡亞亞的「武統」言論,但政府處理的方式卻曝露台灣民主素養的不足。
吳典蓉
2025-03-27 06:20
評論
政治
財經
專欄
許詠翔觀點:別讓台積電變成台灣的明基.西門子
這篇真的很不適合完全靠想像生活的愛國賊看,請自行斟酌要不要繼續看下去,以免內分泌失調。
許詠翔
2025-03-09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登及觀點:不願面對的事實─多極化、地緣政治與複合國際秩序
在臺灣的言論市場,甚至學術研究成果裡,「地緣政治」與「國際秩序」都是長期被忽略的冷門議題。地緣政治好像早就被全球市場的藍海抹平,國際秩序早就在蘇聯瓦解的那一刻定於一尊。就算次貸風暴與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國外開始熱議舊秩序可能終結、地緣政治現象四處蔓延,臺灣也要到美中貿易戰乃至新冠疫情後,一系列「輕鬆讀」、「圖解」等等的地緣政治書刊才熱賣;而關於國際秩序的討論則雖然上升,但幾乎還是停留在福山(FrancisFukuyama)90年代的「終結論」甚至蔣中正時代的「必勝論」,對福山後來的諸多反思則罕有討論。
張登及
2025-02-24 07:1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消費
國產商用貨卡雙霸天,大改款CMC J SPACE還是TOYOTA Town Ace頭家自己選!沒比較沒傷害 規格實戰大車拚!|浮浪講
無論是自營商或者企業者,商用車是最忠心也最關鍵的生財工具,因此在購車時所思考的重點絕對和乘用車大有差別,過去選擇商用車的條件,品牌信任度與價格肯定會是首要考量,其次則會對載重量和油耗有所要求,但這幾年安全性也受到年輕第2代頭家重視,因此是否配置Level2這類的科技配備也左右購入意願,若能同時滿足配備機能性和舒適性那可是大大加分,目前市場大多數買家的選擇除了TOYOTATownAce就是CMCVeryca,如今取代Veryca的JSPACE更挾著Level2ADAS問世,這是否能獲得買家高度青睞?以下就是我多年的專業角度分析,在此提供給所有頭家們參考。
黑侍樂讀
2024-12-09 19:39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張俊雄「雙人枕頭」先搞砸1994年高雄市長選戰,2002年又讓他和考試院長緣慳一面
已婚的前交通部長李孟諺,因與外遇對象合拍的照片在網路上被傳播而請辭,並且在短短以小時計的時間內就被行政院准辭。這當然不是第一件、也絕不會是最後一件政治人物因桃色誹聞阻斷自己政治之路的案例。
張琬琳
2024-08-21 08: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不看爛片、想用塑膠吸管都是極右派
近日來因為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在辯論會被前總統川普(DonaldTrump)痛宰,加上歐洲議會以及歐洲幾個國家被稱為「極右派」的政黨在選舉中都大有斬獲,「極右派(翻譯成大壞蛋)會不會席捲全球、改變現有世界秩序(翻譯成毀滅世界)」的討論在各家國際媒體上爆炸開來。
許詠翔
2024-07-07 06:2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98年凍省後各種遷都台中之議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表示,台灣的國土規劃,如果選擇遷都、把行政院、立法院往中部遷,讓300萬人口離開台北,問題就基本解決,引發網路熱議。
劉東皋
2024-02-21 09:10
新聞
政治
兩岸
陸船翻覆2死事態恐擴大?唐湘龍曝中方態度:不會想搞壞金廈關係
一艘陸籍快艇14日越界至金門海域,並在躲避金門海巡追緝時翻覆,使4名陸籍船員有2人不幸身亡,引起討論。對此,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在政論節目《風向龍鳳配》表示,不應以兩岸關係來看待此事,應停留在「金廈關係」。由於金廈的生活圈早已形成一體,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尤為重要,海委會應把金門海巡分隊一部分的權利交給金門縣政府。
許詠晴
2024-02-19 08:10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藍綠白各自陷入「經驗陷阱」而失敗
最近讀了一本《品嘗的科學》(Tasty:TheArtandScienceofWhatWeEat),把我給嚇了一大跳,裡面描述到科學上對味覺的理解,根本和我們(筆者是六年級生)小時候學校學的完全不一樣。
許詠翔
2024-01-28 06:20
VIP
評論
政治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宗弘專欄:從「Linbay好油」事件看政治仇恨值的激化與融解
隨著台灣大選進入百日倒數,各種假訊息在網路上擴大傳播,其中又以臉書粉專「Linbay好油」版主林裕紘所引爆的雞蛋事件影響較為廣泛。Linbay好油爆蛋事件情節曲折離奇,林裕紘返國由檢調收押禁見之後的發展雖不宜置評,其所涉及的選前假訊息議題卻值得關注。
林宗弘
2023-10-23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慶元觀點:邀請誹謗慣犯名嘴主持、評論,電台應連帶賠償
日昨(10月11日)媒體報導,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因在《放言傳媒》、民視節目「辣新聞152」及臉書,公然宣稱趙少康「拋妻棄子、家暴、不認骨血」云云,經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周玉蔻及民視損及趙少康之名譽,應連帶賠償趙少康200萬元;此外,周玉蔻個人應單獨賠償20萬元,並應移除相關言論。此顯然為言論自由近期之指標性案件,值得進一步研究。
葉慶元
2023-10-15 06: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阿里巴巴成了「國進民退」的犧牲品
前文提及可能對習近平集權造成約制的4種力量-江派、團派、太子黨及深層中央,均屬於中共黨內的特殊群體,那麼放眼黨外,是否也存在可能對習近平集權構成威脅的力量?答案很可能是民營企業,即中共所稱的資本家。
楊宗新
2023-10-08 05:4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淺談言論自由權的限制和責任
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加上新聞媒體的更替演進,近二十年來,多數國人的閱聽行為,已經從紙媒時代逐漸轉移到網路及電視等新興數位或電子媒體,來汲取各種新聞、知識及商業廣告訊息。相對地,吾輩也可觀察到,透過各類網路平台及新聞媒體發表的各式各樣意見言論乃至廣告刊登,其中不乏憑藉利用憲法賦予人民言論自由權之保護傘,卻意圖對不同意見之人或營業競爭對手提出不實攻擊言論,這種現象頗值得關注,也不免讓有識之士為當前輿論市場和言論環境的健全發展感到憂心。
沈志成律師
2023-08-26 13:06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賴清德的「聖人」戰法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近來在各家民調都站上4成新高點,被形容為突破天花板,在野黨再不平也不得不承認,這是賴清德處事戒慎恐懼、步步為營才能得到的戰果,有媒體形容這一套方法為「聖人」戰法,然而,這一套聖人戰法從手段到背後的邏輯都潛藏著這次台灣大選的深沈矛盾。
吳典蓉
2023-08-24 06:2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冷眼看葉倫訪陸的「一道彩虹」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Yellen),已結束自本(7)月6日起,為期4天的訪陸行程。這是繼上月中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之後,拜登政府又一位高級別官員前往中國大陸訪問。葉倫此行已先後與包括中共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等官員會面,甚至會見了她當年的談判對手,現已退休的前中共副總理劉鶴。
趙春山
2023-07-12 07:10
評論
國際
財經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詠翔觀點:股市比邱吉爾更早知道二戰情勢轉折
如今回顧那段歷史,美國海軍派出那些老舊、緩慢又毫無希望的魚雷轟炸機,帶著沒用又老舊的魚雷去攻擊日本艦隊和零式戰鬥機,簡直是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第八魚雷轟炸機中隊的15架飛機全數遭到擊落。
許詠翔
2023-07-02 06:10
專欄
從台大經濟系事件到「女生說不要就是要」:為什麼這些「玩笑」不能就這樣算了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身為一個女性、性少數或者原住民,或許你仍然擁有『說出』各種言論的自由,但如果在很大程度上,你的說出來的言論不會被人認真對待,甚至不會被人認真反駁,你又為什麼還要說呢?」
黃星樺
2023-05-31 09:10
評論
政治
專欄
吳典蓉專欄:年輕人為什麼不愛賴神?
就像賴清德說「房價有在跌」一樣,說年輕人不愛賴神,並不是很精確,賴清德的年輕人支持度在各項民調中並非敬陪末座,所謂年輕人不挺賴清德,其實是和柯文哲及蔡英文相比而來的評價,然而,「革命總是吞噬自己的孩子」,年輕人對極可能當選的候選人保持適當的距離,並不是一件壞事。
吳典蓉
2023-05-18 14:20
新聞
政治
挺侯派群起!郭台銘放軟身段爭國民黨總統提名 李乾龍高喊「侯郭配」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5)日布爭取2024年國民黨總統提名,黨前秘書長李乾龍表示,他肯定郭台銘財經產業的經驗與能力,也樂見忠貞的支持者力挺國民黨,但制度不能被破壞,相信黨主席朱立倫能有智慧處理,如果最強母雞出線,郭台銘能夠擔任副手是最好。
戴祺修
2023-04-06 00:25
評論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那些讓開放社會蒙羞的「禁TikTok」理由
上周短視頻社交媒體TikTok的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遭兩黨議員嚴厲質詢5.5小時,看到那些要禁TikToK的理由,是讓人啞然搖頭,那些理直氣壯要禁TikToK者,大概都未想到這些理由其實不少是「自打嘴巴」吧。
呂紹煒
2023-03-29 14:2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