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西線戰事 文章列表
#
西線戰事
約 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徐相文專文:解密韓戰─中華民國的秘密參戰活動
摘要:中華民國參與韓戰的學術研究,國內外學術界直到最近才開始進行。過去,韓國媒體對駐韓華僑和中共逃亡者組織的「SeoulChinese支隊」(SC支隊)活動有若干報導,但證實中華民國參戰的史實,只有三年前徐相文博士發表的學術論文。韓戰爆發後,蔣介石立即提出派遣三個師的建議,但遭到李承晚和華盛頓的拒絕。美國一直沒有理會蔣介石的提議。然而,1950年10月中共軍隊參戰後,局勢改變。麥克阿瑟司令部指示駐韓美軍,為了審問共軍俘虜、進行心理戰、敵後偵察及游擊活動等需要,聯繫中華民國駐韓大使邵毓麟,請其派遣國民黨軍隊。
徐相文
2024-09-04 07:10
風生活
娛樂
影評/Netflix《西線無戰事》奪4項奧斯卡獎!道盡戰爭最真實的殘酷,看完對世界感到絕望
編按: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於今(13)日圓滿落幕,德國電影《西線無戰事》奪下最佳國際影片獎、最佳原創配樂、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等4項大獎,僅次於拿下7項的《媽的多重宇宙》,堪稱本屆奧斯卡大贏家之一。
方格子 Vocus
2023-03-13 23:49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在同一節車廂裡,稱霸歐陸的榮光就此消逝:《法國史》 選摘
在查理‧馬特去世後不久,其子矮子丕平(PépinleBref)繼任宮相。此時,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底人正侵襲羅馬教皇的領地,教皇向矮子丕平求援。丕平趁機表達了稱王的要求,落難之中的教皇當即表示支持,於是在751年,矮子丕平公開宣布廢黜墨洛溫王朝末代國王西爾代里克(Childeric,743~751年),自己擔任法蘭克國王,由此而開創了卡洛林王朝(752~987年)。為了回報教皇的支持,754和756年,矮子丕平兩次出兵義大利,打敗了倫巴底人,迫使其將所侵占的羅馬地區諸城市以及拉文那(Ravenne)總督區交給教皇統治,這在歷史上稱為「丕平的捐獻」,一個世俗的有著自己領土的教皇國由此而建立起來。
劉金源
2022-06-03 13:10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舊金山和約70周年─中華民國與英美霸主之爭
今年9月8日是《舊金山和約》(TreatyofSanFrancisco),即同盟國對日和平條約(TreatyofPeacewithJapan)簽署的第70周年,然而海峽兩岸的紅綠藍三大陣營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針對此一歷史事件形成統一的看法。
許劍虹
2021-09-05 07: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歐陽聖恩觀點:六月六日斷腸時,兩岸足為借鏡
1944年六月六日D-Day,改變歷史的一天,今年是二戰諾曼地登陸77周年祭日。
歐陽聖恩
2021-06-13 07:1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屠殺600萬猶太人的納粹狂魔,晚年卻變成和藹老先生…揭希特勒人生倒數10天的地堡生活
一九四四年末,美軍和蘇軍從東西兩個方面對進,進攻德國,希特勒發起最後反攻,意圖迫使西線盟軍在軸心國占優勢的條件下談判。此次作戰如果成功,希特勒就可以集中全力應付東線戰事,但在「第三帝國最後的掙扎」之稱的突出部之役中,德軍卻未能將攻勢有效發揮,反而遭受重大損失,加速了第三帝國的衰亡。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
2021-05-21 18:3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二)
本文續上篇〈林挺生觀點:德國參謀本部的前世今生〉
林挺生
2020-06-28 07:10
評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西線無戰事—論新冠病毒下的公民媒體
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各國早已因為各種利益衝突而形成了三條戰線:東線(俄國對德奧)、西線(英法對德)和南線(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其中,以西線戰役對德國而言更為慘烈。是以,當1929年德裔美籍作家埃里希·保羅·雷馬克(ErichPaulRemark,1898-1970)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發表《西線無戰事》(德語:ImWestennichtsNeues)一書時,立即引起無數人的迴響,但也馬上遭到德國納粹黨的查禁。
謝青龍
2020-04-29 05:5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林挺生觀點:被遺忘的戰役,1914年洛林—孚日的血腥殺戮
百年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以下簡稱一戰),以規模巨大的機動戰揭開序幕;卻在短短幾個月後,一變而成僵固的陣地戰,雙方在各自漫長的塹壕(戰壕)中對峙了將近四年的時間。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的轉捩點,是1914年9月6至10日的馬恩河會戰(BattleoftheMarne),這個重要事件一直是軍事史家研究的重點。稍早發生的東線坦能堡會戰(BattleofTannenberg,8月27至30日),也因德軍傑出的作戰指揮,在兵力懸殊的劣勢下重創俄軍,而成為另一個焦點。
林挺生
2020-04-05 0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戰場上冒死拯救同袍,返國卻因膚色受歧視……諾曼第登陸「黑人英雄」伍德森,他的貢獻值得「榮譽勳章」!
1944年6月6日,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戰役「諾曼第登陸D-Day」,成千上萬盟軍從空中、海上針對歐洲西線戰場發起聯合攻勢,期望能奪回被希特勒占領的法國。這場搶灘行動也是改變世界格局的關鍵一戰,最終有近300萬盟軍官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北部海灘登陸,開啟將近3個月的諾曼第戰事,為二戰盟軍在歐洲戰場上奠定反攻的基礎。
蔡娪嫣
2019-06-06 17:31
風影音
國際
軍事
歷史
一戰德軍百年沉艦現蹤 23具官兵遺體見證慘烈的「無限制潛艇戰」
考古團隊發現一戰珍貴遺跡!比利時政府19日宣布,考古團隊在該國沿岸發現一艘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潛艇遺骸,這艘潛艇保存完整,裡面還有23具官兵的遺體,見證百年前戰爭的慘烈。比利時西法蘭德斯省長德卡路維表示,他已連繫德國駐比利時大使,商討如何妥善處理這艘潛艇。
蔡亦寧
2017-09-20 18:30
評論
國際
閻紀宇專欄:恐攻震撼、難民潮湧,今日歐洲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
歐洲的2015年非常不平靜。來自中東、北非的難民與非法移民如潮水般湧入,從地中海到巴爾幹半島,人道悲劇一幕一幕上演,讓歐陸這些昔日的中東、北非殖民地宗主國既難受更難堪。另一方面,從年初的《查理周刊》(CharlieHebdo)到年末的巴塔克蘭劇院(Bataclan),法國首都巴黎兩度遭遇恐怖攻擊。
閻紀宇
2015-12-06 15:55
國際
軍事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4月22日──「滲入體液,腐蝕眼球、喉嚨與肺臟」歐洲毒氣戰改變人類歷史
100年前1915年的4月22日,比利時西北部法蘭德斯(Flanders)戰場上的伊珀(Ypres)附近,一陣春風吹過戰壕,法國陸軍第73步兵團的軍官拉摩(GeorgesLamour)看著一幅奇幻的場景:一團黃綠色的雲霧飄過原野。
閻紀宇
2015-04-23 00:55
評論
閻紀宇專欄:輕啟戰端──血流成海的一戰啟示錄
歐巴馬大概是美國近幾十年最不願意開戰、作戰的總統,2007年在民主黨內初選,他高舉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大旗,一路緊咬在國會表決時投下贊成票的希拉蕊。2008入主白宮之後,結束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一直是他外交與軍事政策的基石。2011利比亞內戰爆發,他堅持要北約打頭陣。敘利亞內戰鏖戰至今,他始終拒絕直接介入。近來伊拉克局勢再度升高,他也是等到美國派駐當地外交機構遭受威脅、種族屠殺危機迫在眉睫,才勉為其難出動戰機進行空襲。
閻紀宇
2014-08-10 14:37
新聞
國際
《一戰百年系列》殖民地記憶與歐洲軍事災難
《風傳媒一戰百年專題:改變世界的那場戰爭》
閻紀宇
2014-07-29 19:01
新聞
國際
《一戰百年系列》參考紀錄片:被戰爭治癒的詩人與作曲家
BBC紀錄片《ThePoetWhoLovedtheWar:IvorGurney》(熱愛戰爭的詩人艾弗葛尼)
國際中心
2014-07-28 01:53
新聞
國際
《一戰百年系列》詩人眼中的世界大戰
《風傳媒》《一戰百年專題》系列報導先睹為快,完整內容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傅莞淇
2014-07-22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