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舊金山和約70周年─中華民國與英美霸主之爭

毛澤東對史達林的「一面倒」,摧毀了大英帝國翻盤的最後希望,導致英國無法同時與美蘇競爭。(許劍虹提供)

今年9月8日是《舊金山和約》(Treaty of San Francisco),即同盟國對日和平條約(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簽署的第70周年,然而海峽兩岸的紅綠藍三大陣營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針對此一歷史事件形成統一的看法。

由於海峽兩岸都沒有獲邀出席舊金山和會,並代表「中國」在和約上簽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時至今日都不承認《舊金山和約》的合法性。

台灣藍綠對舊金山和約各有態度

台灣的執政黨民進黨雖然承認《舊金山和約》合法,卻堅持由於兩岸都沒有參加舊金山和會的原因,日本只是放棄了對台灣、澎湖、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的主權,卻沒有明確表明將這些土地歸還給任何一個「中國」。

以此為基礎,民進黨主張「台灣主權未定論」,認為台灣與澎湖在《舊金山和約》簽署後就成為了無主地,並非國際社會認可的「中國」或者「中華民國」領土。

至於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則主張1952年4月28日簽署的《中日和約》已經決定了台灣與澎湖的主權屬於中華民國。而《中日和約》又是《舊金山和約》的衍生產物,所以中國國民黨自然也承認《舊金山和約》的合法性。於是就有了民進黨承認《舊金山和約》,不承認《中日和約》,國民黨兩者都承認,共產黨兩者都不承認的三種不同態度。

而產生三種不同態度的關鍵原因,是兩岸沒有任何一個「中國」的代表被允許出席舊金山和會,讓北京與台北雙方一度都對《舊金山和約》的合法性產生質疑。雖然台北方面最終因《中日和約》的簽署而得到安撫,但北京卻在美國的抵制下被剝奪了代表「中國」與日本簽署和約,進而「收復」台灣與澎湖主權的機會,並因此對西方國家產生了時至今日都無法消弭的不信任感。

然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無法參加對日和會,並不是起自於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紛爭。因為當時韓戰已經爆發,美英聯軍早就在朝鮮半島與共產集團大打出手,所以美英兩國刻意在對日和會上抵制以蘇聯為代表的共產集團成員國。中國之所以遭到排擠,還是起因於美國與英國爭奪領導權的西方世界內部之爭有比較直接的關聯。

美英對中國的爭取

雖然美國與英國同為盎格魯-撒克遜國家,且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就長期處於同盟狀態,聯手對抗納粹德國、日本帝國、蘇聯、蓋達、塔利班以及伊斯蘭國等西方國家的共同威脅,唯獨在面對中國的時候,兩個國家採取南轅北轍的態度。

由於英國是在近代史上第一個侵略中國,並在中國領土上建立殖民地的帝國主義國家,這使得晚來的美國打從一開始在中國就與英國處於競爭關係。

做為一個老牌殖民主義國家,英國以絕對的現實主義態度對待中國,主張與其他先來後到的列強國家瓜分中國,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英國在軍閥割據的時代,就對直系、滇系、桂系與粵系軍閥提供不同程度的協助,不像美國始終承認中國只有一個中央政府。在1928年以前,美國承認北洋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1928年以後則承認國民政府。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史上最大規模海戰」20世紀差點在台灣近海爆發—中美日航母再度聚焦東亞,太平洋三強捲土重來? 更多文章

相較於國民政府,北洋政府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派遣大量勞工到西線戰場為英法效力的原因,英國對北洋政府也有更深的情感。筆者在2018年參觀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的時候,就很訝異現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特展區中出現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二戰展示區則不只沒有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甚至連中國都沒有怎麼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