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神經退化 文章列表
#
神經退化
約 1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不只鮭魚!國健署推3種營養好魚「富含DHA、高Omega-3」,預防失智症還抗發炎
記憶力不只與年齡相關,每天吃的食物也會影響大腦健康,國健署在臉書分享3類「護腦食物」,有魚類、綠色蔬菜、堅果,不只能幫助記憶力提升,還能增強腦部能量,有效預防失智症。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5 15:35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健康
喝咖啡防癌、防糖尿病?名醫揭「5大地雷搭配」恐釀癌症風險
台灣人每天喝下243萬杯咖啡,你也是每天早上都要來一杯咖啡嗎?喝對了確實對健康有益,但若搭配錯誤反而可能提高罹癌風險。《下班經濟學名醫系列》中,基因營養專家劉博仁醫師指出:咖啡喝對了,有助防癌、防糖尿病、抗失智;但若與特定食物一起攝取,恐釀身體傷害。
下班經濟學
2025-04-29 17:4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還年輕卻記憶力衰退、提早失智?醫揪研究「日常1習慣」是幫凶,不是熬夜、飲食運動
刷牙是每天必做的基本清潔習慣,不僅能保持口氣清新,還有助於預防蛀牙與牙周病。而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用研究表示,刷牙有無徹底,正悄悄影響身體是否會中風、得糖尿病,甚至提早失智,從牙齒流到腦部的細菌毒素,竟然可能是記憶衰退的幕後黑手。臨床上遇到血壓正常、血糖也不高,卻仍發生心血管問題或慢性疲勞的個案時,常常會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牙菌斑長期累積。
張家銘
2025-04-23 15:36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商業
杜紫宸觀點:全球醫療熱潮下台灣生技產業新契機
全球醫療需求持續升溫,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嶄新成長契機。隨著人口老化加速,慢性病、癌症、神經退化疾病與再生醫療市場需求持續擴大。根據權威市調機構預測,全球生技製藥市場2023年規模達3.2兆美元,2032年前可望突破7兆美元,約為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的三倍,其中細胞與基因療法等再生醫療領域成長尤為迅猛,2030年市場預估將達1500億美元,未來七年年複合平均成長率達30%。
杜紫宸
2025-04-23 05:5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每天醒來都累、全身痠痛...「神秘疾病」有解?醫:要做這2件事
腰痠背痛、全身痠痛、關節疼痛或僵硬……,其實是非常普遍的問題,涵蓋的疾病也很廣泛。在本章中我們就來講解幾個又常見又特殊的疾病,在主流醫學相當難治,但從粒線體切入,卻可立竿見影,快速得到根治,希望可以解除這類病人的困擾。
新自然主義
2025-04-21 16:5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抽血」就能診斷阿茲海默症!台韓合作重大突破 早期準確率達93%
真的只要抽幾cc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群!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且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這項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權威期刊《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Alzheimer's&Dementia)。
黃天如
2025-04-16 18:58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AI
醫療健康
AI機器人進入醫療現場 減輕醫護人力負擔實例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照護需求也愈來愈多;但醫護人力卻因各種複雜的因素流失,成為醫療現場的珍稀資源。位在新竹生醫園區的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善用地利之便,積極與園區內的新創公司合作,將原來用於教育現場、餐飲旅宿業的社交輔助機器人與服務型機器人,引進醫療現場,並根據醫療現場的需求進行改造,進行多元化的運用。
黃天如
2025-04-07 08:00
風生活
健康
羅志祥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生曝多吃這些食物「大腦年輕7.5歲」,預防失智症飲食這樣吃
藝人羅志祥日前透露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消息一出引外界關注,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日前在臉書發文提到,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防範失智症,其實可以透過「麥得飲食」來改善,甚至只要持續實踐,大腦的認知年齡可以年輕7.5歲。
張家銘
2025-03-31 11:33
新聞
國內
AI
醫療健康
用增強後的超英電影拍攝技術與AI 打造檢驗神經退化疾病利器
只要走不到10步路,就能知道患者是不是巴金森氏症或中風,有如科幻電影的情節,未來將有機會在台灣實現。台北榮總、資策會與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技計畫團隊三方共同研發的「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便是在AI的助陣下,僅需4台高解析度相機,即可精確補捉受試者的三維關節位置,進而揪出個案可能罹患的神經退化疾病。
黃天如
2025-03-28 08:10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人的大腦內有一支塑膠湯匙!失智症患者多5倍,喝水1動作「塑膠微粒少90%」
有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內竟然累積了大量塑膠微粒,部分受試者體內的塑膠含量更高達7公克。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從空氣、食物和飲水中滲透到人類的大腦內,幾乎無可避免,也讓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受到關注。
凌婧綸
2025-03-07 16:28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美好生活
比廢氣、空汙都還毒!「室內1用品」恐害心梗、失智,有超多人都愛用
許多人會使用香薰蠟燭、香薰蠟片或芳香物質來放鬆身心,因為氣味能觸發情感、記憶聯想,進而影響人的情緒、行為。不過有醫師指出,芳香物質在釋放香氣的過程中,可能產生大量肉眼無法察覺的奈米顆粒,這些微粒可懸浮於空氣中並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其濃度甚至可能比燃燒式蠟燭、柴油車廢氣排放還高,進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黃卓霖
2025-02-27 16:18
新聞
國際
不想遇上阿茲海默症?醫學研究發現,小黃與救護車駕駛「工作特性」可能是重要關鍵!
美國一份最新研究發現,一個能保護大腦的方法:放下手中的Google地圖,不要過度依賴科技輔助!該研究報告透過廣泛調查大量職業,從美國社會超過400種職業類別中,發現從業人員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甚至死亡的比例,以計程車和救護車司機最低。因為從事這兩種工作的人,經常得進行判斷和分析,避免自己誤闖封閉或壅塞道路,正因為「必須常常動腦」,這一點讓他們大幅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
李靖棠
2024-12-25 21:13
新聞
國際
330票對275票,英國《協助死亡法案》二讀過關!這會讓絕症患者尊嚴離世,還是逼他們走上絕路
英國下議院29日以330票贊成、275票反對,通過俗稱「協助死亡法案」的《絕症成年人(生命終結)法草案》(TerminallyIllAdults(EndofLife)Bill)。支持者認為該法能讓絕症患者能以有尊嚴的方式結束生命,但相關議題在英國社會爭辯不斷,正反兩方都有強烈的意見。
李岱青
2024-11-29 23:23
地方新聞
台北
安立璽榮、陽明交大締結MOU 瞄準神經免疫新藥百億市場
安立璽榮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立璽榮)甫以革命性核酸免疫新藥技術T-Action獲得「2024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13日隨即宣佈與陽明交大簽下為期五年的產學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將奠基過去頭頸癌、阿茲海默症新藥的研發計畫,未來將擴大至「神經與免疫疾病新興療法」、「人工智慧輔助開發」、「孵化創新團隊」等三大領域的產學合作,安立璽榮董事長陳泓愷表示,盼能結合陽明交大堅實的研究量能,以及安立璽榮創新的藥物開發技術,共同打造MIT新藥,瞄準百億美元市場。
唐可欣
2024-11-20 15:02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統雄觀點:使用ATM就是洗錢?「政商法媒裙」與弱勢法律扶助
陳佩琪有沒有洗錢?我完全不知道。但以她使用ATM而主張、或影射她洗錢?不正和本專欄曾經報告過的實例:主張「修車就是有撞人」,不是完全相同嗎?
吳統雄
2024-09-16 06:50
新聞
政治
柯文哲羈押好慘?阿扁感同身受「PTSD復發」 憶受刑往事嘆:痛苦吞滿腹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被羈押禁見,前總統陳水扁日前貼出與柯文哲合照並寫下「醫生照顧受刑人,同是天涯淪落人」,耐人尋味。陳水扁今(9)日再於臉書表示,自己的舉動無關政治也不涉司法,他也沒看過京華城案的卷證,更不是承辦該案的律師或院檢司法官,不能也不會去做輿論審判的幫兇,「只是看到柯醫師,與他照顧過的受刑人我,進到熟悉的禁見牢房,我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再度復發,三不五時心悸甚至喘不過氣來,心事誰人會知,痛苦吞滿腹!」
張庭維
2024-09-09 11:06
地方新聞
台北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長庚醫院展現全方位高齡健康照護亮眼成果
台灣高齡人口快速成長,高齡者的健康照護成為當前重要議題。長庚醫院近年全方位發展高齡健康照護,從預防保健面向到創新醫療,甚至是智慧科技等都有亮眼成果。在台灣首次舉辦的「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中,長庚醫院特別透過「健康守護」、「創新醫療」及「智慧科技」三大專區、共14項主題特色的方式分享給民眾,現場也提供17場長庚醫師健康講座。
唐可欣
2024-08-05 11:10
品味生活
新型態LPC-DHA快速通關直達大腦 有效幫助大腦健康 生物化學權威來台揭密MFSD2A與LPC運輸的突破性研究 防初老打造腦健康時代
隨著數位時代、人工智慧技術(AI)的蓬勃發展,我們正逐步邁向一個電腦與人類智慧並駕齊驅,甚至超越人類的時代[1]。人類對於3C及AI的依賴度與日俱增,便捷的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訊息,從而減少了大腦的使用頻率,潛移默化改變了閱讀行為及大腦運作,造成注意力分散及記憶力減退[2]。面對記憶力和專注力下滑的挑戰,如何有效地補充腦部所需營養素成為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一項由生物化學權威Dr.DavidLawrenceSilver領導的研究發現,透過專利技術從海洋磷脂中萃取出的全新營養成分溶血磷脂醯膽鹼(LPC-DHA),有望徹底改變傳統補充DHA的方式。這一突破性的發現不僅獲得美國FDA核准作為新膳食成分使用,也迅速在全球腦科學界引起轟動!
唐可欣
2024-07-31 14:26
風生活
心理
高齡化社會來臨!1疾病最常被忽略,嚴重恐加重老年憂鬱症
這幾年第一次把我媽「騙」進身心科,是因為她的神經內科醫師和我的小兒科醫師好友,都建議我該帶媽媽去身心科。
親子天下
2024-06-30 11:1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提升記憶關鍵-活化NMDA受體! 助全民打造「腦健康新未來」 病毒肆虐腦霧頻現、壓力山大? 逆轉輕度認知障礙現曙光
一名72歲婦女在疫情後因壓力大,出現記憶力下降,常常忘東忘西,甚至家事做到一半就忘記,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在家人的建議下,她前往身心科求診。經過檢查,她的失智篩檢量表(AD-8)達3分,顯示有早期失智的跡象。天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譚詠康醫師表示,失智一旦演變到中重度就不可逆,藥物治療效果也難以預期。
唐可欣
2024-06-05 18:37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