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背痛、全身痠痛、關節疼痛或僵硬……,其實是非常普遍的問題,涵蓋的疾病也很廣泛。在本章中我們就來講解幾個又常見又特殊的疾病,在主流醫學相當難治,但從粒線體切入,卻可立竿見影,快速得到根治,希望可以解除這類病人的困擾。
慢性疲勞症候群與肌纖維症:
被視為很神祕的疾病,其實是粒線體功能不足
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和肌纖維症(fibromyogia)是相當普遍的健康問題,而且不管在症狀和成因方面,二者有很多類似之處,治療方式也是幾乎一樣,所以就放在一起討論。在美國,慢性疲勞症候群占人口0.2~0.5%,高達250萬人有此困擾。在美國,光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引起的生產力損失和醫療開銷,一年就高達240億美金。肌纖維症占人口2~4%,高達1,200萬人有此困擾,在台灣甚至高達2~5.8%。
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症狀是無法解釋的疲勞,持續至少6個月以上,無法透過休息緩解。怎麼睡也無法恢復精力(unrefreshing sleep)、腦霧(brain fog)、肌肉用力之後特別疲累(postexertional malaise)、肌肉關節疼痛、頻繁喉嚨痛或淋巴結腫痛、姿勢型低血壓。肌纖維痛主要症狀是超過3個月的肌肉關節疼痛、疲勞、怎麼睡也無法恢復精力、腦霧、憂鬱或焦慮、對光線和噪音敏感、常有腸躁症和頭痛。
這兩個疾病沒有客觀的檢測方法,診斷標準是憑症狀描述。最大的區別是前者為疲勞,後者為疼痛。診斷的方法叫做「排除式診斷」(diagnosis of exclusison),就是要排除甲狀腺低下、貧血、心肺疾病、風濕性疾病、感染、腸道發炎、神經退化、吸毒、睡眠中止症、和其他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疼痛的疾病,確定不是其他疾病所造成,就可下這個診斷。同樣屬於排除式診斷的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腸躁症,必須要排除病人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腸胃感染、腫瘤等等。
這兩個疾病在主流醫學被認為是很神祕的疾病,因為完全不曉得成因,而且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當然醫生會開止痛藥,很多病人會被視為無病呻吟,甚至誤診為精神疾病。但是,在自然醫學或中醫裡面,就不是那麼困難。尤其我們從粒線體的角度來看,病因就非常清楚,而且治療起來非常簡單。
中醫診斷為氣血問題,自然醫學角度是粒線體功能不足
從中醫的診斷學角度來看,這二個疾病的症狀完全在「氣血兩虛」或「氣滯血瘀」範疇內,尤其慢性疲發症候群不就是一派虛象嗎?像極了「腎虛」(自然醫學裡說的「腎上腺疲乏」)。而中醫常說不通則痛,痛則不通,所以用理氣化瘀的藥把氣血通一通,疼痛就會消除。到底要先補氣還是先化瘀,不同學派有不同見解,其實我覺得都可以,就看病人的反應。 (相關報導: 日本人為何全球最瘦?不是靠運動!這1點讓台灣人輸慘了 | 更多文章 )
中醫的理論比較抽象,沒學過的人可以很難理解,但從自然醫學的角度來看,就很簡單了。氣虛的原因就是粒線體功能不足,當然會疲累,而血瘀的常見原因就是環境污染,干擾正常運作,產生慢性發炎,難怪出現莫名疼痛。所以,主要治療方向就是用淨碳0~30和粒線體雞尾酒療法來提升粒線體功能,同時找出並排除體內可能的毒素,包括空氣飲水污染、食品添加劑、化肥農藥、過敏原、重金屬、補牙銀粉、牙周菌產生的內毒素等等。症狀可以很快迎刃而解,不只疼痛消失,精神體力都會恢復到空前水準。記得一定要偵測GKI,盡量控制在6以下,越低效果越快越好。有些人是由腸道菌叢失衡引起,我發現在中國大陸這種現象比台灣普遍,藿香正氣散或五塔散會有幫助,但如果補好菌、殺壞菌、補充膳食纖維把腸道調整一下,會好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