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真正的朋友 文章列表
#
真正的朋友
約 1,38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心理
為何有錢人會富有?不是因為運氣好家境好!他觀察富人20年,1關鍵決定富貴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很多企業家發達致富後,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們都會雲淡風輕地說,自己的成功都是偶然,是因為運氣好等因素。可惜,大多數旁觀者會把他們的成功,歸因為其他方面的因素:因為人家老爸有錢或者有權,所以有錢;因為人家無惡不作,所以有錢;因為人家智商高,所以有錢……
寶瓶文化
2025-05-13 13: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安法下的「新香港」:89萬宗舉報湧現,「親中愛國者」當民間抓耙仔
2020年起,前銀行管理層、親中組織「香港政研會」主席鄧德成組織了民間力量,舉報疑似違反《國安法》的一舉一動。
BBC News 中文
2025-05-10 19:10
風生活
財經
房地產
理財
父母借名登記子女名下的房產,想收回該怎麼要求返還?律師曝忽略1細節,畢生心血通通蒸發
借名登記,是我國人常見的一種財產管理方式。但令人困擾的是,如何要求返還?借名登記關係,通常發生在親屬,或是一起投資的朋友之間。背後的原因動機,不一而足,五花八門。諸如,家屬貸款可以有優惠利率方案,因此就用他的名義登記購置房產。打官司期間,不方便把自己真實的財產情況公開,避免新增困擾,所以買房也借用親屬名義登記。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2025-05-06 09:00
地方新聞
新北
從廚房到球場!臺灣最強桌球阿嬤「盧碧春」 再披戰袍參加世壯運 目標拿金牌
誰說運動場上只屬於年輕人?在新北市,有一位桌球選手用行動打破年齡與身體的限制,讓大家看見真正的生命力—她就是人稱「臺灣最強桌球阿嬤」的東京帕運桌球國手盧碧春。
李梅瑛
2025-05-04 12:06
風生活
國內
新知
白沙屯媽祖進香結緣品是什麼?為何人人搶發?發放歷史曝光:原來背後藏20年文化演變
媽祖進香遶境這條長達數百公里的香路,是宗教信仰的朝聖旅程,也是台灣最溫暖的人情路線之一。進香遶境時熱心民眾提供信徒途中補給與休息,不料卻被人誤解為可隨意搜刮的「免費資源」。我們習以為常的這份「善」,是否正逐漸被誤解、甚至濫用?日前大甲媽祖繞境就發生一名男子搬光店家準備的十多箱運動飲料的事件,引發民眾熱議,也再次喚起社會對「結緣品」意義的集體反思。
風傳媒新聞焦點
2025-05-02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黃仁勳突訪北京背後的地緣盤算:美中關稅大戰,輝達是左右為難或者左右逢源?
2025年4月,美中貿易戰烈焰高漲,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45%的關稅,中國則以125%的報復性關稅回擊。就在各界聚焦全球半導體產業如何捲入這場世紀之戰之際,美國AI晶片設計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Huang)意外獲邀訪問北京,並受到中南海高層高調接待,引發全球矚目。
BBC News 中文
2025-04-25 13:26
新聞
國際
奉行「多生小孩、能夠拯救世界」的馬斯克,如何管理他的「子女軍團」?《華爾街日報》剖析世界首富的「持家之道」
全世界最富有的男人馬斯克,除了是多家科技公司的創辦人與執行長,更為川普政府擔任裁減冗餘組織與公務員的重責大任,但這還不是馬斯克的全部本事。《華爾街日報》指出,馬斯克還得同時應付十幾個孩子和眾多老婆與女人,最近他更與一位女性打起官司,還做了一次親子鑑定—因為芳齡26的阿什利·聖克萊爾(AshleySt.Clair)想證明,馬斯克也是她孩子的父親。
國際中心
2025-04-24 17:04
風生活
即時
月收8萬還被嫌不上進!「34歲台北包租公」相親被打槍 網一看秒懂:這點超扣分
許多人嚮往成為「包租公」享有穩定收入,然而即便每月收入穩定,也不一定能在婚戀市場順風順水,一名網友分享他的朋友在台北擁有3間套房、每月收租8萬,卻在與一位女公務員相親時被批「沒有上進心」,讓他感到相當錯愕。
凌婧綸
2025-04-18 16:48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張光球觀點:台灣沒本錢疑美,但必須疑川
美國總統川普反覆無常的關稅鬧劇,打亂全球80多年來,由美國制定的經濟秩序與常規,但他總有說詞來自圓其說其前言不對後語的荒謬。內閣成員們總會想方設法幫川普辯護,甚至在媒體直播內閣會議上,大力稱頌川普的偉大,極盡表態效忠爭寵之能事,深怕落人於後,會惹川普不開心,被比喻成美版的《後宮甄嬛傳》,比他自己的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還要精采。
張光球
2025-04-18 06:50
風生活
理財
有錢人的補習費「一小時1萬6千元」!到底在教什麼?在億萬豪宅當保母的他,揭密真正上流階級的生活
編按:美國上流家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每小時1600千元的親子課程在上什麼? 剛從大學畢業的史蒂芬妮,為了還清龐大的學貸,不得不放下寫劇本的夢想,開始為富裕家庭擔任保母,穿梭在高級富豪生活中,一窺真正的有錢人的生活。
先覺
2025-04-11 11:00
新聞
政治
美債狂跌是中國在搞鬼?郭正亮曝真正大賣家竟是這個「美國最好友邦」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髮夾彎,宣布對各國課徵關稅的期限暫緩90天,唯針對大動作報復的中國,即刻提高稅率至125%。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亮劍台灣》上指出,美債危機才是讓川普緊急喊停的真正原因,並提到美國原以為是中國在背後倒賣搞鬼,但真正大賣美債的其實是「這個國家」。
張大任
2025-04-11 08:3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2025學習趨勢!「茹義學」如何打造接軌生涯規劃的高中生營隊?
108課綱改變了升學體制,「多元探索」成為投資未來的關鍵。中學生參加營隊不再是寒暑假消遣,而是思考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重要練習。
陳品嘉
2025-04-09 16:28
風生活
理財
台股狂瀉該趁低買進嗎?專家曝「用1種方式買入」長期抗戰!讓加碼發揮最大效益
編按:股市投資不僅是追求漲幅,更需要正視下跌帶來的心理挑戰。過去,當市場處於高點時,許多投資者抱著「allin」的心態選擇進場,但隨著大盤出現崩跌的風險,這些投資者是否準備好面對未來可能的資產縮水?投資不僅是數字遊戲,更是心理的考驗。當股市下跌,恐慌情緒可能讓人想要賠錢出場,但如何保持冷靜、堅持長期布局,才能在市場回升時收穫最終的成果。本文將探討如何在股市下跌時進行可行的操作,並如何轉危為機,抓住資產重分配的機會。
小車×存股實驗
2025-04-07 11:32
風生活
健康
為何四肢都很瘦、肚子卻越來越大?醫師曝4大成因:不是吃太多
有沒有覺得自己體重不重,四肢也不胖,但肚子卻越來越凸?或者身邊的朋友,明明穿小號衣服,但脫掉衣服後,小腹竟然比想像中還要明顯?如果有這些狀況,那可能就是所謂的「瘦胖子」(TOFI,ThinOutside,FatInside)。
張家銘
2025-04-04 08:50
風生活
即時
高雄
消費
原價讓票竟被當黃牛調查!文化局曝「這1舉動」已違法…網友揭「2大關鍵」無辜遭牽連
台灣演唱會黃牛亂象不斷,雖然《文創法》已三讀通過,但因無強制主辦單位或售票平台採取「實名制售票」,仍讓黃牛有機可乘。不料,有名女網友近日明明以原價讓出多餘的演唱會門票,竟遭高雄市文化局來函調查,指控她涉嫌販售黃牛票,真相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
凌婧綸
2025-03-30 15:47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薛偉觀點:台灣統獨觀—毛澤東也曾經反對中國統一
統一和獨立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並不像被政治立場形容的那樣醜陋。只不過由於人們不同的主張,都把對方看成洪水猛獸罷了。歸根結締,都是出於不同立場的人們的意向。中國的民運領袖王炳章說:「大陸不統一,台獨不可能。大陸統一了,台獨不必要。」台灣的朋友立即反對說:「大陸不民主,台獨不可能,大陸民主了,統一不必要。」這充分說明:無論是統一還是獨立,中國大陸都必須首先實現民主化。
薛偉
2025-03-26 05:35
風生活
心理
為何許多朋友本來很熱絡,卻不知不覺淡了?3種該斷捨離的無效社交,遠離才不會內耗傷神
周日夜晚早點叫孩子去睡覺了,明天是週一,這又是一個寧靜的夜晚,寫點東西蠻好的。之前曾有年輕讀者問過類似這樣的問題:「週末六日的社交常常要花很多金錢,可是又覺得人脈很重要,所以到處想辦法發名片,認識更多人,很多時間就這樣耗光,有點進退兩難,請問社交的預算跟時間要怎麼安排比較好?」
畢德歐夫
2025-03-22 0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玉山論壇》丹麥前總理演說公然「疑美」 同場AIT谷立言尬回:川普承諾全球和平
第八屆「玉山論壇」今(17)日開幕,賴清德總統於開幕致詞時,除肯定「新南向」政策成果,直言要把台灣打造為「經濟日不落國」,擁抱智慧科技與強化半導體韌性,並強化「民主供應鏈」。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則強調,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和平與安全的承諾,並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王秋燕
2025-03-17 15:17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文化
台灣全面「納粹化」進入「民主內戰」?學者憂:民粹威權主義崛起,恐成「民粹共和國」
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的衝擊,使得世界進入不確定的新變局。兩岸之間的政治對立與日俱增,賴清德政府強化「抗中」意識與政策,而中國大陸則持續推動「反獨促統」進程,也令人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充滿擔憂。學者趙建民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台灣已經走向了全面「納粹化」,處於分裂的內戰邊緣。民粹威權主義的崛起,成為一個「民粹共和國」,則是其他學者對於台灣現狀不約而同指出的問題。
張鈞凱
2025-03-15 22:05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科技
AI
胡又天專欄:從史官到黃老之學─脫胎自「歷史大數據」的政治藝術
前言:本系列文章為《DeepSeek講道德經-與AI同行的智慧之旅》人類部份的序文,本書上卷將於3月初由作者自營的工作室「博士草堂」出版。
胡又天
2025-03-09 05: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