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突訪北京背後的地緣盤算:美中關稅大戰,輝達是左右為難或者左右逢源?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會見日本首相石破茂。(美聯社)

2025年4月,美中貿易戰烈焰高漲,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45%的關稅,中國則以125%的報復性關稅回擊。就在各界聚焦全球半導體產業如何捲入這場世紀之戰之際,美國AI晶片設計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意外獲邀訪問北京,並受到中南海高層高調接待,引發全球矚目。

黃仁勳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從他脫下招牌黑皮衣,換上正式西裝拜訪客戶及中南海,到他此行的政治與商業意涵,皆成為焦點。這不僅因AI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全球經濟核心,更因其背後牽涉敏感的區域政治。

台灣知名財經評論家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在美中競相拉攏盟友的當下,黃仁勳選擇訪問北京,等於投下關鍵一票,這一幕勢必震驚川普。」

2025年1月20日,川普就職典禮當天,美國主要科技企業代表均出席,黃仁勳卻缺席,轉而前往北京拜訪客戶。一週後,中國AI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震撼全球的最新AI大模型,輝達股價隨即重挫16.89%。4月,川普政府掀起全球關稅戰,並針對半導體產業拋出震撼彈,宣布限制輝達、超微(AMD)等美國企業的AI晶片銷往中國。禁令公布後48小時內,輝達股價再度暴跌8.4%。

種種事件讓外界開始揣測,作為美國科技巨頭,輝達此舉究竟是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抑或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

從產業角度看,台灣新竹科學園區一位半導體企業總經理裘先生(應要求化名)向BBC中文表示,中國市場貢獻輝達約25%的營收,且這僅是檯面上的數字,「不含第三方渠道帶來的利潤」。他認為,中國市場對輝達至關重要,難以割捨。

裘先生進一步指出,輝達H20晶片近期被川普政府限制銷往中國,估計損失超過50億美元。更嚴重的是,華為的AI晶片昇騰(Ascend)910C據傳即將向中國客戶大規模交付,「華為可能搶走輝達的大客戶DeepSeek。在重重壓力下,黃仁勳親赴中國鞏固客戶關係,是合理且毫不意外的舉措。」

對此,新加坡科技媒體《Tech Tech China》主編卓薇安(Vivian Toh)則向BBC中文分析,中國確實是輝達與台積電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營收貢獻超過25%。然而,在美中關係緊張、AI議題劍拔弩張的背景下,企業與美中政府及市場的關係越發透明,「似乎難以找到完美的平衡之道,僅能爭取短暫的平靜。」

卓薇安認為,輝達能否在美中之間維持平衡尚無定論,北京對黃仁勳的高調接待更像是對華盛頓的姿態展示,或對其他美國科技企業的「示範效應」。她強調:「輝達北京之行反而凸顯其命運並非操之於北京,而是在白宮手中。限制輝達產品銷往其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的,是美國,而非中國。」

她補充道:「儘管中國積極推動國產晶片發展,試圖降低對海外晶片的依賴,但從未限制輝達產品進口。作為美國企業,輝達與川普政府的關係處理更為關鍵。」 (相關報導: 美中談判羅生門:北京剛說雙方「任何談判進展都不是事實」,川普卻稱「早上才跟他們談過,但我不能說他們是誰」 更多文章

左右逢源?黃仁勳首獲中南海高層公開會見

2025年4月17日,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抵達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舉行「大範圍會談」。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迅速報導並配發圖片。分析人士指出,此舉顯示北京對此次訪問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