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父權主義 文章列表
#
父權主義
約 1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女權五姊妹」十周年:從苦哈哈到樂呵呵,海外中國女權人士藉「另類脫口秀」反抗父權
十年前,中國女權行動人士在「五姐妹事件」中遭到打擊,幾乎銷聲匿跡;十年後,一些出走海外的女權主義者和年輕一代發起「女權開放麥」(openmic)找尋自己的聲音——這種「另類脫口秀」成為她們手中自我賦權、自由表達的武器。
BBC News 中文
2025-03-09 16:18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郭力昕觀點:面對仇恨動員的心理狀態
台灣瀰漫在情緒政治與仇恨動員的氣氛裡,愈陷愈深。它無可否認的外在因素,是近年來中共對台灣持續升高的武統威脅與軍事騷擾,以及在國際非政治性之公共事務/組織上的全面打壓。北京政府希望以這些作法嚇阻台獨,卻不斷助燃、創造許多並不認同急獨立場的台灣人對中國整體的厭惡與仇恨。儘管北京政府以為可以「軟的更軟」平衡「硬的更硬」的對台策略,但我以為這種傷及台灣人民心理的粗暴作法,是非常愚蠢的——如果北京真的在乎「兩岸一家親」的話。
郭力昕
2025-02-19 06:50
新聞
國際
不性愛、不結婚、不約會、不生育!BBC解析源自韓國女性主義的「4B運動」
隨著川普(DonaldTrump)在美國總統選舉中獲勝,全球對於源自韓國的「4B運動」關注度飆升。但為什麼有些女性選擇追隨當中的四大原則——不發生性行為、不約會、不結婚、不生育呢?
BBC News 中文
2025-01-20 12:58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批判理論主要關注在於「揭露隱藏的偏見」:《左膠是如何煉成的》選摘(1)
在現代時期,特別是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大多數西方國家發展出了被我們稱之為「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共識。自由主義的主要內涵,就是政治民主,限制政府權力,發展普遍人權,每個成年公民在法律面前皆享有人人平等、言論自由,能夠尊重多元價值和誠實辯論,尊重實證和理性,實施政教分離,以及享有宗教自由等。這些自由主義價值觀被我們盡可能地高舉,發展為理想的典範。它和神權、種族歧視、奴隸制、父權制、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許多其他形式的歧視,持續鬥爭了幾個世紀,時至今天,仍然有未竟之處。
海倫・普魯克羅斯
2025-01-11 05:10
新聞
國際
「超過7400萬選民,竟支持一名性虐待者當總統!」川普引發的厭女風潮,如何激起美國加入4B運動
在川普勝選後,2010年代起源於南韓的「4B運動」(4BMovement)瞬間掀起一波網路熱潮——Google搜尋量上升450%,光是6號當日就有20萬筆搜尋紀錄;許多美國女性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宣布要效法該運動,以抗議父權主義和厭女文化。此舉反映出部分美國女性對近期一些右翼人士言論的強烈反彈,以及對女性權益的擔憂。
李岱青
2024-11-19 09:00
新聞
國際
當男性無可救藥,「不婚不戀不性不生」才是女性唯一出路?當「4B運動」席捲全美,發源地南韓為何仍舊厭女
在川普(DonaldTrump)宣布當選為美國第47任總統後的幾個小時內,Google上「4B運動」的搜尋量就開始飆升。這場源自南韓的女權運動,因為美國大選而受到全世界關注,相關短片或貼文在TikTok、X平台上吸引數百萬流量;然而在發源地南韓,「4B運動」卻不怎麼有名,甚至相比之下,反女性主義的聲浪才是主流。《滾石》和紐約時尚雜誌「TheCut」採訪數名南韓女性,瞭解她們對女權運動的看法。
李岱青
2024-11-16 10:0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謝明瑞觀點:美國大選的性別取向
美國講究男女平權,但至今仍沒有產生過女性總統,為什麼?
謝明瑞
2024-11-14 07:00
評論
兩岸
財經
藝文
專欄
胡又天專欄:京東自爆記─「內鬼吧」在「塔」下發出時代最強音:「有拳不買」
京東楊笠事件的熱度,這幾天持續延燒,但不是越燒越旺,而是轉小火慢燉。各位如果想看一些第一手的「戰報」與討論,我推薦三個平台:知乎、B站,還有百度的「京東內鬼吧」。
胡又天
2024-11-03 05:50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性別比政見更重要? 同為女性跟川普拼輸贏,賀錦麗選情比當年希拉蕊更糟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民主黨對手賀錦麗正衝刺最後競選階段,但11月總統大選決勝關鍵恐非雙方政見,而是最基本也是無法改變的「性別」。賀錦麗雖是美國第二位女性總統候選人,但最新民調顯示,她遭遇的性別阻力卻高於2016年同黨女性總統候選人希拉蕊。
王秋燕
2024-10-02 16:40
新聞
兩岸
藝文
愛奇藝新劇《楠丁格爾先生》惹議 中國網友:「為什麼把南丁格爾塑造為男性?」
周三(9月25日)上午,中國影視平台「愛奇藝」發佈新片海報,這個僅公布了片名《楠丁格爾先生》和創作初衷的影視作品在大陸社交平台掀起巨大討論熱潮,「為什麼要把南丁格爾塑造為男性?」成為主要話題。
BBC News 中文
2024-09-30 11:49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女性題材電影在中國迎來高光時刻
自2022年首映以來,這部關於「女書」的紀錄電影《密語者》(HiddenLetters)已獲得艾美獎(Emmy)提名並入圍奧斯卡獎(AcademyAward)候選名單。女書是一種僅在女性間流傳的古代漢語書寫系統。
Liyan Qi
2024-09-16 13: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吳沛憶失言風波,揭開民進黨性別平等的真相
日前民進黨在台北「反濫權、護民主」的宣講當中,上台的民進女性黨立委吳沛憶攻擊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不舉」、「只有25秒」、「沒擋頭」,用這些腥羶色的詞彙極盡所能羞辱與自己立場相左的民意代表,而這些言論對比一向自詡強調民主自由與性別平等議題是緊密相連的民主進步黨顯得諷刺,尤其是吳沛憶先前還為了自己黨內性騷吃案事件為性平發聲,可見雙重標準在民進黨可說是隨處可見。
黎弘育
2024-06-21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缺乏「開化」的男性伴侶,不婚不生也不欠誰!越來越多中國女性信奉「單身主義」
自由撰稿人柴婉柔(ChaiWanrou,音譯)認為婚姻是一種不公平的制度。和中國許多年輕女性一樣,她也參加了一場日益壯大的「單身主義」運動,憧憬著沒有丈夫、沒有孩子的未來,這給政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德國之聲
2024-03-08 16:17
新聞
國際
兩岸
計畫單身「躺平」與養老:眾多中國女性決定不婚不育的原因是什麼?
國際婦女節前夕,中國重慶龍湖天街特別將行人斑馬線裝飾成粉色,並標上了慶祝文案,其中包括「沒有哪個領域是性別專屬」、「我想要自由、平等,這是人權,不是女權」、「拒絕女性詞語污名化」。這些標語某種程度上反映年輕女性對性別平權運動的看法,但卻因不明原因遭到撤下,甚至沒留到3月8日。
蔡娪嫣
2024-03-07 19: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文化
奧斯卡「最佳導演、女主角」《芭比》入圍雙槓龜 VOX:別急著抱怨,「芭比贏得奧斯卡」不該是女性主義標竿
「奧斯卡不過是現實中的『大男人道館』」
李岱青
2024-01-30 12:00
風生活
為何有些人個性幽默,卻交不到男女朋友?專家道出關鍵原因,跟長相沒關係
BisforBanter.
大塊文化
2023-12-30 11:00
風生活
心理
想用交友軟體聊天脫單,為何對方卻只想約炮?專家破解渣男話術,別以為這種話是讚美
YisforYouAreNotLikeOtherGirls.
大塊文化
2023-12-28 16:02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吳欣盈「公主下凡」不耐煩 柯文哲親自輔導 「臭臉珊」這樣教她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找來「新光大公主」、現任立委吳欣盈擔任副手,先是陷入雙重國籍爭議,她一句「這是我和美國政府之間的事情」持續被炎上。當媒體問及擔任副手前有無讓家人知情,吳欣盈再一句「你當記者有問過你爸媽嗎?」並談及父權主義,引發風波。
蔡宜彣
2023-12-03 08:40
評論
兩岸
專欄
張倫觀點:暗夜中的白紙運動與彩色的萬聖狂歡
上海,這近代中國現代化歷程的產兒,別號「魔都」的城市,剛剛通過萬聖節前夜的狂歡,又展示了一次其與眾不同的「魔力」,展現了當下沉悶壓抑悲切的中國社會的另一個面相,一個意味深長的文化圖景。
德國之聲
2023-11-04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人口出生率驟降 習近平要求為女性設立結婚生子目標
因應中國出生率驟降以致人口負成長,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出席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時,要求各方加強引導年輕人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藉由婦女大會為中國女性設立結婚生子的目標。
中央社
2023-11-03 19:3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