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滴滴出行 文章列表
#
滴滴出行
約 15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中美必有一戰?應對川普關稅,中共高層要求民企「經濟備戰」
川普關稅戰所引發的問題已經不再只是大型出口企業,現在連中國的民營企業也要支持中共高層的決策。民營企業為中國絕大多數的民眾提供了涵蓋80%的就業崗位,在這場貿易戰風波中民企也是受打擊最嚴重的部分。
田暢
2025-04-08 22:27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習近平與馬雲會面,代表中國民營企業的好日子來了嗎?《彭博》:並沒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與中國的企業巨頭舉行了一場「民營企業座談會」,這是自2018年以來,國家領導人首度親臨如此高規格的企業家會議,顯示北京對民營企業——尤其是科技產業——的態度開始轉向積極支持。儘管習近平對科技富豪們釋出滿滿善意,但《經濟學人》和《彭博》皆認為,北京的一次示好恐怕依舊不足以讓中國科技業重拾往日輝煌。
李岱青
2025-02-18 17:53
評論
國內
專欄
莊伯仲觀點:奧運轉播「免費收看」的秘密
菱傳媒針對「收看奧運轉播是否應該額外收費」進行民調,發現73%國人支持免費收看,有付費者27%,其中尚包含6%不甘願的。換句話,僅有五分之一國人支持付費收看奧運。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立委葉元之與學者先前即曾召開記者會,認為政府可考慮以運動彩券盈餘支付轉播權利金,或召集有意轉播的媒體共同攤平,讓全民免費觀看奧運賽事,藉此推動運動普及。
莊伯仲
2024-08-27 05:3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觀點投書:中國汽車產業不可鬆懈
汽車工業帶動巨大科技,就業,經貿的能量,是世界重要的產業。由於汽車有不同功能的類別(小客車,卡車,巴士,工程車等等),動力結構的類別(內燃機,油電共用,純電動等),精準完整的產銷統計資料很難取得。大致上,2023年全球汽車生產量8,900萬輛,中國生產3,016萬輛,佔34%。2023年全球銷售8660萬輛,中國銷售3009萬輛,佔35%。2023年中國是全球汽車大國,當之無愧。
成吉鹿
2024-02-12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恆生指數再近歷史低點,香港會淪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嗎?
踏入2024年港股延續下跌態勢,彷彿印證了去年中國網民戲稱香港淪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之說。
BBC News 中文
2024-01-31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香港人的「跨境消費」之謎:去年「北上」的香港居民,為何高達5334萬人次?
2023年聖誕節當日,李承謙相約另外三位朋友到深圳,早上在香港這邊乘搭東鐵到落馬洲站,然後經福田口岸過關。他們一行四人逛商場、到山姆超市購物,在深圳那邊吃了午飯和晚飯,完成一天的行程之後,晚上原路返回香港。
BBC News 中文
2024-01-04 12: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葉家譽觀點:適度政府干預的全球總經趨勢
當前許多政府傾向迴避資本與科技的共同所有權,最近十五年,各國政府出售全世界價值將近四兆美元的國營事業資產,目前先進國家當中,政府部門仍然擁有約十兆美元的上市企業普通股權,約佔全球股票市值的百分之十以上,按照會計價值計算,約四成各國政府股權屬於兩萬多家私營企業的少數股權。政府控股企業當中,市值排名前兩千家上市企業資產規模相當大,通常聘請專業高階經理人,積極實踐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這些上市企業當中,極少數政府干預正常運作的企業營運事務,各國政府通常遵循長期普及的商業判斷規則〔businessjudgmentrule〕。最近十年發展,主權財富基金持有超過兩成的政府股權,退休基金另持有百分之十五的政府股權,目前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國營企業—沙特阿美〔SaudiAramco〕—仍然是全球最高營收獲利的大企業。近年來,中國大陸前八十二家國營事業,維持高度穩健的營收獲利能力,足以擠身進入《世界財富五百強》〔Fortune500〕優質企業的排行榜。
葉家譽
2023-10-11 05:5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葉家興觀點:中國大陸擴大內循環的方程式:「r=g」
從2018年美國對中國發起關稅戰及其後的一系列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中國大陸決策層愈來愈明白內需市場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上月底,中國大陸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對發展內需的經濟戰略有更深入的政策指引。如文件所顯示,對內需市場友善的各種政策,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將在各領域、各平臺,甚至各年齡層陸續推出。
葉家興
2023-08-07 07:2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銀行家觀點》一個矛盾、兩個困境、五大挑戰─中國經濟不再耀眼
中共二十大後,政局大致底定,中國轉向「輕經濟、重安全」的調性,在習近平強勢領導下,「一個矛盾、兩個困境、五大挑戰」下的經濟發展,未來幾年恐難逃四處救火的窘境。中國的未來,全球正拭目以待。
林立程
2022-12-18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消息人士:馬雲的螞蟻集團將被重罰逾10億美元,北京當局將結束監管
據路透社獨家報導,六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當局準備對馬雲的螞蟻集團處以超過10億美元的罰款,從而為結束對這家金融科技公司長達兩年的監管整頓鋪平道路。
德國之聲
2022-11-24 0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習近平第三任期對中國是喜是憂?專家這樣看待未來十年中國經濟
中國目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就是確保中共二十大的順利召開。網絡控制空前嚴厲、城市維穩氣氛森嚴、連證券交易商上也得到通知不要在會議期間拋售大宗股票,保持股市的穩定。
美國之音
2022-10-18 02: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12位台灣學者新書《一個人或一個時代》 檢視習近平執政10年如何「再毛化」
中共20大開幕前,台灣12名政治學者合作新書《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剖析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前兩任10年間如何憑藉其人格特質,扭轉中國政經情勢,呈現「再毛化」(Re-Maoization)的逆勢走向。書中警告,當前美中對抗的烈度、廣度跟深度都已超越昔日美蘇冷戰。.
美國之音
2022-10-17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經濟
習近平執政十年》從這四種商品看中國經濟興衰:手機、電動車、房地產、口罩
2012年,習近平成為中共總書記,中國經濟也逐步進入「習時代」——在他之前,1990年代總理朱鎔基「趟地雷陣」,改革國企並塑造市場經濟,打造了中國發展的新軌道;進入胡錦濤、溫家寶主政時期,中國經濟沿此軌道前行,體量膨脹四倍。
BBC News 中文
2022-10-14 21:00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熱議華爾街
證券投資
螞蟻集團終於有望捲土重來,但代價是和馬雲撇清關係?
馬雲一手打造的螞蟻集團,曾顛覆以銀行為中心的金融運作,普及了電子支付,讓金融服務進入廣大平民體系,卻在2020年馬雲公開指責中央後,IPO計畫遭到阻止,業務一落千丈。經過一連串整肅後,馬雲如今正準備放棄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
金牛幫幫忙
2022-08-04 20:00
新聞
國內
財經
陸股為何異軍突起?陳鳳馨曝中國做了3件事:市場已開始超前部署
全球股市跌不停,但陸股卻異軍突起,引發關注。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指出,由於和歐美國家相反的貨幣政策,以及對房地產及網路平台的整頓告一段落,因此讓市場對中國股市有較好預期,市場已開始「超前部署」。
羅立邦
2022-07-03 17:0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證券投資
滴滴結束坎坷的美國上市之旅,中國互聯網公司終於迎來曙光了嗎?
6月10日是中國滴滴出行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最後一天,11個月坎坷的赴美上市之路就此劃下句點。這一年,中國互聯網巨頭公司受到步步進逼,到最近監管的鬆動,反映中國政府面對的壓力,以及國家方針的走向。
金牛幫幫忙
2022-06-16 20: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傅長壽觀點:香港內地化已然完成
對那些將香港視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投資客而言,香港內地化是相當嚴峻的挑戰,但對中國企業來說,則是蓬勃發展的利基。
Matthew Fulco傅長壽
2022-06-03 14:30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證券投資
黨的鐵拳,讓它1年跌90%!滴滴股東投票,壓倒性通過下市
中國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正式通知紐交所將退市。該公司去年6月30日才在紐交所上市,此後遭到中國官方的處罰。
德國之聲
2022-05-24 20:40
國際
兩岸
「習近平不是被黨拋棄,就是與黨同亡!」VOA專訪英國權威學者布朗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不惜代價地堅持「清零」防疫,引發民怨沸騰。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布朗(KerryBrown)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如果清零政策將中國經濟成長拉低到5.5%以下、挫傷和惹怒中產階級,社會動亂的爆發並非不可能;習近平雖極有可能在二十大後連任,但是他的政策若持續引發經濟衰退,習近平或將被黨無情拋棄,甚至和中共一同覆滅。
美國之音
2022-05-24 19:00
國際
兩岸
財經
「『馬某』勾結境外勢力,煽動分裂國家」!烏龍報導害阿里巴巴股價暴跌,中國投資人對科技業遭整肅超敏感
香港股市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的股票5月3日因央視一條有關杭州馬某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短訊引發市場拋售,導致股價大跌。外界以為這個「馬某」就是馬雲,結果發現純屬烏龍一場。不過,此事也反映了投資人對中國科技業遭受監管機構的整肅依然杯弓蛇影。
美國之音
2022-05-04 20:0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