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台灣學者新書《一個人或一個時代》 檢視習近平執政10年如何「再毛化」

2022年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做報告。(美聯社)

中共20大開幕前,台灣12名政治學者合作新書《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剖析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前兩任10年間如何憑藉其人格特質,扭轉中國政經情勢,呈現「再毛化」(Re-Maoization)的逆勢走向。書中警告,當前美中對抗的烈度、廣度跟深度都已超越昔日美蘇冷戰。.

中共19屆7中全會12日落幕,會後公報全文兩千餘字,除大篇幅讚揚習近平過去5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任務、有效應對國際局勢及清零防疫等成就外,更一再凸顯習近平作為全黨核心的地位。

七中全會公報曝光,習續任可能性高

公報稱,全黨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兩個確立意指「確立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以及「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兩個維護」則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公報發表後,不少分析指出,這些表述可能在20大上被修進黨章,且即將贏得第三任的習近平也可望牢牢掌握黨內的話語權。由於習近平的潛在接班人一直未浮上檯面,外界臆測習近平未來10年恐繼續主政。

台灣學界新書檢視習10年執政

在此背景下,專精所謂「匪情研究」的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集結12名政治學者出版新書《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以習近平的人格特質為基礎,探索他10年來對內集權、對外擴張的執政模式,以及該模式對中國經濟、社會,乃至美中關係及台灣問題帶來的劇烈變化。

作者之一、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在新書發表會上剖析,中國政壇歷經毛澤東時代的極權主義後,從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以來的主政期,無不力圖「撥亂反正」毛澤東的左傾和極權思潮,因此,數十年間,中國政治權力逐漸分化,經濟及社會漸趨鬆綁,且精英甄拔也漸制度化,邁向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的道路。

在此趨勢下,吳玉山不諱言,10年前,學界普遍預期習近平上任後將是「弱主」,但不料習近平竟是逆轉情勢,緊縮黨國體制對經濟和社會的控制,彷彿重返毛澤東時代。

吳玉山說:「我叫它'再毛化',就是習近平似乎出現了一個返祖(atavism)現象,在他的統治底下,第一,權力反向地集中了,這個跟鄧、江、胡是相反的趨勢。第二,制度化開始倒退。第三,黨國對於社會控制開始不斷地加強。」

所謂返祖現象,意指生物體身上出現了祖先才有但現代人已消失的生理特徵,代表一種不太常見的「退化」現象。

習近平人格特質影響決策

問題是,習近平的劇變從何而來?

也是作者之一、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寇建文於新書發表會上指出,這或與習近平早年經歷形塑的人格特質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習近平於文革時期因父親習仲勳遭批鬥而下鄉成為知青,這段生活歷練讓他培養出簡樸、厭惡腐敗、隱忍自信、念舊情、除惡必盡、崇尚強勢領導和集體主義等心理特質,都反映在他現在的執政風格上。 (相關報導: 決定中國方向的世界觀》陸克文解析習近平最深層意識型態: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民族主義 更多文章

以新冠疫情為例,寇建文分析,習近平之所以堅持「動態清零」,就是將病毒視為黨國敵人,必須以專政手段對付,沒有讓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