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氣候協定 文章列表
#
氣候協定
約 4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科技
經濟
韋安觀點:中國「新三樣」─川普VS習近平另一場「美中貨幣隱形大戰」!
「當『新三樣』替代『舊三樣』:中國新能源革命會重塑世界秩序?」 「一邊是石油美元防線,一邊是新能源攻勢:川普與習近平另一場世紀博弈?」
韋安
2025-05-10 07:00
新聞
國際
文化
教宗良十四世》梵蒂岡選了一位美國籍教宗,但他曾批評川普「你的良心不會不安嗎?」
梵蒂岡8日選出美國籍的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Prevost)為接替方濟各的新任教宗,並宣布其名號為「良十四世」(LeoXIV)。不過《路透》指出,這位史上首位美國籍教宗對美國總統川普有些看法。
國際中心
2025-05-09 07:24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呂政璋觀點:從對立到合作的政商關係─台灣的「馬斯克」在哪裡?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Trump)與科技巨擘伊隆·馬斯克(ElonMusk)之間的關係,從最初的對立到如今的緊密合作,充分展現了政治與商業之間的複雜互動與利益糾葛。這種關係不僅影響美國的政策走向,也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同時,這也引發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台灣是否有可能出現像馬斯克這樣的企業家,不僅能夠影響全球市場,更能顛覆既有的產業格局?
呂政璋
2025-03-30 07:00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李堅明觀點:台灣應輸出減碳影響力
面對2023年與2024年背靠背(backtoback)的近12萬年來歷史高溫,聯合國於亞塞拜然巴庫(Baku)舉行的第29屆氣候大會(簡稱COP29)呼籲全球應以跑百米的速度遵行1.5oC減排路徑,2030年減排43%及2035年減排60%(相較2019年排放水準)。同時,也通過《巴黎協定》第6條(Article6)新碳市場規則,開起國際減量合作契機,助力國家雄心「自定減量貢獻」(NationallyDeterminedContributions,NDCs)的實踐。
李堅明
2025-03-26 05:50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欲拿經濟衰退壓低通膨?吳嘉隆列美國「四降」關鍵:聯準會觀望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上任後揮動關稅大刀,貿易戰情勢升溫。對於外界認為川普欲靠美國經濟衰退以達成通膨走低、聯準會(Fed)降息、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走低、美元走低等目標。經濟學家吳嘉隆今(14)日在節目《鈔錢部署》中表示,要達成經濟「四降」,並不一定需要靠讓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
傅乙珮
2025-03-15 08: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簡錫堦觀點:凍結USAID,爭相軍備─2025終結貧窮成奢望?
2010年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D.Sachs)在他寫的《終結貧窮:可以在2025年以前達成(TheEndofPoverty:HowWeCanMakeItHappeninOurLifetime終結貧窮如何在我們有生之年實現)》一書,預言2025年可以完成「終結貧窮」的目標。歷經十多年努力,但不巧美國川普總統(DonaldJohnTrump)上台後,以美國優先不再擔負世界秩序、經濟、政治領導責任,使得終結貧窮遭遇重大的阻礙。
簡錫堦
2025-03-14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誰是「台灣在地唯美帝是從協力者」?
在賴清德總統同意奉送台積電給美國後,美國川普還想再加碼。美國總統川普提名擔任國防部政策次長的柯伯吉,表示:台灣國防預算應接近GDP的10%或至少在這範圍內。事實上,在賴清德總統主政之下,目前的國防預算已高達中央政府總預算近17%。到底,賴清德是「務實台獨工作者」?還是,「台灣在地唯美帝是從協力者」?
孫榮富
2025-03-10 05:3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政府又帶頭裁員了!1.7萬人「至少65%回家吃自己」,都集中這1類員工
美國總統川普26日表示,他的政府計劃裁減環境保護署(EPA)約65%員工;環保署是負責氣候變遷等多項領域工作的重要監管機構。
中央社
2025-02-27 14:35
新聞
國際
VIP
大國博弈
全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正在改變!地緣政治專家:這都要歸功於川普的善變與好鬥
由於川普上任後對全球帶來的不穩定性,許多國家開始跟美國保持距離,國際政治分析師阿比舒爾·普拉卡什(AbishurPrakash)認為這可能為中國打開與世界各國關係回暖的機會之窗。普拉卡什認為,科技領域是未來競爭的戰場所在,川普對全球市場帶來的衝擊可能強化北京的影響力。
方海若
2025-02-24 15:34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科技
重磅專訪
商業
VIP
經濟
政經解密
重磅專訪》關稅戰打不久,科技戰才是長期趨勢!中研院士朱敬一:台灣有不可取代的晶片優勢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狂打關稅戰,偏重國家利益並朝孤立主義靠攏的作風,台灣該如何因應?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解析,「台灣在國際政治上有多條軸線,不會因為川普當選而被歸零。關稅戰是打不久的,科技戰才是長期趨勢,台灣有不可取代的晶片優勢。」
王秋燕
2025-02-24 08:5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鄭家鐘專欄:川普時代難以理解?還是用錯理解框架?
川普上任後的出招頻頻,本身除了賽局恫嚇外,其作風一直具有兩面性、一為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獨霸主義,二為在經濟上的掠奪思想,因此,純經濟學者及純政治學者都看不懂、這意味著經濟學的「ontheotherhand」應該是「地緣政治學」,兩手策略才能解讀川普的兩面性。
鄭家鐘
2025-02-19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經濟民族主義對全球自由貿易的挑戰
要論及論川普經濟民族主義貿易政策對全球自由貿易的挑戰,可以從美國經濟民族主義開始說起,而這部份可以透過歷史回朔開始推及:
許翔霖
2025-02-17 05:30
評論
國際
專欄
闕志克觀點:特赦權如何讓總統變成皇帝
川普於美東一月二十日中午宣誓就任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同一天早上,拜登特赦了眾議院調查國會大廈攻擊事件特別委員會的所有成員,以保護他們免受川普2.0政府的追殺。當天下午,川普就宣布赦免、減刑或放棄追訴四年前一月六日國會大廈暴動中被控犯罪的1500多人,這個特赦令紮紮實實地賞了美國司法部一個大耳光,因為國會大廈暴動案正是該部有史以來最大的起訴行動。兩個總統在同一天的特赦動作,將野心家一旦掌權如何赤裸裸地顛倒是非黑白,作了最淋漓盡致的示範。不消說,川普的特赦讓數以百計、在國會大廈攻擊事件中受驚負傷的警察護衛人員痛心疾首,但比之於臺灣太陽花事件中,法院判定北市警局因強力驅離時違反比例原則,需負國家賠償責任,算是勉強保住了法治的尊嚴。
闕志克
2025-02-11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只講利益、強詞奪理 川普「確定的不確定年代」來臨,陳冲給台灣「4字真言」應對之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上台至今,以「美國優先」之名頻頻對外出招,外界認為一個「不確定的年代」已來臨。不過,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川普只講利益、強詞奪理的特質非常明確,各種政策基本不脫《交易的藝術》(TheArtoftheDeal)一書觀點。面對如此「確定的不確定年代」,陳冲建議台灣最好的做法,就是「好自為之」。
張鈞凱
2025-02-07 12:55
評論
國際
專欄
王義雄觀點:川普的「美國再次偉大」是掠奪霸權的迴光返照?
川普就任總統當天,便簽署了退出世衛組織和《巴黎氣候協定》的行政命令,川普的「退群」理由竟還怪罪了中國,聲稱「美國不會在中國製造污染卻不受懲罰的情況下破壞自己的產業。」川普在退出世衛組織的行政令中也再次抹黑中國,說美國之所以選擇退出,是由於世衛組織對所謂「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疫情及其他全球衛生危機處理不當」。但川普說的這些理由只是再玩了一次抗中牌,真正的原因還是川普的土包子財閥性格使然,他雖貴為美國總統卻沒有世界領袖的氣度與擔當,當美國逐漸失去世界領導地位,這樣的國家還能偉大起來嗎?
王義雄
2025-02-06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散佈不確定性之際 BBC:習近平看到了機會
如果中國對美國針對所有中國貨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感到憤怒,那麼它隱藏得很好。
BBC News 中文
2025-02-05 08:3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劉依俐觀點:川普的反擊─「見不得光」的光明會與「深層政府」即將邁入歷史?
在現代政治的背後「光明會」(Illuminati)與「深層政府」(DeepState)經常被描繪為控制全球權力分配和重大決策的神秘力量,是一個隱藏的權力網絡,藉由操縱經濟、媒體和國際組織,試圖建立一個「新世界秩序」。唐納·川普在2016年第一次當選美國總統後,其政策與行動被視為對這些隱秘勢力的直接挑戰。
劉依俐
2025-02-02 07: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劉依俐觀點:川普與馬斯克─共同的「美國夢」,迥異的政策理念
打從馬斯克捐款投入支持共和黨的川普競選,有趣的討論一直圍繞在川普即將擔任總統期間,馬斯克的公司(如特斯拉和SpaceX)與政府的政策和計劃是否有著一定關聯:
劉依俐
2025-02-01 07:10
新聞
國際
欣喜若狂、害怕和不足為奇:10位立場不同的美國人,如何看待對川普上任第一週
如果說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總統在競選過程中出現兩極分化,那麼他重返白宮後的第一周也不例外。
BBC News 中文
2025-01-26 13:15
新聞
政治
美國會退出聯合國?謝金河盤點川普上任8支箭:下一個目標是俄烏戰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上任後,迅速簽署超過40項行政命令,並公布於白宮網站。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網路節目《老謝開講》上表示,川普的上任首日有非常多政策的建樹,包括往後在美國出生的兒童不能拿到美國籍,以及非法毒品走私,或移民都有非常嚴格的禁令。
陳明遠
2025-01-25 2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