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馬斯克捐款投入支持共和黨的川普競選,有趣的討論一直圍繞在川普即將擔任總統期間,馬斯克的公司(如特斯拉和SpaceX)與政府的政策和計劃是否有著一定關聯:
1. 就業與產業政策:川普強調美國製造業和就業,這與特斯拉在美國本土的生產策略有一定契合。馬斯克在川普任期內經常提到特斯拉工廠的就業貢獻。
2. 能源政策:川普支持化石燃料,退出《巴黎協定》,這與馬斯克的清潔能源理念相對立。馬斯克在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公開退出了川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President’s Strategic and Policy Forum)。
馬斯克曾對川普政府在某些政策上的行動表示理解,例如支持企業減稅政策,但也公開批評川普的移民禁令和氣候政策。於川普上任初期,馬斯克曾短暫參加川普的經濟顧問團,但因氣候政策分歧而退出。
最耐人尋味的是社交媒體與言論互動,自川普被推特封禁後,馬斯克在收購推特(現為X)後表示支持言論自由,並解封了川普的帳號。雖然川普尚未重返推特(截至2024年底他仍以Truth Social為主),但馬斯克的這一舉動引發了牆頭草甚至風向星座變來變去的口誅筆伐。
兩人媒體形象與影響力的相似之處
(1)媒體聚焦:川普與馬斯克都是媒體的焦點人物,他們擅長使用社交媒體(川普的推文和馬斯克的推文均屢次引發熱議)。
(2)爭議性:兩人都因其公開言論和行動引發了爭議,但也因此獲得了大量支持者。
(3)共同的「美國夢」象徵:川普和馬斯克雖在很多理念上不同,但兩人都以「成功企業家」形象著稱。川普以房地產與政治地位為基石,而馬斯克則是科技與創新領域的代表。兩者雖然各自風格鮮明,但都在塑造「個人品牌」方面具有相似性。
馬斯克曾短暫參與過川普政府的顧問團隊,具體與政府效率相關的部分主要體現在川普於2017年成立的各類總統顧問委員會。以下是相關背景:
1. 美國製造業委員會(American Manufacturing Council):川普在任內設立的諮詢團隊,旨在促進美國製造業的增長,吸引企業家和企業領袖提出建議。馬斯克作為製造業領袖,因特斯拉和SpaceX的影響力被邀請加入該委員會,協助改善美國的製造業競爭力。
2. 戰略與政策論壇(Strategic and Policy Forum):論壇聚集了各行業的頂尖企業領袖,目的是提供政策建議,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和政府效率方面。
(註: 2017年6月,川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作為清潔能源的倡導者,馬斯克表示這一決定與他的價值觀不符,隨後退出了川普的顧問委員會。馬斯克在推特上公開表示:「退出《巴黎協定》對世界和環境並非好事,因此我將離開總統顧問委員會。」(Musk publicly stated on Twitter: 「Leaving the Paris Agreement is not good for 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 so I will be leaving the presidential advisory council.」)
3. 馬斯克與政府效率:雖然馬斯克在川普政府中沒有長期任職,但他一直致力於推動技術創新,並公開支持提高政府效率的措施,包括減少繁文縟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推動可持續能源政策。這是他的顯著貢獻。
4. 與前朝政府的互動:在拜登政府時期,馬斯克也曾多次對美國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評,例如缺乏對特斯拉的支持,但仍積極參與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總而言之,馬斯克的參與主要是針對製造業、能源政策和技術創新的建議,雖然他退出了川普的委員會,但他在政府效率和經濟政策方面的理念仍然具有深遠影響力。
馬斯克的電動車與川普的石油政策之間的關係,體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與能源政策理念:
(1) 川普的石油政策─川普政府推行的能源政策強調能源獨立,聚焦於傳統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開採和利用。
A. 政策要點取消多項環保限制,鼓勵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如在聯邦土地和海域開採);
B. 推動「能源主導地位」(Energy Dominance),強調美國在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市場的競爭力;
C. 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削弱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
D. 目標通過降低能源成本和擴大化石燃料開採來促進經濟增長,並增強美國能源供應的自主性。
馬斯克是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定倡導者,其理念與川普的石油政策形成鮮明對比—特斯拉的電動車產業核心目標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推廣清潔能源解決方案,電動車(EV)直接挑戰了內燃機車的市場,對石油需求產生潛在威脅。清潔能源計畫,馬斯克還通過太陽能(SolarCity)、電池儲能(Powerwall、Megapack)等產品推動能源轉型,旨在實現碳中和的未來。
(3) 雖然川普的能源政策並不直接針對電動車或特斯拉,但仍產生了一定影響。
A. 減少對新能源的支持: 川普削減了聯邦對電動車稅收抵免等政策的推廣力度,降低了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市場刺激;
B. 鼓勵化石燃料:川普的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可能導致石油價格下跌,進一步影響電動車的競爭力,因為低油價會削弱消費者轉向電動車的動力;
C. 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特斯拉等電動車公司需要充電站基礎設施的廣泛推廣,而川普政府並未將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列為優先事項。
A. 批評石油政策:馬斯克一貫反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認為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的關鍵。他在退出川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時,強調對《巴黎協定》的支持。
B.實際利益交集: 雖然理念相反,但川普的減稅政策和經濟刺激計劃對特斯拉這類大公司仍有一定的間接好處,特別是在美國市場擴張上。
(5) 還有馬斯克的狗狗幣(Dogecoin)與川普發行數字貨幣之間,其實並不存在直接關聯,但兩者涉及的主題(加密貨幣和數字貨幣)引發了關於未來金融和經濟模式的重要討論。
狗狗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最初作為一個玩笑,但隨著馬斯克的支持和社交媒體影響力,其價格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特斯拉甚至接受狗狗幣作為某些產品的支付方式(如商品購買)。
馬斯克支持狗狗幣的原因之一是其「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和「民主化」特性,認為這樣的貨幣可以挑戰傳統金融體系,為普通民眾提供更多參與經濟的機會。他甚至被稱為狗狗幣之父(Father of Doggy Coins).
川普的態度一直耐人尋味:首先他在前任任期總統期間,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持批評態度,稱它們「不是真正的貨幣」,並認為它們威脅到美元的地位。
川普的數字貨幣計劃(假設):雖然川普並未實際發行數字貨幣,但如果他提出類似的計劃,可能會涉及政府主導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
川普目標可能希望利用數字貨幣技術來增強美元的全球地位,或作為替代方案來對抗加密貨幣的影響力。這類數字貨幣將由政府控制,與去中心化的狗狗幣形成鮮明對比。
狗狗幣代表的是去中心化、自由市場的加密貨幣;而川普可能的數字貨幣將是政府控制的法定數字貨幣,兩者在理念上完全對立。
馬斯克支持的狗狗幣等加密貨幣挑戰了傳統銀行和法定貨幣的壟斷地位,為去中心化經濟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川普或其他政府推行央行數字貨幣,則可能加強政府對金融體系的控制,並對加密貨幣形成監管壓力。
馬斯克支持狗狗幣的行為,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聲,導致市場情緒波動頻繁。
優點在推動普通民眾對加密貨幣的認知,提高了大眾對數字資產的參與度。缺點過度依賴社交媒體,可能導致價格過於投機化,缺乏穩定性。
如果推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其穩定性和政府背書將可能對抗加密貨幣的波動性。提高市場對數字貨幣的信任度,穩定金融體系,同時可能促進數字支付的普及化之外,缺點可能帶來過於中心化的貨幣系統可能導致個人隱私問題,以及過度監管對經濟自由的影響。
馬斯克支持的狗狗幣與其他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對傳統銀行體系構成潛在威脅。去中心化貨幣讓交易不再需要中介,削弱銀行的角色。 加密貨幣能快速跨境轉移資金,挑戰傳統的匯款和支付系統。
川普的數字貨幣的挑戰:如果川普推動數字美元,可能對傳統銀行帶來轉型壓力,因為CBDC可能直接連接政府與公民,降低對銀行的需求。
A. 狗狗幣的全球影響:馬斯克的狗狗幣因其國際性(去國界化),為跨國支付提供了便捷選擇。雖然不像比特幣那樣主流,但狗狗幣的普及也代表了數字資產的潛力。然而,價格波動和缺乏政府背書,限制了其成為全球性穩定貨幣的可能性。
(相關報導:
林庭瑤專欄:不甩川普登基,黃仁勳何來硬氣?
|
更多文章
)
B. 川普數字貨幣的地位:如果川普推動數字美元,這將增強美元在數字貨幣時代的競爭力,尤其是對抗中國數字人民幣(e-CNY)的全球化影響。數字美元有望成為國際結算和儲備貨幣的主要選擇,穩定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
(1)馬斯克的狗狗幣問題: 缺乏穩定性和技術升級計劃,可能使狗狗幣難以在長期內保持競爭力。它更像是短期投機產品,而非穩定的價值儲存手段。
(2)川普的數字貨幣問題:中心化管理可能侵犯用戶隱私,引發對監控和濫用數據的擔憂。
過於依賴政府支持,可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削弱市場對數字貨幣的獨立信心。總結來看,馬斯克的狗狗幣代表去中心化金融的理想,川普可能的數字貨幣則體現傳統貨幣權力在數字時代的延伸。兩者的理念對立,但在未來的經濟中,即可能會共同塑造新型金融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此前曾對加密貨幣持批評態度,曾稱其為「騙局」。然而,在2024年競選期間,他接受了數位資產,並計劃建立比特幣儲備,任命支持加密貨幣的金融監管者。
最新資訊是,近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及其夫人梅拉尼婭·川普(Melania Trump)相繼推出了各自的加密貨幣:
2025年1月17日晚,川普宣布推出名為 $TRUMP 的個人加密貨幣。該代幣被描述為「唯一的官方川普迷因」,旨在讚頌一位無論面臨何種困難都永不退縮的領導者。發布後,$TRUMP 價格迅速飆升,市值一度超過50億美元。
隨後,2025年1月19日晚,梅拉尼婭·川普也推出了她的加密貨幣,名為 $MELANIA。該代幣的市值很快突破了100億美元。
這些加密貨幣的推出引發了市場的劇烈波動。$TRUMP 的價格在推出後的48小時內大幅波動,隨後下跌,印證了業界對其高波動性的擔憂。此外,川普夫婦在即將上任前推出個人加密貨幣的舉動,引發了關於利益衝突和道德問題的討論。批評者擔心,這可能成為特殊利益集團試圖收買總統影響力的一種危險方式,引發了關於安全性、合規性以及政治與金融交織的深層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