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歐美貿易戰 文章列表
#
歐美貿易戰
約 25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大國博弈
布魯塞爾觀察》川普關稅戰引爆全球風暴,歐盟如何在中美兩強夾擊中突圍?
2025年4月,全球政經風暴以川普(DonaldTrump)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擴散,當其關稅大刀再次出鞘,無論是美國老牌盟友,還是只有海豹、企鵝居住的無人島,均無一倖免,不過在人心惶惶、股市動盪之際,各國搶著排隊上談判桌擬定新關稅,川普在2025年4月9日突發踩了煞車,暫緩其他60多國的高關稅政策。面對突如其來的90天緩衝期,歐洲聯盟(EuropeanUnion, 以下簡稱歐盟)也在4月10日宣佈,暫緩對美25%的報復關稅措施。
陳稚寰
2025-04-21 08:00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風評:中美關稅戰最大的附帶損益─「武器化」民航客機業
中美激烈的競爭中,被「武器化」的項目越來越多;而在紛亂又無序的拚鬥中,總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在這次中美螺旋式上升的關稅戰中,民航客機被「武器化」,而且很可能成為一個最大的「附帶損益」項目。
主筆室
2025-04-21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討好俄羅斯來孤立中國,真的會有效嗎?《南德意志報》不看好「反向季辛吉」戰略:只會爽到北京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報》以「川普對華政策的最大得益者正是中國」為題,刊發評論指出,美國總統想要通過討好俄羅斯來孤立中國,但這種所謂的「反向季辛吉」戰略堪稱一廂情願的幻夢。
德國之聲
2025-03-23 11:3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大國博弈
布魯塞爾觀察》川普重燃貿易戰,深度解析美歐雙方謀略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Biden)建立的國際情誼,曾讓歐美關係曾一度回溫,但當「制裁癖」川普(DonaldTrump)再次回歸,以關稅再次打擊跨大西洋關係,雙邊友好交情似乎過眼雲煙。如今美歐貿易戰再次上演,其「前世今生」究竟為何?貿易戰一旦開打後,又有哪些效應?
陳稚寰
2025-03-18 08:00
評論
國際
兩岸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從「茶葉、絲綢、瓷器」到中國製造「新三樣」—川習「二度交手」的結局
200年前清帝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到現在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板」,「新、舊三樣」強勢商品,使中國生產和製造,在全球貿易體系,都成為最有競爭力和最多貿易順差的經濟體。這一轉型,不僅改變了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角色,也使得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無法降溫。
韋安
2025-02-02 07:10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科技
商業
經濟
川普回鍋白宮,歐美關係裂解?!歐盟面臨三大挑戰,未來四年「剉咧等」
一方面是「歐盟女王」馮德萊恩嚴重肺炎,一方面是「美國天王」川普還未上任,2025開年以來的歐盟政府好似進入無重力狀態,直到20日川普就職、馮德萊恩重回舞台後,才算落地迎向與川普關係的3大挑戰。
中央社
2025-01-20 10:34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韋安觀點:川普重返白宮─中美關係、貿易戰及地緣政治的九重透視
2025年,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中美關係及世界局勢是否會迎來新的局面?在他前一次總統任期內,對中國的態度從「前鞠後攻」的初期合作模式,轉變為後期的對抗,由熱絡的交流最終陷入緊張冷淡。
韋安
2024-12-19 0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台灣將取代香港成東亞轉運樞紐?航空業高層曝3關鍵:供不應求
疫後航空客運市場需求爆發,桃園機場又恢復熱絡繁忙景象。攤開數據來看,來台轉機人次與比例明顯提升,去年占比逾17%,一舉躍升7個百分點;航空業者認為,「台灣將成為東亞重要轉運樞紐,中轉市場前景一片看好」。
中央社
2024-12-01 11:39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新政策「具不確定性」 國發會評估:台灣有爭取關稅豁免權的空間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將重返白宮,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20)日在立法院指出,川普競選政見以「美國利益優先」為核心,在對外經貿方面,強調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加10%至20%的關稅,進一步提高對中國商品進口關稅達60%,重新談判雙邊貿易協定等,預期將牽動全球供應鏈版圖加速重組,川普新政策的落實仍具不確定性,其影響有待評估。不過,台美關係長期友好,維持穩健的夥伴關係是美國跨黨派的共識,未來應有爭取關稅豁免權的談判空間。
羅立邦
2024-11-20 10:06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關稅人」川普即將上任,歐盟需要擔心與美國的貿易戰嗎?
川普十分青睞關稅。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他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洗衣機、太陽能電池板、鋼材和鋁材進口的法案,打擊了世界各國—無論是否是政治盟友。
德國之聲
2024-11-14 10:10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AI
台積電雙11給中國的驚喜:我們不再製造AI晶片給你了!集邦科技評估:影響營收不到1成
川普即將再次入主白宮,外界預料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延燒。台灣晶片製造龍頭台積電率先決定,暫停出貨給中國,集邦科技認為,此舉雖然可能流失部分中國客戶,但預期可透過其他客戶彌補,對其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的影響有限。
張薰云
2024-11-11 20:17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經濟
習近平為何強推「人民幣貿易」?歐洲智庫專家解答:這是控制台灣的先決條件
美國大選11月5日登場,各界擔憂歐美貿易開戰,以及因地緣政治而重組的國貿秩序。法國專家指出,北京強推人民幣貿易是為了方便攻台計畫;川普將加重關稅使夥伴讓步;歐盟則聚焦成員國團結對抗。
中央社
2024-11-02 17:00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張宮熊觀點:淺談貨幣之王─黃金與黃金投資
談黃金必須先從人類文明世界的貨幣制度說起。
張宮熊
2024-10-02 05: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萬物武器化時代來臨─呼叫器攻擊
上週在中東黎巴嫩發生的「呼叫器攻擊事件」震驚世界、且影響深遠,因為它宣告「萬物武器化」時代的來臨!
呂紹煒
2024-09-25 06:20
新聞
國內
財經
中美貿易戰新局!陳鳳馨看好中國前景:已在全球南方超越歐美
美國不斷對中國築起貿易壁壘的高牆,試圖限制其發展,但根據《經濟學人》報導,中國已找到有利出路,正在攻佔全球南方。對此,資深媒體人陳鳳馨表示,雖然中國是被迫前往東南亞發展,但他們已經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打好基礎,悄悄拉開與歐美的距離。
林湘淇
2024-09-04 08:20
評論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川普「王者再臨」影響中歐貿易爭端
這一周多來,川普逃過一次暗殺後聲勢上漲,拜登則黯然退選,11月大選川普勝選重回白宮希望大增,各國都為川普的「王者再臨」預作準備,而此預期也可能影響正進行中的中歐貿易戰。
呂紹煒
2024-07-24 06:2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經濟
陳鴻達觀點:美中關稅大戰一觸即發
巨幅調高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可說是當前美國朝野兩黨難得的共識。前一陣子川普才揚言,他當選總統後,將對中國貨品關稅提升到60%,對所有進口車將課徵100%的關稅。5月14日拜登總統就宣布調高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包括電動車關稅將增至100%,半導體與太陽能產品由25%增至50%。總共調高七大項產品,以反制中國產品利用低價進行傾銷,也正式宣告下一輪關稅大戰正式展開。
陳鴻達
2024-06-07 07:0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產能過剩」是個假議題!?德國經濟學者:不該用「產能過剩」粉飾自己缺乏競爭力
《法蘭克福匯報》29日刊登法蘭克福大學經濟學家霍斯特·勒歇爾(HorstLöchel)的評論〈蕭爾茨是對的〉(Scholzhatrecht)。勒歇爾支持蕭爾茨與保護主義保持距離的作法,德國汽車業應當正面接受中國電動車的挑戰、而非高築貿易壁壘,因為美國抱怨的「產能過剩」只是假議題。勒歇爾說,德國出口商品總值在GDP的佔比遠超過中國,但德國有「產能過剩」問題嗎?無論拿「產能過剩」或者「國家補貼」當成加稅理由都很怪,因為歐美國家也會進行補貼與追求出口。
國際中心
2024-05-30 15: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中國打響反擊戰!撕下「產能過剩」負面標籤,官方主攻加學界助攻使出什麼「組合拳」?
「產能過剩」從今(2024)年4月以來,為何突然成為世界聚焦乃至於批判中國的熱詞?答案莫過於美國財長葉倫(JanetYellen)該月上旬的訪華之行,多次在中國當面向官員提出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清潔能源產品產能過剩的「警告」。此外,習近平剛結束的訪歐之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vonderLeyen)也強調了如此問題。
張鈞凱
2024-05-15 07: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窮國更辛苦了,不再靠譜的發展致富公式
對那些猶在與貧窮、落後奮戰、尋求發展甚至致富契機的開發中國家而言,現在、及未來,很可能不是好年冬,因為先進國家的自私、外在大環境的改變、及特殊的「中國因素」,讓過去的「發展致富」途徑,不再顯得那麼理所當然甚至可信了。
呂紹煒
2024-04-17 06: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