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布魯塞爾觀察》川普重燃貿易戰,深度解析美歐雙方謀略

美國總統川普以關稅再次打擊跨大西洋關係,美歐貿易戰再次上演,會造成哪些效應?(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建立的國際情誼,曾讓歐美關係曾一度回溫,但當「制裁癖」川普(Donald Trump)再次回歸,以關稅再次打擊跨大西洋關係,雙邊友好交情似乎過眼雲煙。如今美歐貿易戰再次上演,其「前世今生」究竟為何?貿易戰一旦開打後,又有哪些效應?

美歐近年兩起關貿勃谿

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制裁不勝枚舉,其中,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簡稱歐盟)受到兩次衝擊。首先,2018年鋼鋁關稅:川普2018年3月表示基於國家安全,分別將鋼鋁關稅提高至25 %與10 %,約64億歐元。川普稱全球鋼鋁產能過剩源自中國因素,此舉已威脅美國相關產業與其重大利益,因此在同(2018)年6月1日提高關稅;歐盟隨即在6月對哈雷機車、波本威士忌與牛仔褲,課徵28億歐元,並計劃2020年再課徵36億歐元,不過,隨著拜登與歐盟重修舊好,因而暫緩第二波制裁。

其次,空中巴士(Airbus)補貼戰:川普指控歐盟不當補貼空中巴士,而向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簡稱WTO)上訴機構(Appellate Body)控訴。經調查後,美國與歐盟皆無遵照WTO補貼規範,因此在WTO授權下,美國2019年10月18日率先對歐盟紅酒、起司、橄欖油、空中巴士加收75億歐元關稅。而歐盟在一年後也得到WTO同意,於2020年11月10日對美國農用曳引機、菸草、烈酒、番茄醬與巧克力棒課徵40億歐元關稅。

2018年7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右)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左)在白宮會面,發布聯合聲明降低貿易緊張。(AP)
川普第一任期的關稅制裁不勝枚舉,其中,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簡稱歐盟)受到兩次衝擊。2018年7月,美國總統川普(右)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左)在白宮會面,發布聯合聲明降低貿易緊張。(AP)

川普2.0再掀貿易戰

2025年2月10日,川普又一次對輸往美國的鋼與鋁採取行動,其政策重點有四:

一、取消所有國家豁免逐步取消特定產品的豁免程序,並終止現存既有「一般批准豁免」(General Approved Exclusions; GAEs)。

二、提高鋁關稅:從10%提高到25%。

三、擴大關稅範圍:納入更多鋼鋁製產品,或部分包含鋼鋁成份的產品。

四、新豁免機制:允許從美國本土生產(熔煉與澆鑄)的鋼鐵與鋁製衍生產品申請豁免。

此措施於美東時間2025年3月12日凌晨12時1分起生效,舉凡進口或早已存放在美國保稅倉庫的商品,都適用該規範。除此之外,美國商務部將在2025年5月12日前制訂鋼鋁衍生產品清單,換言之,美國要繼續擴大課稅範圍,川普稱,此舉協助美國製造業打造更好的公平競爭環境。本次關稅約280億歐元,佔歐盟對美出口總值的5%,隨著關稅提高,美國進口商未來也須多負擔60億歐元的成本。對此,歐洲執委會主張2025年4月1日,重啟2018年與2020年反制措施,總價260億歐元,鎖定商品為2類16項:

一、工業產品:鋼、鋁、紡織品、皮革製品、家電、工具、塑膠、木材製品。

二、農產品:家禽、牛肉、特定海鮮、堅果、雞蛋、乳製品、糖類、蔬菜等。 (相關報導: 劉性仁觀點:G7外長聲明是反中還是挺台? 更多文章

大致上,歐盟反制核心精神有三:首先是維護歐盟貿易利益;其次是選擇適當報復產品,減少對歐盟企業與消費者的衝擊;最後是確保歐盟關稅反制與受美國關稅影響的貿易額對等,以維持經濟平衡。但對於歐盟的措施,川普2025年3月13日在社群“Truth Social”個人帳號,抨擊歐盟是「世上最有敵意且濫用關稅的行為者之一」,甚至揚言對歐盟所有紅酒、香檳與酒類製品課徵200%關稅。一旦關稅提高,勢必影響民生成本,而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指出,川普發動貿易戰率先影響美國民眾,造成通膨、經濟成長與就業率的波動;DeHavailland EU經濟學家普薩拉斯(Vassilios Psarras)主張,依正統經濟學來看,關稅永遠不會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