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聞界 文章列表
#
新聞界
約 56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財經
媒體真的全都在「黑他」嗎?川普上任剛滿百天,美國三大電視網負面報導竟多達92%
打從重返白宮第一天開始就充滿爭議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就在迎接第二任期第100天之際,根據媒體研究中心(MediaResearchCenter)蒐集的大數據顯示,美國三大電視網ABC、NBC和CBS的晚間新聞播報內容,在過去100天以來,針對總統本人或相關政策報導,竟有多達92%內容屬於負面新聞,這個程度甚至比川普第一任期前100天更嚴重。
李靖棠
2025-04-30 15:17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網媒記者的品格─從兩則報導不實民事訴訟案談起
近年對傳播與法律學術界來說,該如何看待乃至於規範網路媒體,是一個棘手且困難的課題。拜資訊流通空前快速之賜,不僅傳統的紙本新聞傳媒內容也同步上網可得,甚至進一步衍生出諸多擺脫以紙本作為載體的純網路新聞媒體,迅速且大量地在網路世界裡傳遞新聞報導。只是值得提問的是:純網媒記者是否真的如此無拘無束?是否仍需要遵守新聞界的自律行規撰寫新聞報導?晚近兩則民事判決,值得各界矚目。
施妤青
2025-04-26 05:3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書頁下的戰場》在紙與物之間:從七件珍品看香港的集體記憶
在歷史的灰燼中,往往遺留下一些微不足道的碎片──一本珠算教本、一只造型奇特的錢箱、一套泛黃的剪報、一張馬票、一本相集、一盒棋盤、一冊舊雜誌。它們不是博物館鎮館之寶,卻在無聲之中訴說:我們曾經怎樣生活、怎樣盼望、怎樣反抗。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
2025-04-22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科技
美商務部長:豁免「互惠關稅」的電子產品將面臨一項新的獨立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13日在《ABC本周》(ThisWeek)節目上揭露,儘管智慧型手機、電腦及部分電子產品日前剛獲得對中進口高額關稅的豁免,但在接下來一至兩個月內,這些商品仍將面臨一項新的獨立關稅,同時半導體也將納入新一輪課稅範圍。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14 15:02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趙心屏專文:《理想的讀本》是一條源遠流長的溪流
母親讀了黃碧端在聯副發表的〈文化人的千古心事:莫錯過古往今來好文章〉一文,便很想到書店看看《理想的讀本》。一套八冊《理想的讀本》,在我們去的那家誠品書店架上並不全,但光是翻閱那幾冊的內容已讓我們驚喜連連,原來有如此寶藏!大開本的書沉甸甸的很有份量,封面以畫作妝點得精美,每一冊的選文都包含了中國經典史集、詩詞、現代散文小說,以及世界名著等,由教授和作家們專文解析導讀,適合慢慢品味。想挑一本回家,卻有選擇困難,每一冊都這樣精采,該選哪一本好?最後我們決定先把第七冊帶回家。
趙心屏
2025-03-07 05:50
新聞
國際
美聯社是新聞自由守護者、還是反川激進左媒?拒稱「美國灣」遭白宮封殺,法院拒絕恢復採訪權限
美國總統川普在1月20日上任第一天就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指示內政部將墨西哥灣(GulfofMexico)更名為美國灣(GulfofAmerica)。美聯社(AssociatedPress)不願在報導中改用新名稱,遭到白宮封殺採訪權限,包含禁止進入橢圓形辦公室、登上空軍一號、以及參加白宮活動。美聯社因此向法院提告,但事件發展並未如美聯社所願,恢復白宮採訪權的要求24日遭到聯邦法官駁回。
吳辰君
2025-02-25 19: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孔令信觀點:以烏克蘭為鑑─美國務院改變對台表述,綠營沒有自嗨的籌碼
美國國務院2月13日更新「美台關係現況」,刪除長年來「不支持台獨」的立場,新增期待兩岸「以和平、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問題,引發熱議。這個訊息在2月16日時我外長林佳龍回應,感謝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延續第一任期的政策,持續重視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日本《產經新聞》前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分析指出,現在國際的大環境已經不同,美國已沒有必要再給中國面子,美國務院此舉無疑打臉天天在台灣媒體鼓譟疑美論的人!
孔令信
2025-02-21 07:00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川普家族與億萬富豪如何將勝選變成賺錢機會?
去年12月亞馬遜(Amazon.com)創始人貝佐斯(JeffBezos)在海湖莊園(Mar-a-Lago)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和梅蘭妮亞(MelaniaTrump)夫婦共進晚餐。這次晚宴對川普和貝佐斯來說都關係重大:貝佐斯是業界巨頭,他的公司對美國經濟舉足輕重,而他正在與東山再起、大權在握的候任總統重建關係。
Rebecca Ballhaus
2025-02-18 12:3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35年前的元宵節 台北政壇的電話大戰開啟「二月政爭」序幕
元宵節是吃元宵、提燈籠,一家團聚的好日子,但35年前的台北政壇,政治人物卻是個個緊張,不是打電話,就是等電話。這場電話大戰,是後來被稱為「二月政爭」的序幕。
新新聞編輯部
2025-02-12 08:50
風生活
娛樂
世界
日本
《黑箱日記》揭露日本之恥!女記者遭電視台高層殘忍性侵,伊藤詩織挑戰社會禁忌曝光真相
電影《黑箱日記》2024年12月在台灣上映,這部紀錄片在金馬影展播出後一票難求,還連續數週奪得觀眾票選冠軍,收穫熱烈好評,它所闡述的不僅是一名性侵受害者的真實遭遇,更是與整個司法體制、社會成見對抗的歷程。
蔡惠芯
2025-01-31 09:1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專欄
黃晳暎專文:再次穿越黑暗─南韓戒嚴鬧劇後回望光州民主化運動
當光州市裡塵埃終於落定,1980年5月光州抗爭的倖存者們內心懷抱著一種負債感,認為他們必須在國家歷史與民族面前,把這段抗爭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
黃晳暎
2025-01-16 07:0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閻紀宇專欄:川普「復仇者」上位,美國新聞界凜冬將至
「我們必須好好整頓我們的新聞媒體,我們的新聞媒體非常腐敗,幾乎就像我們的選舉一樣腐敗。」
閻紀宇
2024-12-21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烏克蘭的結局將重傷台獨人士
11月29日《中時社論》以「丟包烏克蘭正上演,台灣該醒了」為題,提出一些觀點。這篇社論大概令台獨人士難以忍受。其實不只如此,如果未來的發展正如外界預期,台獨人士恐怕要崩潰了。
王景嚴
2024-12-11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內閣制陳李林連轟三炮:《暗潮─二月風暴》選摘(3)
國民大會共有國大代表七百多位,其中,僅少數為定期改選,其他絕大多數均是終生職。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原則上,每個縣選出一位國代。政府遷台後,這批人成了終生職,六年集會一次,選舉總統、副總統。國民大會除了選總統、副總統外,其他功能有限,就是六年用一次,用完了放回櫃子裡。
王駿
2024-12-11 05:10
新聞
國際
軍事
經濟
美國要離開北約了?川普再放話:他們自己付帳單,我們才會留下來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8日進一步重申關稅措施和大規模驅逐無證移民等立場強硬的競選承諾,並且拋出下個月就職後美國可能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想法。
中央社
2024-12-09 08:43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葉日武觀點:獨派─醜惡可怕的專制心態和帝王心術
南韓的一場短命戒嚴,意外的掀開獨派面具的一角,讓台灣社會見證了隱藏在「民主」、「愛台」、「主權」等道德枷鎖底下的真面目。而這個真面目醜惡到難以形容,暴露出獨派那「逆我者皆台奸」的專制心態,以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帝王心術。
葉日武
2024-12-06 06:30
地方新聞
新北
出席吳舜文新聞獎頒獎 侯友宜感謝新聞人為多元族群發聲提升社會進步力量!
第38屆吳舜文新聞獎頒獎典禮今(5)日於新店裕隆城圓頂劇場舉行,新北市長侯友宜應邀出席並頒發「深度報導獎─影音類」獎項,他肯定新聞從業人員肩負社會責任,透過影音或文字展現多元聲音,促進社會進步。
李梅瑛
2024-12-05 18:30
新聞
國際
鬧劇般的戒嚴!尹錫悅賭上政治生涯絕望一搏?專家曝導火索:推動彈劾最後稻草
韓國總統尹錫悅主導的150分鐘戒嚴令,引爆韓國民眾大舉恐慌,30歲世代的年輕人怒吼,「不敢相信我在有生之年會看到戒嚴令」。尹錫悅此舉讓自己與執政黨、反對黨、媒體間的衝突升級到最高峰,他的政治前途已危在旦夕。
王秋燕
2024-12-04 08:36
風生活
職場
不是工程師、醫生!律師直言「人生重來會改做2個賺錢職業」,免看學歷人人都能做
隨著時代改變,許多新興行業興起,近期有律師發文表示,如果時光倒流,自己應不會讀大學,而是國中畢業就去當木工學徒,最多讀高職水電科,先當學徒,多年後出師當木工或水電師傅,十幾年後再建立自己的工班團隊,接著和室內設計師或統包合作,可以有可觀的收入。他也補充,木工水電是超級實用的一技之長,因中古屋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地方須修繕,房客會有報修需求。
江庭榛
2024-11-04 17:08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陳芯凝觀點:印度神童阿南德讓胡婉玲不適任中央社社長?
原民視新聞傳播群副總經理胡婉玲升任中央社社長一事,這兩天在政治和新聞圈高度熱議中,她上任前就有中央社董事說她「專訪不專業」而辭職,接著新聞界出身的藍營政治人物、新聞傳播學者也跳出來砲轟,這就讓我好奇想研究胡婉玲究竟適不適任?若批判她「新聞品味」有問題,應該是指她在民視時訪問了印度神童阿南德吧,在國內外眾多新聞媒體或自媒體節目,紛紛轉述阿南德自己發佈的影片內容時,只有胡婉玲真正訪問到阿南德,相較於其他媒體似更為負責,但的確也成為爭議的事件。
陳芯凝
2024-11-03 06: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