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2月13日更新「美台關係現況」,刪除長年來「不支持台獨」的立場,新增期待兩岸「以和平、不受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化解問題,引發熱議。這個訊息在2月16日時我外長林佳龍回應,感謝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延續第一任期的政策,持續重視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日本《產經新聞》前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分析指出,現在國際的大環境已經不同,美國已沒有必要再給中國面子,美國務院此舉無疑打臉天天在台灣媒體鼓譟疑美論的人!
對綠營來說,這無疑是讓他們備受鼓舞的一件事,只是綠營可曾想過:在此同時,川普處俄烏止戰停火一事,2月12日川普在社群網路「真實社群」(TruthSocial)上表示,他與普京通電90分鐘,兩人討論到烏克蘭、中東、能源議題、人工智慧(AI)、美元的威力和其他議題。川普指出,雙方同意共同合作來結束俄烏戰爭;川普表示,他也將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明美俄之間的通話。美國與俄羅斯高層2月18日將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談,但是這場會談沒有烏克蘭總統,也沒有歐盟成員與會。
儘管澤倫斯基表明止戰和談的前提是俄羅斯撤離所有烏克蘭領土、普京進監獄,還有烏克蘭加入北約。川普根本不會採取這樣的條件,川普表明希望烏克蘭和俄羅斯在4月20日復活節前達成停火,並且已經直接把這個目標告訴其他歐洲盟友。而歐洲正在制定重大開支計畫,以增加國防支出並支持烏克蘭。
(1) 關烏克蘭的戰後與未來發展,卻不是由烏克蘭人來決定,而是操在川普與普京兩人的手上。未來兩岸關係,同樣也有可能台灣人民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而任川普與習近平來決定。你們在高興美國國務院拿掉「不支持台獨」的字眼就得意川普站在台灣這一方,問題烏克蘭的案例就擺在眼前,綠營有考慮到這樣發展下去台灣的下場嗎?
(2) 日本專家矢板明夫指這是美國在打臉中國,也打臉台灣媒體鼓譟疑美論的人。中國在2月17日時中國外交部聲稱,此舉「在涉台問題上立場嚴重倒退」,是美方頑固堅持「以台制華錯誤政策」的又一例證。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避免對中美關係造成進一步嚴重損害。(2022年5月美國務院曾移除「不支持台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文字,但約1個月後又加入了「不支持台獨」。)日本與綠營能擔保美國不會再加回去嗎?還有對於俄烏戰事發展在川普宣布要和普京會談決定,但排除烏克蘭與歐盟時。2月17日法國總統馬克宏緊急舉行歐盟「磋商會談」,討論美國對烏克蘭態度的急劇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歐洲大陸安全風險。疑美論如此明顯,矢板明夫沒有看到嗎?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川普「常識革命」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
更多文章
)
(3) 外長林佳龍感謝川普2.0,延續第一任時政策,持續重視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完全沒有看到川普上任之後在中東局勢上表示要接管加薩走廊,而俄烏戰爭中已經認同普京所開的條件,川普反移民政策連帶影響與各國的關係,川普2.0早已不是第一任那時的川普,我們的外長卻還停留在2016年時的國際局勢。賴政府真的有能力處理川普2.0的國際新變局嗎?綠營還在為美國務院官網刪掉「不支持台獨」字眼而自嗨,未免太短視了!
再談到俄烏戰爭的處理上,川普團隊對於烏克蘭真的是毫不客氣、不留餘地。首先,川普讓他的俄烏特使凱洛格2月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SC)即表示,歐洲國家將不會參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和談。其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月12日訪基輔,表示基輔若與華府達成礦產協議,等於烏克蘭能在戰後擁有「安全盾牌」。他向烏克蘭提出了以50%稀土等礦物換軍援協議。2月14日澤倫斯基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與美國副總統范斯(JDVance)與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會面,討論結束俄烏戰爭等問題,范斯要求澤倫斯基當場簽署,但澤倫斯基15日公開表示,他未批准其官員跟美國簽署礦物資源協議。
再者,2月18日美俄在沙國談判,主談美方是盧比歐(副手為國家安全顧問沃茲和中東特使威科夫),俄方主談是外長拉夫羅夫,俄方一開始就強硬表態,不會在和談中向烏克蘭做出領土讓步(烏克蘭現有約20%領土由俄羅斯軍隊控制),並拒絕讓歐洲坐上談判桌。對於歐盟應否與談,拉夫羅夫表示:「如果他們想出一些巧妙的辦法來終止衝突,而他們自己……卻想著繼續戰爭,那為什麼要邀請他們呢?」
至於歐盟,2月17日下午齊聚巴黎舉行緊急峰會,共商烏克蘭情勢和歐洲安全。法國提議在未來烏克蘭停火線的後方,而非停火線上,駐紮「保證部隊」(reassurance force);不過,德國、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表態拒絕。不但沒有達到共識,反而出現了分裂。
綜合整理:從2月12日川普拋出了他和普京談話90分鐘,針對結束俄烏戰事已經決定在2月18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談判。這個談判並未邀請當事國烏克蘭,也未邀歐盟與會,馬上爆發爭議。然而,川普顯然執意要在4月20日復活節前俄烏能達成停戰,進而能夠簽署和平協議。時程既定,他的特使與國務卿盧比歐等就銜命與俄方談判。
值得注意的則是川普完全把烏克蘭與歐盟這些當事國家放在談判之外,他要財長先到基輔與澤倫斯斯基談稀土等礦產換軍援,逼烏克蘭以此來換未來的安全保障。澤倫斯基當然不敢簽這樣的協議;川普的副手范斯馬上在慕尼黑美烏會談時甚至拿出協議要澤倫斯基當場就簽署,被澤倫斯基蜿拒。基輔簡直就成了全面敗退的戰敗國一樣,所有的可以談判籌碼全被川普握得死死的。
對於基輔來說,儘管澤倫斯基2月14日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會晤新聞界」專訪時說,若無烏方參與,美俄只能空談,他和烏克蘭人不會接受美俄對烏方做的決定,唯有基輔參與才能有真正的和平計畫。川普根本不關心烏克蘭的所有反應,川普只想馬上解決俄烏戰事。
同樣值得注意的新發展是美國對於歐盟的態度,已經出現變化。這個變化在美國副總統范斯2月14日在MSC演說時引爆,范斯當著歐盟各國領袖面前對歐洲民主國家提出嚴厲批評,稱歐洲現今面臨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俄羅斯和中國,而是來自歐洲內部,即網路言論自由的限制及未能阻止非法移民。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川普「常識革命」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
更多文章
)
范斯避談俄烏和談的爭議,反而細數歐洲國家因防堵不實資訊而封鎖、限制部分社群媒體等例子,高聲向台下氣氛略為緊繃的歐洲政壇要人們說教:「如果你們害怕自己人民的聲音,那就沒有安全可言,美國也沒什麼能幫忙的。」范斯更提醒歐盟,川普重返白宮就像「鎮上來了一位新警長」,或許美國觀點與歐洲觀點不盡相同,「但我們會捍衛你們提出觀點的權利」,而歐洲也必須在保衛自己這件事上,負起更大的責任。
范斯20分鐘演說,會場內一片沉默,隨後多名歐洲政客譴責范斯的說法。德國國防部長佩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稱「這令人無法接受」;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Kaja Kallas)說,范斯「試圖挑起歐洲爭端」。
2月14日范斯還會晤了德國另類選擇黨領袖韋德爾,並認可該黨為政治夥伴。此舉更激怒德國政壇,德國總理蕭茲馬上回嗆范斯,明確表示不接受美國對德國大選的干涉。蕭茲強調,「我們的民主、我們的選舉,以及我們組成政府的方式,不容外部勢力干涉。」他還說,有充分的理由不與「另類選擇黨」合作。
儘管德國對於美國政府如此「干預」他們的內政,可是在支持烏克蘭的態度上,德國還是未與法國站在同一陣線上,歐盟因著俄烏和談爭議上已經出現了分裂,如今再加上范斯的談話引爆出來美國對歐盟各國極右派的聲援,歐盟各國極有可能在未來各國政壇出現左右對立的亂局(奧地利已經出現這種狀況,德國馬上要大選,同樣有可能陷入和奧地利一樣的困境)別忘了,范斯還提到指責歐洲拒絕解決移民等問題,將此歸咎於「整個大陸和世界各地的政治人物做出的一系列有意識的決定」,並強調2月13日在慕尼黑發生的襲擊事件,一名阿富汗人駕車衝撞人群,造成至少30人受傷。歐盟與川普2.0政府明顯有愈來愈多的認知落差。
更別忘了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還未檢討到歐盟,若是再檢討到這裡時,川普除了祭出關稅戰之外,還有威脅退出北約,或藉此要脅歐盟各國增加「保護費」或增加各國的國防預算強化各國自家的保護,歐盟分裂才怪!只是分裂的歐盟真的對美國有利嗎?不是更便宜了俄羅斯嗎?川普以為他和普京快速解決了俄烏和談之事,則世界就會恢復正常秩序,而他可以繼續讓美國偉大,卻不知他的如此粗率的手段已經在裂解歐盟與世界和平秩序。
最後,王毅與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於2月15日晚間會面。王毅即強調,中國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期望達成公平、持久、有約束力、所有當事方都接受的和平協議。王毅特別提到,對於俄烏戰爭,中國始終為和平奔走、為促談努力。事實和形勢發展再次證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四個應該」、「三點思考」等原則主張客觀公正、理性務實,將繼續以此為遵循,為政治解決危機、實現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川普與普京的俄烏談判排了烏克蘭與歐盟,挾大國而破壞歐域安全與和平,更用各自的意識形態來迫使當事國家屈服於兩強談判結果,注定破壞個區域的和平與秩序,對於世界和平是極端不利的發展趨勢啊!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川普「常識革命」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