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排碳 文章列表
#
排碳
約 99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引領台灣企業以碳足跡走向聯合國 AI × ESG高峰會台中成為永續轉型新引擎
近年來關於減碳議題所帶出的碳盤查跟碳稅引發企業關注,一場「2025AIxESG永續高峰會」12日在台中永豐棧登場,現場聚集學者專家企業界研討淨零碳排及ESG永續的因應之道。
王秀禾
2025-05-12 18:34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基興觀點:賴政府權力腐化─錯誤的能源政策VS填不完的財務黑洞
上世紀,印度國父甘地力抗專制,提到「地球提供的資源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當前執政黨貪戀權力,不惜謊言連篇。
林基興
2025-05-05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正在走向能源不自主不韌性的脆弱執政
賴清德總統於4月22日在全國NGOs環境會議下接見環團聽取60項建言,環團會後轉述賴清德提及為了處理台美貿易逆差,會將天然氣列為第一優先採購的項目,希望環團給予支持。但環團憂心,此舉恐讓天然氣接收站、儲氣槽等大幅增建,進而衝擊國安,並質疑碳排量也將大幅上升,連續42年排名第一的肺癌發病率,恐怕也將高居不下。
許耀升
2025-05-01 06: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宜民觀點:期待新的模式─關於永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自今年起,金管會要求實收資本額在20億元以下之上市櫃公司,均應提出永續報告書,並於今年8月底完成申報,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去年 (113年) 8月底止,已申報112年度永續報告書之上市櫃公司家數計有1,020家 (約占56%) ,其中包括強制申報者578家及自願申報者442家,其中取得第三方確信者計有613家。
陳宜民
2025-04-27 06:30
地方新聞
台中
科博館新任館長黃文山上任 強調持續推動館務發展、深化學術研究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術副館長黃文山自今年2月16日起代理館長職務,並於3月28日奉行政院令正式接任館長,9日參加教育部布達典禮。黃館長自1992年進入科博館,歷任研究員、生物組主任、學術副館長等職,擁有豐富學術與管理經驗,也是館內第一位內陞的館長。
王秀禾
2025-04-09 14:10
新聞
政治
財經
非核家園變火力家園?財經作家分析錯誤政策養壞一群人:綠電已成貪污產業鏈
電價雖暫時凍漲,但台電長期虧損,再加上台灣面臨供電大量仰賴外進口、能源占比過度依賴燃煤燃氣,而被寄予厚望的再生能源卻持續卡關等問題仍引發關注。對此,財經作家游庭皓在節目《游庭皓的財經皓角》中指出,地方勢力的盤根錯節以及電價無法回歸市場機制,是讓台灣能源轉型困難的重要因素。
蔣帆威
2025-04-05 08:4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曾拋「緊急時刻重啟核電」 清大教授怒轟:不可能快速啟動發電
原先傳台電4月起將電費漲價,今(28)日政策大轉彎,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決議電價不調整。清大教授葉宗洸日前赴立院開會時指出,台灣的缺電危機不僅影響民生品質,還會導致台灣在高科技市場趨向弱勢,他更批評執政黨逃避核廢料問題,「核廢不是沒有辦法處理,是你政府要不要處理,就算電廠不延役,一樣有核廢必須處理」。
傅乙珮
2025-03-29 08:50
新聞
政治
電價漲幅恐達6%?台電4000億虧損怎補 學者:核二核三續轉1年就賺「這麼多」
台電虧損超過4000億元,電價審議委員會近來召開多場工作小組會議,除電價調整可能性高外,超過30年沒動的水費也傳漲聲響起。針對台電虧損問題,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今(19)日在立法院公聽會中指出,若核二、核三的4部機組持續運轉,台電1年就可賺超過600億元。
李瑋萱
2025-03-19 13:06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核電延役公聽會明登場 童子賢將提「核能5大優點」:衷心期望核綠不偏廢
國民黨推動核電延役修法,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將於19日召開《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將以預錄影片的方式參與,根據報導,他將在會中提出核能5大優點,期望「綠能跟核能不要偏廢,兩個一起發展」。
張大任
2025-03-18 22:28
風生活
理財
汽車
騎腳踏車看行人號誌,還是車輛號誌?交通部曝正確答案!騎錯恐被罰600元
自行車是許多人的代步工具,不僅能降低排碳量保護環境,也能達到運動效果。過去台北市長蔣萬安為鼓勵民眾響應「周五綠運輸」發布影片,響應9/22國際無車日。不過,卻被眼尖的民眾觀察到其騎乘於在行人穿越線及人行道上,違反交通規則。
江庭榛
2025-03-15 09:30
新聞
政治
美國開口非核政策該轉彎了?馬英九籲賴清德接納核電:是時候放棄神主牌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美國可以幫台灣解決「可靠能源供應問題」,包括核電,此番話讓外界好奇是否在暗示賴政府接受核能?對此,前總統馬英九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威脅世界人類最大的環境災難,早已不是核能污染,而是碳排放污染,呼籲總統賴清德等民進黨政府高層掌握世界能源發展的最新趨勢,不要再昧於形勢,直至今日還在莫名其妙地反核,林義雄當年反核的主張已經過時。
張庭維
2025-03-12 13:05
評論
國際
財經
風評
風評:全球綠色事業危機,台灣該有調整
曾經高唱凱歌、一路長紅的全球「綠色事業」,今年、而且可能是未來都是,迎來十多年來最嚴重的頓挫,全球的減碳失敗幾乎已可預見。
主筆室
2025-03-11 07:20
新聞
政治
直言全世界只剩台灣在廢核!李鴻源示警:戰時敵人做這事台灣就掛了
台灣核電廠因運轉執照到期停運,各界憂心電力供給不足問題,也關注核電是否會延役,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中天新聞》節目表示,台灣大概是全世界唯二在終極廢核的國家,不應該把核能妖魔化。
周幸容
2025-03-10 08:10
新聞
政治
財經
「民進黨之前想趕走台積電」 黃士修曝護國神山出走內幕:政府一定否認
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市場擔憂「護國神山」被搶走,但總統賴清德強調,政府在台積電赴美投資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對此,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在臉書發文批評,2019年選舉期間,綠營側翼先炒作台積電是護國神山,進行大內宣,在此之前,民進黨和反核利益集團一直想趕走台積電,這次台積電投資美國,「缺電正是考量之一,政府一定否認,台積電也不會承認」。
李孟恩
2025-03-07 22:43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風評
風評:趕走核電.送走台積電─台灣剩下大罷免
美國總統川普於國會演說重申「世界最大、最強的台積電公司,擁有97%的市占,宣布投資1650億美元,在美國境內打造全球最強大的晶片」,得意洋洋之餘還不忘補上一句,「我們不會提供他們任何資金。」川普的得意,對比台灣憂懼兼俱的心情,很難不心生感慨,站在美中博弈最前沿的台灣,身處夾縫中却最快嘗到無可避免的苦頭。
主筆室
2025-03-06 07:20
VIP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黃齊元觀點:綠色供應鏈大幅提升銀行融資新風險
由於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世界各國天災頻傳,酷熱、嚴寒、火災不斷,都造成創紀錄的損害。但荒謬的是,川普上台後立即宣布退出COP29,對全球減碳進程產生重大影響,主要排放國可能會減少對氣候協議承諾、或放緩減碳步伐。
黃齊元
2025-03-03 06:50
地方新聞
桃園
綠色轉型加速跑! 桃竹苗分署助企業減碳 打造永續未來
台灣企業正積極邁向排碳有價的時代,各行各業紛紛加速投入綠色轉型。為協助企業應對節能減碳挑戰,勞動部勞發署桃竹苗分署近三年補助企業辦理超過500班節能減碳及碳盤查課程,訓練近萬名在職勞工,且數量逐年增加,顯示企業在提升員工綠色知識與技能方面日益重視。
陳逸群
2025-02-26 11:46
地方新聞
台中
率六都之先 中市環保局首購全電動環保清潔車
台中市為響應2050淨零碳排政策及推動綠色運輸發展,113年度特別編列預算,購入一輛1.95噸的全電動資源回收車,續航力300km以上,可進行狹小巷弄垃圾收運及回收勤務工作;另去年度也編列1,350萬預算,再增購150輛環保勤務電動機車,12日於市政大樓1樓川堂舉行交車儀式。秘書長黃崇典出席表示,市府持續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台中是六都中首購全電動清潔車的縣市,盼提升節能減碳效益。
王秀禾
2025-02-12 16:35
地方新聞
台中
國內首例 中市攜手台積電創碳權 「海岸造林碳匯自願減量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
國內首例「海岸造林碳匯自願減量專案」通過環境部審查,至少取得1,011噸減量額度(國內俗稱碳權)!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台中市政府與台積電合作的海岸造林專案面積計約2.834公頃,以70%存活率估計,30年至少可取得減碳額度約1,011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碳權。
王秀禾
2025-02-05 15: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宜民觀點:廢核,減碳與濕地
2024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ofWetlandScientists,SWS)年會移師至臺灣舉行,這也是該學會第一次在亞洲舉行年會,SWS成立於1980年,迄今已44年,該會致力推動公民對於濕地的理解,並倡議濕地的保育、保護及恢復,其實,早年我們對於濕地的施政主軸也與該會的宗旨不謀而合,例如保育防風林與維護濕地原來樣貌都與該會的目標一致。
陳宜民
2025-01-29 06: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