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賴政府權力腐化─錯誤的能源政策VS填不完的財務黑洞

台電員工到經濟部抗議錯誤的能源政策。( 視頻截圖)

上世紀,印度國父甘地力抗專制,提到「地球提供的資源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當前執政黨貪戀權力,不惜謊言連篇。

當前,行政院制定「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金額4100億元。其中包括總預算審議時遭刪撥補台電的千億元。賴總統辯說他和卓揆走訪各縣市產業,傾聽各產業的心聲,而業者們都希望電價平穩,不要增加成本。因此,規劃「支持台電穩定電價」的科目。閣揆「為產業界請命」,說工商產業界的要求才納入此千億元。這般動聽的宣稱,經得起檢驗嗎?電

首先,電價的漲降審議,不是電價審議委員會的專業決定嗎?例如,今年初,台電累計虧損已達4,229億元。各界釋放信息電價喊漲,結果會後是不漲。政府說因為要照顧民生、穩定物價。難道之前漲電價,就是不照顧民生,也不穩定物價嗎?其實漲否都是政府說了算,審議會議只是御用橡皮圖章,例如,前年不漲,因執政黨員賴清德要選總統與掌權需要選票,今年不漲,因大罷免與一黨執政而需選票。

其次,總統與閣揆均說,特別條例以「歲計賸餘」當財源,不是舉債,因此不會債留子孫。其實,歲計賸餘只是預算與決算作業中平衡收支的「會計科目」,不是政府行庫中的帳戶基金。行政院宣稱113年度歲計賸餘1641億元,可做為未來特別條例的財源,其實此會計科目數字不是真有餘額可用。

第三,產業只要穩定供電與穩定電價嗎?但是4月19日「傾聽產業之旅」,產業界提「調整能源政策,核一二延役至60年」,為何政府選擇性忽略?又將穩定電價詮釋為撥補台電千億元?殘酷的現實是,台電從2022年到2024年已撥補三千億元,又漲了3次電價。台電今年第1季虧損超過240億,即使撥補千億元,也只能應付今年的虧損。一直撥錢填補這個財務無底洞,是政府回應產業界的高招?

關於核電延役,美國可以延一次20年,甚至兩次40年,我國均照美規,為何不能延役?賴政府推卸「核安、核廢、共識」三藉口,但諾貝爾獎得主與美前能源部長朱棣文與美核子海軍之父李高佛均聲明,只要慎重操作即可核安。核廢量很少而不急著處理,其實迫在眉睫要先處理的,是燃煤與燃氣的空污與排碳與致癌誘變劑等廢棄物。至於共識?反核就寫在民進黨黨綱,則可能有用核的共識嗎?難如與虎謀皮。

賴清德上任總統前,宣示要洗滌人心。他已權力昏頭,不洗腦國人不干休。 (相關報導: 風評:「看不下去可以離開」─郭智輝任期還有多久? 更多文章

*作者為大學教授